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时间:2025-02-26
涉川
1. 方案介绍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集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智能预警于一体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用于监测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崩塌等地质灾害。系统通过GNSS位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雨量计、地下水位计、地震监测仪等设备,获取地表形变、降雨量、地下水位等关键数据,并利用4G/NB-IoT无线通信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实现远程监测、智能预警、灾害预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监测目标
-
滑坡监测:监测地表位移、裂缝扩展情况,预测滑坡发生时间。
-
泥石流监测:监测降雨量、泥沙流速、地下水位,判断泥石流风险。
-
地面沉降监测:监测地基沉降速率,预防建筑物及基础设施损害。
-
崩塌监测:实时监测岩体破裂、边坡稳定性,提前预警山体崩塌。
-
地震次生灾害监测:监测地震对山体结构的影响,降低灾害风险。
3. 需求分析
行业痛点
-
地质灾害难以预测,传统人工巡查方式滞后,缺乏精准数据。
-
灾害发生后响应慢,无实时监测手段,难以及时预警和应急响应。
-
监测成本高,传统监测系统布设复杂,设备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
应用需求
-
实时监测地质变化,精准获取灾害前兆信息。
-
智能预警,减少灾害损失,提高救援效率。
-
远程数据传输,减少人工巡检成本,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4. 监测方法
监测内容
|
监测方式
|
---|---|
地表位移
|
GNSS位移传感器、光纤光栅位移计
|
地裂缝监测
|
裂缝传感器、激光测距仪
|
边坡倾角
|
倾角传感器
|
地下水位
|
水位计
|
降雨量
|
雨量计
|
振动监测
|
地震仪、加速度传感器
|
5. 应用原理
-
数据采集:GNSS、倾角传感器、雨量计等设备实时监测数据。
-
数据传输:4G/NB-IoT无线传输数据至云平台。
-
智能分析:结合大数据分析地质变化趋势,计算灾害风险。
-
预警推送:当监测值超过设定阈值,系统自动发送预警信息。
-
联动应急响应:预警发布后,可联动无人机巡检、应急救援系统,提高响应速度。
6. 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地质灾害风险。
-
多参数融合:集成位移、倾角、雨量、水位等多种监测数据,提高预警精准度。
-
智能预警:灾害前兆数据超限时,系统自动预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
远程监控:云平台可视化展示监测数据,支持远程管理。
-
低功耗运行:采用太阳能+低功耗设计,适用于无人值守环境。
7. 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主要功能
|
---|---|
GNSS位移传感器
|
监测地表位移变化
|
倾角传感器
|
监测边坡倾斜角度
|
裂缝传感器
|
监测岩体裂缝扩展
|
地震仪
|
监测地震振动
|
雨量计
|
监测降雨量
|
水位计
|
监测地下水位
|
无线传输模块
|
4G/NB-IoT数据传输
|
8. 硬件参数
GNSS位移传感器
-
测量精度:±2mm
-
通讯方式:4G/NB-IoT
-
防护等级:IP67
倾角传感器
-
测量范围:±30°
-
精度:±0.05°
裂缝传感器
-
测量精度:±0.1mm
-
通讯方式:LoRa/4G
9. 方案实现
-
安装监测设备:在滑坡、泥石流风险区部署传感器。
-
数据采集与传输:各传感器数据通过4G/NB-IoT上传至云平台。
-
数据分析与预警:大数据分析异常变化,判断地质灾害趋势。
-
远程报警:超限值触发报警,并发送至管理人员及应急部门。
-
联动救援:自动推送灾害预警,启动无人机巡检、应急救援。
10. 预警决策
-
低级预警:地表位移、裂缝变化小,持续监测。
-
中级预警:数据接近危险阈值,提醒相关部门做好防范。
-
高级预警:数据超限,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撤离。
11. 方案优点
-
提高预警精准度:多传感器融合,提高数据准确性。
-
降低灾害损失:提前预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远程监测管理:减少人工巡检成本,提高灾害监测效率。
-
可拓展性强:可根据不同灾害类型调整监测参数和设备。
12. 应用领域
-
山区公路:防止滑坡、泥石流对道路安全的影响。
-
矿区监测:监测矿山地表沉降、边坡稳定性。
-
水库坝体:监测水库坝体变形,预防溃坝事故。
-
城市建设:监测地面沉降,防止地下工程损害。
上一篇:井盖异动液位气体监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