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筒式日照计
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圆筒,圆筒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孔,使阳光通过小孔射进来。筒内放有涂有感光液的感光纸,感光液是用柠檬酸铁铵和赤血盐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凡受到阳光照射过
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圆筒,圆筒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孔,使阳光通过小孔射进来。筒内放有涂有感光液的感光纸,感光液是用柠檬酸铁铵和赤血盐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凡受到阳光照射过的地方会留下感光痕迹,迹线的长度(格数)就表示这天的日照时数。不过,实际日照时数要比感光迹线稍长些。因为根据实验,阳光留下感光痕迹需要阳光有一定的强度,大约是每平方厘米每分钟受到太阳热量0.32卡,即相应于太阳高度角5°时的辐射强度。这样,每天实际日照时间就要比感光迹线长约40分钟。另外,高天有薄云时也会发生有阳光而无感光痕迹的情况。但为了统一起见,以便相互比较,中国的日照时数还是按实际感光迹线长度来计算的。

判断日照计安装是否正确的几种方法
日照时数就是指太阳光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日照的长短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所以全国所有气象台站都必须观测日照时数。观测日照的仪器有:暗筒式日照计、聚焦式日照计、热电型日照计、光电日照计等。暗筒式日照计是气象台站常用仪器,暗筒式日照计是利用太阳光通过仪器上的小孔射入筒内,使涂有感光剂的日照纸上留下感光迹线,来计算日照时数。如日照计安装正确,在晴朗无云的日子里,每天的感光迹线应是以真太阳时12时为分界,上、下午两条迹线等长且对称。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每月应检查日照计的安装情况,水平、方位、纬度是否正确。因日照计曝露在露天下,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或多或少人为、非人为因素使暗筒发生了倾斜,使得暗筒筒身与底座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或与纬度刻度盘指示的纬度产生了误差,这就给检查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根据多年的检查记录及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感光迹线位置的变化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供大家对比参考:
1、春分或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当日感光迹线应是垂直于小孔的直线,当发现感光迹线为向上弯曲的弧线,则暗筒筒身的北端偏低、南端偏高,即暗筒筒身所对的纬度比当地纬度偏小;反之,当感光迹线为向下弯曲的弧线,则暗筒筒身的北端偏高、南端偏低,即暗筒筒身所对的纬度比当地纬度偏大。
2、每日的上、下午迹线应是以真太阳时12时正点为分界,如上午的迹线超过12时才结束,下午在12时后才开始,则暗筒筒身偏向西倾斜;反之上午的迹线12时前就结束,下午12时前就开始,则暗筒筒身偏向东倾斜。
3、日照计的前后连续几天里的感光迹线的位置应变化不大,如上午迹线偏上,下午迹线偏下,则暗筒筒身的北端偏西,南端偏东;反之上午迹线偏下,下午迹线偏上,则暗筒筒身的北端偏东,南端偏西。
主要技术指标
1. 日照记录时间:5:00 ~ 19:00
2.纬度使用范围:0°~ 60°
3. 记录时间误差:±3min
4.外形尺寸:(175×175×130)mm
5. 重量:3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