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渔业水质传感监测
时间:2025-02-20
涉川
1. 方案介绍
数字渔业是现代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是水产养殖的核心环境因素,直接影响鱼、虾、蟹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健康及产量。传统水质监测依赖人工取样,存在监测不及时、数据滞后、难以实时掌握水质变化的缺陷。
本方案基于物联网(IoT)、无线通信、云计算、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数字渔业水质传感监测应用系统,实现对水体环境的实时监测、远程数据传输、自动预警、智能决策,为水产养殖提供精准、高效、科学的水质管理解决方案,助力渔业数字化升级。
2.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水质,确保养殖环境稳定,提升鱼类存活率。
-
远程数据管理,实现水质参数的在线监控、历史数据分析。
-
智能预警响应,及时发现异常,降低水质恶化风险。
-
精准投放、智能调控,优化水质改善措施,降低养殖成本。
3. 需求分析
3.1 现有问题
-
监测不及时:传统人工采样存在时间间隔长、数据滞后等问题,无法反映水质实时变化。
-
水质复杂多变:溶解氧、pH、氨氮等水质参数波动,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与健康。
-
管理效率低:人工巡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效率低。
-
缺乏预警机制:无法实时监控水质异常,未能及时响应突发环境变化。
3.2 目标需求
-
实现水质实时监测,全面掌握养殖水体的关键参数。
-
建立远程监控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智能分析。
-
构建智能预警系统,保障水质安全、提升养殖成功率。
-
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巡检成本,提升养殖收益。
4. 监测方法
4.1 监测参数
监测参数
|
意义
|
适宜范围(淡水养殖)
|
---|---|---|
pH 值
|
影响鱼类生理代谢和水质稳定性
|
6.5~8.5
|
溶解氧(DO)
|
保障鱼类呼吸和有机物分解
|
≥5 mg/L
|
氨氮(NH₄⁺-N)
|
反映水体污染状况,过高有毒
|
≤0.2 mg/L
|
水温
|
影响鱼类生长速度及疾病风险
|
18~30℃(视养殖品种而定)
|
浊度
|
影响水中光合作用和水质清晰度
|
≤30 NTU
|
电导率(EC)
|
反映水体盐分和离子浓度
|
100~800 μS/cm
|
氧化还原电位(ORP)
|
评估水体氧化性,防止水质恶化
|
150~300 mV
|
4.2 监测技术
-
多参数水质传感器:集成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变化。
-
无线数据传输:基于4G/5G/NB-IoT/LoRa,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
数据分析与处理:将采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分析与展示。
5. 应用原理
-
数据采集:通过布设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溶解氧、pH 值、氨氮等关键参数。
-
数据传输:监测数据通过4G/5G/NB-IoT无线网络上传至云平台。
-
数据分析:平台对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生成趋势图、异常监控和统计报告。
-
预警响应:当水质指标异常,系统自动报警,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6. 功能特点
-
多参数实时监测:实现对水质多项参数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
-
远程监控: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随时查看水质状况,掌握养殖动态。
-
异常预警:水质指标异常时,自动推送报警信息,保障水生动物健康。
-
数据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优化养殖管理决策。
-
智能联动:可与增氧机、投饵机联动,自动调节水质环境。
7. 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功能
|
通讯方式
|
---|---|---|
多参数水质传感器
|
监测 pH、DO、NH₄⁺-N、温度等
|
RS485/4G/NB-IoT
|
数据采集终端
|
数据汇聚、处理及上传云平台
|
4G/5G/NB-IoT
|
自动增氧机(可选)
|
水质氧气不足时自动增氧
|
继电器控制/RS485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提供监测设备长期运行的电力
|
太阳能 + 锂电池
|
云端数据分析平台
|
数据接收、存储、分析和展示
|
Web、APP 远程访问
|
8. 硬件参数
8.1 多参数水质传感器
-
pH 测量范围:0~14,精度 ±0.1
-
溶解氧:0~20 mg/L,精度 ±0.3 mg/L
-
氨氮:0~100 mg/L,精度 ±2% FS
-
温度:0~50℃,精度 ±0.5℃
-
通信方式:RS485/4G/NB-IoT
9. 方案实现
-
安装设备:在养殖区域布设水质传感器,安装数据采集终端和供电系统。
-
数据采集:传感器持续监测水质参数,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云平台。
-
数据分析:系统自动对水质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异常监控和预测预警。
-
智能联动:与增氧机等设备协同工作,确保养殖水质安全。
上一篇:充电桩防火智能喷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