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鱼菜共生系统方案
时间:2025-03-20
涉川
一、方案总体概述
本方案针对鱼菜共生系统中水循环、环境监测和自动联动控制等关键环节,设计了一套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系统集成了水循环控制、水质监测、光照监测、空气环境监测、联动设备控制及远程数据通信功能,通过4G无线网络与云平台对接,实现了远程数据查看和设备调控。各子系统通过RS485总线实现数据集中采集,并由主控单元进行逻辑处理和自动决策,从而保证整个鱼菜共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二、各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与原理解析
1. 水循环控制系统
功能描述
-
智能阀门:利用电磁驱动技术,实现精准开启或关闭水流通道,调节水循环及水位。
-
智能泵:采用变频控制方式,根据水流需求自动调节转速,保持水体稳定循环。
-
智能过滤:配置高效滤网及自动清洗装置,实时清除水中悬浮颗粒及杂质。
-
智能供氧:内置溶氧调控模块,自动开启增氧设备,提高水中溶解氧水平。
-
营养液补充:监测水中营养液浓度,自动调整投加量,确保鱼菜共生平衡。
原理解析
水循环系统通过各智能设备协同工作,实现“精准供水、净化及调控”的目标。水流传感器和水位检测器反馈当前状态,主控单元根据设定的参数调整电磁阀和泵的运行,确保水体在预设的水位范围内,同时配合过滤和供氧设备改善水质,为植物生长和鱼类健康提供稳定环境。
水循环系统通过各智能设备协同工作,实现“精准供水、净化及调控”的目标。水流传感器和水位检测器反馈当前状态,主控单元根据设定的参数调整电磁阀和泵的运行,确保水体在预设的水位范围内,同时配合过滤和供氧设备改善水质,为植物生长和鱼类健康提供稳定环境。

2. 水质监测系统
功能描述
实时监测以下参数:
实时监测以下参数:
-
水位:通过超声波或压力传感器检测水面高度。
-
水温:使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如PT1000)测量。
-
溶解氧:采用电化学或光学溶氧传感器监测水中溶解氧含量。
-
氨氮与亚硝酸盐:利用化学电极检测水中氮素指标,预防水体富营养化。
-
pH值:通过玻璃电极精确测量水体酸碱度。
原理解析
各项水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物理或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信号调理后由单片机进行模数转换。系统采用定时采样并进行数据校正,确保数据准确。关键在于通过数据融合和实时比对,及时反映水体状态,确保鱼菜共生系统内的水质始终处于健康平衡状态。
各项水质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物理或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信号调理后由单片机进行模数转换。系统采用定时采样并进行数据校正,确保数据准确。关键在于通过数据融合和实时比对,及时反映水体状态,确保鱼菜共生系统内的水质始终处于健康平衡状态。
3. 光照监测与智能补光系统
功能描述
-
光照监测:利用光敏传感器实时监控环境光照强度。
-
智能补光:当检测到环境光不足时,自动启动LED补光系统,为植物提供充足光照,保证光合作用。
原理解析
光照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光强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主控单元依据预设的阈值判断是否启动补光设备。系统通过PWM调控LED亮度,达到调节光照强度的目的,确保植物在不同季节或天气条件下均能获得足够光照。
光照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光强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主控单元依据预设的阈值判断是否启动补光设备。系统通过PWM调控LED亮度,达到调节光照强度的目的,确保植物在不同季节或天气条件下均能获得足够光照。
4. 空气环境监测系统
功能描述
-
温湿度监测:检测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保证室内外环境适宜。
-
气体监测:实时监测二氧化碳和氨气浓度,反映空气质量变化。
原理解析
空气环境监测模块内置多种传感器(如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将环境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上传。数据用于判断空气环境是否达到植物和鱼类生长的最优条件,若异常则自动联动调控通风或其他补救措施。
空气环境监测模块内置多种传感器(如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将环境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后上传。数据用于判断空气环境是否达到植物和鱼类生长的最优条件,若异常则自动联动调控通风或其他补救措施。
5. 联动控制与自动化设备管理
功能描述
根据各系统实时监测数据,自动执行以下联动操作:
根据各系统实时监测数据,自动执行以下联动操作:
-
自动开启水阀:当水位异常时调整阀门状态。
-
自动补光:在低光照环境下启动LED补光。
-
自动启动增氧机:溶解氧不足时自动启动供氧装置。
-
自动控制水泵:调整水泵运行确保水循环稳定。
原理解析
主控单元内置逻辑判断程序,根据设定的阈值及联动规则,对采集到的水质、光照和空气数据进行实时比对。一旦检测到异常状态或预设条件满足,则自动向相关执行设备发送指令,通过RS485或其他控制接口驱动设备运行,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联动控制。
主控单元内置逻辑判断程序,根据设定的阈值及联动规则,对采集到的水质、光照和空气数据进行实时比对。一旦检测到异常状态或预设条件满足,则自动向相关执行设备发送指令,通过RS485或其他控制接口驱动设备运行,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联动控制。
