产品中心
    您当前位置:主页 > 产品中心 >
    窄波段光谱物候相机
    窄波段光谱物候相机
    一、产品介绍 窄波段光谱物候相机是一种高精度成像设备,专为植物物候观测设计,融合了多光谱成像技术与自动监测功能。该设备可以长期、稳定、定点记录植物在不同波段下的反射

    一、产品介绍
    窄波段光谱物候相机是一种高精度成像设备,专为植物物候观测设计,融合了多光谱成像技术与自动监测功能。该设备可以长期、稳定、定点记录植物在不同波段下的反射特性,并生成时间序列图像数据,广泛应用于植物季节性变化研究、遥感地面验证、农作物长势评估等。与传统RGB物候相机相比,其在植物健康、颜色变化、物种识别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

    二、功能特点
    1. 多通道窄波段成像功能:设备配置5至8个精细波段,每个波段的中心波长精准设定(如450nm、560nm、670nm、710nm、800nm等),带宽窄至10–20纳米,提高光谱分辨率和植物状态区分度。
    2. 自动定时拍摄系统:支持设置成像周期,如每10分钟、每小时自动拍摄一次,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数据采集。
    3. 光谱指数智能分析:设备自带处理模块,可实时提取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RE(红边植被指数)、GNDVI、SIPI等植被光谱指数,用于反映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生理健康和物候阶段。
    4. 高动态范围成像技术:通过自动曝光控制技术,适应全天候光照变化,保证阴天、黎明或黄昏时段也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5. 边缘处理与远程通讯功能:集成边缘计算模块与4G、Wi-Fi、以太网等通信方式,实现数据采集、预处理与远程同步传输。
    6. 全天候运行设计:具备IP66以上的防护等级,适用于高寒、高湿、风沙等恶劣野外环境,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三、监测原理
    该设备通过搭载窄带干涉滤光片,在特定波段对植物反射光进行精确捕捉,不同植物组织(如叶片、枝条、花蕾)在可见光与近红外光下表现出不同的反射率特征。利用不同波段的图像组合与时间序列变化,可以科学识别如展叶、抽穗、开花、变色、凋落等物候关键节点,并通过植被指数的变化反映植物生理与生态响应。此外,窄波段成像的数据也可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校准与验证,提供更精准的地面观测依据。

    四、设备参数(示例)
    • 成像通道数:5–8通道(蓝、绿、红、红边、近红外等)
    • 波段中心波长:450nm、560nm、670nm、710nm、800nm(可定制)
    • 波段宽度:10–20nm(采用干涉滤光片)
    • 分辨率:500万像素至1200万像素(每个波段独立成像)
    • 拍摄间隔:5分钟至1小时可调
    • 存储方式:SD卡(64GB–256GB)
    • 通信方式:4G模块 / Wi-Fi / 有线以太网
    • 电源需求:DC 12V–24V,支持太阳能与蓄电池组合
    • 防护等级:IP66/IP67,抗风、防雨、防尘
    • 环境适应温度:-30℃至+60℃

    五、应用行业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环境、科研、气候变化监测、城市绿化管理等多个行业,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 农业领域:用于作物物候监测、病虫害早期识别、品种对比分析、肥水管理评估;
    • 林业领域:监测森林叶片生长期、林木健康状态、物种动态;
    • 生态科研与气候变化研究:用于分析温度、降水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实地证据;
    • 遥感地面校验平台:为Landsat、MODIS、Sentinel等卫星观测数据提供真实地面验证;
    • 城市生态与绿化管理:长期观测城市植被绿化时序变化,为绿化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六、安装方式
    1. 固定杆塔安装:在农田、林地、草地等区域通过安装支架将相机固定于2–3米高的立杆上,确保良好视角和覆盖范围。
    2. 屋顶或观测平台部署:适合城市绿化带、公园、科研实验站点等区域的长期监测。
    3. 塔架综合集成:将相机与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组成综合生态观测系统。
    4. 太阳能供电安装箱:适用于无电地区,搭载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系统,实现全天候自动供电和独立运行。

    七、使用场景
    1. 在农业科研试验田中部署相机监测不同作物品种的绿化、开花、黄化全过程,用于评价新品种抗逆性与表现力。
    2. 在生态站点部署相机实现与地面气象、土壤水分等数据的融合分析,研究物候变化与气候因子的耦合机制。
    3. 在森林边缘部署多台设备,实现不同林龄林分的物候比较与时序差异分析。
    4. 在草原或高原地区开展长期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物候追踪,分析生态干扰后植被恢复周期。
    5. 在园区或绿地进行绿化时间节点管理,例如春季启动浇灌或秋季调整施肥时间依据物候进展。

    八、效果分析
    窄波段物候相机能实现对植物季节性行为的高时空分辨率记录,指数变化灵敏度高、植物识别精度强。通过设备的连续观测,可以生成跨年、多季节的植被指数曲线,为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同时,它可用于人工智能训练样本的积累,构建植被物候识别模型,实现物候观测自动化。

    九、国标规范
    • GB/T 28581-2012《植物物候观测规范》
    • GB/T 41184-2021《遥感图像植被指数标准》
    • HJ 1013-2018《生态遥感监测技术指南》
    • NY/T 1914-2010《农业遥感技术规范》
    •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数据采集与观测手册

    十、参考文献
    1. Richardson, A.D., et al. (2013). "Integrated phenology modeling using PhenoCam data."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 Zhang, X. et al. (2003). "Monitoring vegetation phenology using MODI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3. 王志刚等.《基于多光谱物候相机的草地生长过程监测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
    4. 高原生态研究中心技术资料.《基于多光谱时序的高寒植被物候监测方案》, 2020.
    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遥感监测技术导则(试行)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