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可见度监测系统
时间:2025-02-13
涉川
一、方案概述
隧道环境复杂,受车辆尾气、粉尘、湿度、照明条件等影响,能见度容易降低,影响行车安全。本方案基于4G无线通信、激光散射法(或透射法)可见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隧道内空气能见度,结合数据分析及预警系统,提高隧道通行安全,优化通风系统联动控制,降低事故风险。
二、系统架构
1. 数据采集层(传感器网络)
-
可见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透光率,计算能见度(m)。
-
温湿度传感器(可选):监测环境参数,辅助能见度分析。
-
4G数据采集终端:采集数据并上传至云端。
2. 通信层(数据传输)
-
4G无线通信:支持远程实时监测与控制。
-
备用通信方式:可选NB-IoT/LoRa,适用于特定隧道环境。
3. 控制执行层(联动控制)
-
能见度超标报警:能见度低于阈值,自动触发警报。
-
联动通风系统(可选):自动开启风机,提高空气质量。
-
LED显示屏提示(可选):在隧道入口/中部安装屏幕,显示当前可见度情况,引导驾驶员减速或变道。
4. 云平台及应用层
-
远程监测平台:Web端、APP端实时查看数据。
-
历史数据分析:可见度趋势分析,优化通风策略。
-
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当可见度下降至设定阈值,自动触发预警机制。
三、硬件方案
设备名称
|
功能描述
|
主要技术参数
|
---|---|---|
可见度传感器
|
监测空气透光率,计算可见度
|
测量范围 10m~10,000m,精度 ±5%
|
温湿度传感器(可选)
|
监测隧道环境参数
|
温度范围 -40
|
4G数据采集终端
|
数据采集、无线传输
|
低功耗,支持远程配置
|
LED显示屏(可选)
|
实时显示可见度信息
|
支持远程控制,提醒驾驶员
|
四、软件方案
-
实时监测与数据存储
-
采集可见度、温湿度等数据,存储至云平台。
-
结合GIS地图,显示不同隧道段的能见度情况。
-
-
智能报警与联动控制
-
能见度低于设定阈值(如50m),自动触发报警(短信/微信/邮件通知)。
-
可联动通风系统、隧道入口LED屏幕,提醒司机。
-
-
远程管理与数据分析
-
远程查看多个隧道的能见度情况。
-
生成能见度变化报告,支持通风优化策略。
-
五、系统部署与安装实施
-
监测点布置:
-
长隧道:入口、中部、出口分别布设传感器。
-
短隧道:入口和中部布设传感器。
-
-
数据采集终端:
-
采用4G无线传输,确保实时监控。
-
备用LoRa/NB-IoT通信,可适应特殊环境。
-
-
LED联动(可选):
-
在隧道入口/关键位置安装LED屏,实时显示能见度信息。
-
-
系统调试:
-
校准可见度传感器,优化数据传输与控制逻辑。
-
六、设备运维
-
定期校准可见度传感器,确保测量精度。
-
监测4G网络连接状态,避免数据丢失。
-
巡检LED屏幕、通风系统联动模块,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七、应用场景
-
公路隧道:提升行车安全,优化通风控制。
-
铁路隧道:监测列车运行环境,减少事故风险。
-
地下矿井/地铁隧道:监测空气质量,保障人员安全。
-
城市隧道/涵洞:降低烟尘影响,提高通行效率。
八、效益分析
-
提高行车安全:降低因低能见度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
-
优化通风控制:根据能见度智能调节风机,提高能效。
-
支持环保监管:提供空气质量数据,助力环保决策。
-
智能管理:结合大数据分析,优化隧道运营策略。
九、项目案例
-
案例1:某高速公路隧道可见度监测系统
-
解决问题:隧道出口烟雾大,能见度低,事故频发。
-
方案实施:部署智能可见度监测系统,联动风机优化通风。
-
项目成效:能见度低于100m时,风机自动开启,事故率下降40%。
-
-
案例2:某铁路隧道空气质量监测
-
解决问题:隧道粉尘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
方案实施:安装可见度+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
-
项目成效:系统优化通风管理,粉尘浓度降低30%。
-
上一篇:餐饮酒吧一条街噪音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