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渗压渗流水位岸温一体化监测
时间:2025-03-19
涉川
1. 方案介绍
水库大坝长期处于高水压、复杂应力环境中,受渗流、气候、地质变化等因素影响,存在渗透破坏、滑坡、坝体开裂等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集渗压、渗流、水位、岸温等参数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对于保障大坝安全、优化水库调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无线数据传输、云端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水库大坝的远程、实时、全天候自动化监测。系统可在大坝关键区域布设传感设备,采集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监测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趋势分析及异常报警,确保水库运行安全。

2. 监测目标
本方案的主要监测目标包括:
-
渗压监测:测量坝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分析渗流压力分布,评估坝体结构安全性。
-
渗流监测:记录坝体渗流量和流速,识别异常渗流情况,预防渗透破坏。
-
水位监测:监测上游水库水位变化,为水库调度和防汛提供数据支持。
-
岸温监测:采集坝体及岸坡温度数据,分析温度对坝体结构的影响,预防冻融破坏。
3. 需求分析
3.1 监测环境及对象
-
大坝类型:混凝土重力坝、堆石坝、土石坝等。
-
环境条件:坝体内部、坝基渗流出口、库区水面、坝体迎水面及岸坡区域。
3.2 主要技术需求
-
全天候自动监测:设备需具备良好的耐候性,适应极端环境,长期稳定运行。
-
远程实时数据采集:采用无线传输技术,避免人工巡检带来的数据滞后问题。
-
智能预警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建立阈值报警体系,实现异常自动报警。
-
低功耗长效运行:采用太阳能+蓄电池供电模式,确保设备长期运作。
4. 监测方法
4.1 渗压监测
-
在坝体内部埋设渗压计,测量孔隙水压力,分析渗流状态。
-
数据通过**无线传输(4G/NB-IoT)**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远程可视化管理。
4.2 渗流监测
-
在坝基渗流出口布设渗流计,监测渗流水量和流速。
-
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异常变化,判断渗透破坏风险。
4.3 水位监测
-
在水库量水堰安装高精度水位传感器,自动测量水位变化。
-
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实时记录水位数据,并提供水位趋势分析。
4.4 岸温监测
-
在坝体、岸坡布设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情况。
-
结合环境数据,分析温度变化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预防冻胀破坏。
5. 应用原理
-
传感器布设:在坝体、渗流出口、库区水面等关键区域安装监测设备。
-
数据采集:设备定期自动采集渗压、渗流、水位、温度等数据。
-
无线传输:采用4G/NB-IoT远程通信技术,将数据上传至监测平台。
-
云端分析:监测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形成趋势预测,并提供预警提示。
-
管理决策:管理人员通过监测平台,随时查看数据并做出科学决策。
6. 功能特点
-
一体化监测:集成渗压、渗流、水位、温度等多种监测功能,实现全面监测。
-
无线远程传输:支持4G/NB-IoT通信,无需人工值守,数据实时上传云端。
-
智能预警系统:超出安全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并发送通知。
-
低功耗设计:太阳能+蓄电池供电,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
高精度传感:采用高精度传感器,确保数据可靠性。
7. 硬件清单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与型号
|
数量
|
备注
|
---|---|---|---|---|
1
|
渗压计
|
0~1MPa,4G无线传输
|
3
|
埋设在坝体内部
|
2
|
渗流计
|
0~100L/min,IP68
|
1
|
安装在渗流出口
|
3
|
水位传感器
|
0~10m,精度±0.1%
|
1
|
安装于水库量水堰
|
4
|
温度传感器
|
-40~80℃,精度±0.5℃
|
3
|
坝体、岸坡
|
5
|
数据采集终端
|
4G远程通信
|
1
|
连接传感器
|
6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60W太阳能板+电池
|
1
|
供电保障
|
8. 方案实现
-
现场勘测,确定传感器安装位置。
-
施工钻孔,埋设渗压计,布设线缆。
-
在水库量水堰安装水位传感器,调试数据采集终端。
-
在岸坡、坝体安装温度传感器,并接入监测系统。
-
设备联网调试,确保数据稳定上传至监测平台。
9. 数据分析
-
监测平台对数据进行实时计算、趋势预测、风险评估。
-
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异常变化,预警可能的渗透破坏或坝体变形风险。
-
数据可视化呈现,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查看。
10. 预警决策
-
设定安全阈值,异常情况时自动发送短信、APP通知、邮件报警。
-
结合天气预报,预测极端气候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
提供科学数据支持,优化大坝运行管理。
11. 方案优点
-
提高监测精度,减少人为误差。
-
降低巡检成本,减少人工干预。
-
实时预警,避免事故发生,保障水库安全。
12. 应用领域
-
大坝安全监测
-
水库水情管理
-
河道堤坝监测
-
边坡稳定性监测
13. 效益分析
-
降低人工巡检成本,提高监测效率。
-
预防事故,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工程安全性。
-
优化水库调度,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上一篇:冷库冷藏区/保鲜区温湿度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