6. 通信与数据管理系统
功能描述
-
数据传输:利用4G无线通信模块,将系统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
-
远程监控:用户可通过手机小程序、电脑网页和大屏显示终端实时查看数据和控制设备。
-
数据存储与分析:数据在云端集中存储,结合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趋势分析和预警决策。
原理解析
本系统采用4G模块实现宽带、稳定的数据通信,各子系统数据经过RS485汇总后由主控单元整合,定时打包上传至云平台。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远程访问数据,实现远程调控。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支持实时数据展示、历史数据分析及自动预警功能,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本系统采用4G模块实现宽带、稳定的数据通信,各子系统数据经过RS485汇总后由主控单元整合,定时打包上传至云平台。用户通过互联网即可远程访问数据,实现远程调控。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支持实时数据展示、历史数据分析及自动预警功能,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
三、主要技术参数整理
控制系统
|
参数项
|
量程
|
精度/误差
|
备注
|
水循环系统
|
水泵流量
|
根据设备型号定制
|
±5%
|
变频控制,自动调节
|
智能阀门
|
——
|
——
|
电磁驱动,响应时间<500ms
|
|
水质监测系统
|
水温传感器
|
-10~50℃
|
±0.1℃
|
使用PT1000
|
溶解氧传感器
|
0~20mg/L
|
±0.2mg/L
|
电化学或光学检测
|
|
pH传感器
|
0~14
|
±0.01
|
玻璃电极检测
|
|
氨氮传感器
|
0~5mg/L
|
±0.05mg/L
|
化学检测方法
|
|
亚硝酸盐传感器
|
0~1mg/L
|
±0.01mg/L
|
精密化学检测
|
|
水位传感器
|
0~3m
|
±1cm
|
超声波/压力传感器
|
|
光照监测系统
|
光照传感器
|
0~2000lux
|
±5lux
|
环境光监测
|
空气监测系统
|
温湿度传感器
|
温度:-10~60℃;湿度:0-100%
|
温度±0.5℃;湿度±3%
|
数字型传感器
|
二氧化碳传感器
|
0~5000ppm
|
±50ppm
|
非分散红外法
|
|
氨气传感器
|
0~100ppm
|
±5ppm
|
电化学检测
|
|
通信系统
|
RS485通讯
|
可达1.2km
|
数据传输速率2.5Mbps
|
主从总线结构
|
4G通信模块
|
——
|
——
|
实时数据上传
|
四、方案实现与数据预警决策
1. 数据采集与传输
各监测模块通过单片机采集数据,经RS485总线集中传输至主控单元后,数据通过4G模块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实时存储并分析数据,形成图表和报告。
2. 自动联动控制
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联动控制相应设备(如启动增氧机、开启补光、调节水泵运行等),同时通过预警机制以短信、邮件或APP推送通知用户。
3. 远程管理与监控
用户可通过手机小程序、电脑网页或大屏显示终端查看实时数据及历史趋势,远程调控设备,实现精细化管理。
4. 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
云平台集成大数据分析工具,实时比对监测指标和历史数据,对环境异常进行预测,并自动生成预警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各监测模块通过单片机采集数据,经RS485总线集中传输至主控单元后,数据通过4G模块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实时存储并分析数据,形成图表和报告。
2. 自动联动控制
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联动控制相应设备(如启动增氧机、开启补光、调节水泵运行等),同时通过预警机制以短信、邮件或APP推送通知用户。
3. 远程管理与监控
用户可通过手机小程序、电脑网页或大屏显示终端查看实时数据及历史趋势,远程调控设备,实现精细化管理。
4. 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
云平台集成大数据分析工具,实时比对监测指标和历史数据,对环境异常进行预测,并自动生成预警报告,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应用领域与效益分析
应用领域
-
智能鱼菜共生系统
-
水产养殖及生态养殖
-
农业温室及室内种植
-
环境与水质监测
-
智能农业与智慧生态城镇建设
效益分析
-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联动控制大幅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高养殖及种植产量。
-
优化水质与环境:精准监测实时调控,保持系统在最佳运行状态,提升产品品质。
-
节能降耗:低功耗设计及智能设备控制,有效减少能源浪费。
-
远程监控便捷:数据云端存储及远程控制,支持即时预警和科学决策,提高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六、案例分享
某现代鱼菜共生基地引入本方案后,通过系统实现了自动水循环调控、智能光照补充及空气环境监测。系统自动联动设备运行后,水质指标始终保持在理想范围,鱼类健康生长、蔬菜生长迅速。通过远程数据监控与预警决策,该基地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省能耗,整体产量提高约30%,并实现了系统的远程智能管理。
上一篇:树木检测在线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