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水质监测方案
时间:2025-03-20
涉川
1. 方案介绍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如鱼、虾、蟹)结合,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具有节水、高效、生态友好等优势。然而,该模式对水质要求较高,水体的溶解氧、pH值、氨氮、温度、COD(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指标直接影响稻谷生长和水产健康。因此,建立一套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对水体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精准调控、数据分析,是提升稻渔综合种养效益的关键。
本方案采用水质传感器、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预测等技术,构建水质在线监测+智能预警+远程控制系统,实现水环境精准管理,提高水产存活率和稻谷产量,推动稻渔综合种养的智能化、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2. 监测目标
-
水体环境监测:实时监测溶氧、pH值、温度、氨氮、COD、总磷、总氮等水质参数,确保养殖和水稻生长环境稳定。
-
水污染预防:检测农药、化肥、养殖废弃物对水体的影响,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
-
智能调控水体:结合水质数据,智能调节增氧设备、换水系统、排水系统,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数据分析与预测:利用AI算法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提前预测异常情况,优化管理方案。
-
提高生态效益:减少化肥、农药和养殖废弃物排放,优化水体生态环境,提高稻渔共生系统稳定性。
3. 需求分析
问题类别
|
传统稻渔种养问题
|
智能监测系统改进
|
---|---|---|
水质变化难以掌握
|
依赖人工检测,滞后且不准确
|
实时监测水质数据,自动上传云端
|
水质污染难控制
|
施肥、投喂等易导致水污染
|
精准控制施肥投喂,减少污染
|
鱼虾养殖存活率低
|
溶解氧不足,水质恶化
|
智能增氧与换水,改善水环境
|
藻类爆发与病害
|
过量养殖或水质失衡
|
AI预测水质,预警病害风险
|
管理依赖经验
|
依靠人工判断,精度低
|
大数据+AI分析,提供科学管理方案
|
4. 监测方法
(1)水质参数监测
-
溶解氧(DO):影响鱼虾呼吸和水稻根部供氧能力,过低会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
pH值:水体的酸碱度影响鱼虾生长和水稻养分吸收,pH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养。
-
氨氮(NH₃-N):水体中过量氨氮会毒害水产动物并导致水质恶化。
-
总磷(TP)、总氮(TN):监测水体营养元素,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爆发。
-
化学需氧量(COD):评估有机物污染程度,过高表示水质污染严重。
-
温度:水温影响鱼虾活动、生长以及水稻的生长周期。
(2)数据传输与存储
-
物联网数据采集:水质传感器通过4G/5G/NB-IoT等网络传输数据至云端。
-
数据平台分析:存储历史数据,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养殖决策提供依据。
-
远程监测与控制: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电脑平台实时查看水质数据,远程调整养殖管理策略。
(3)智能优化控制
-
增氧调节:当溶解氧低于设定值时,系统自动控制增氧设备,保障水产健康生长。
-
智能排水换水:监测水质污染情况,自动或远程控制排水阀门,优化水体环境。
-
精准施肥与投喂:结合水体养分数据,优化化肥和饲料的投放量,降低污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5. 应用原理
-
水质传感器采集数据,包括溶氧、pH值、氨氮等关键指标。
-
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通过4G/5G/NB-IoT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
AI数据分析与异常预警,系统智能分析水质趋势,异常情况自动预警。
-
智能控制设备优化水环境,自动调节增氧、排水、换水等环节。
-
用户端远程监测与管理,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查看数据并控制设备。
6. 功能特点
-
水质实时监测:全天候监测水质变化,数据实时更新。
-
AI智能分析:预测水质趋势,提前预警异常情况。
-
远程控制:通过APP/PC远程查看水质数据,控制增氧、换水设备。
-
节水节能:智能管理水资源,减少换水成本,提高生态效益。
-
历史数据分析:提供趋势报告,优化稻渔养殖策略,提高产量和收益。
7. 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功能
|
---|---|
溶解氧传感器
|
监测水中氧气浓度
|
pH传感器
|
监测水体酸碱度
|
氨氮传感器
|
监测水体氮污染
|
COD传感器
|
评估水体污染状况
|
温度传感器
|
监测水温变化
|
总磷/总氮传感器
|
监测水体富营养化情况
|
物联网数据网关
|
远程数据传输
|
智能增氧设备
|
按需增氧,节约能源
|
智能水泵控制系统
|
远程控制水流交换
|
8. 方案实现
-
在稻渔共生区域安装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状态。
-
通过物联网设备上传数据至云端,建立水质数据管理平台。
-
利用AI算法分析数据,提前预测水质变化趋势。
-
当水质出现异常时,自动启动增氧、换水等调控设备,优化水环境。
-
管理人员可远程查看数据,调整施肥、投喂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上一篇:水产低碳养殖水质监测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