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滑坡塌方预警监测
时间:2025-03-31
涉川
一、方案概述
道路滑坡塌方是山区道路、铁路、公路沿线、矿区等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和基础设施稳定性。为了有效监测滑坡、塌方发生的前兆,建立一套道路滑坡塌方预警监测系统,利用位移、倾斜、降雨量、土壤含水率等传感器,结合4G无线通讯,实时采集监测点数据,并通过远程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二、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全天候不间断监测滑坡区域的地表位移、倾斜、降雨量、土壤湿度等环境参数。
-
远程数据传输:通过4G/NB-IoT/Lora/卫星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监测平台,实现远程可视化管理。
-
智能预警:结合多种传感器数据+AI大数据分析,设定预警阈值,一旦参数超标,自动触发告警信息。
-
低功耗运行:采用太阳能+锂电池供电,适应野外恶劣环境,确保长时间稳定工作。
-
多方式报警:支持短信、邮件、平台推送等多种告警方式,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
历史数据存储与分析:支持本地存储+云端存储,便于数据追溯,分析滑坡趋势。
三、监测原理
滑坡塌方通常由降雨、地质条件、地下水变化、地震等因素引发,本方案采用多种传感器结合数据分析来判断滑坡风险:
-
地表位移监测(GNSS卫星定位):监测地表是否有微小位移,一旦位移速度增加,预警滑坡风险。
-
倾斜角度监测(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斜坡的角度变化,判断是否有滑坡前兆。
-
土壤含水率监测(土壤湿度传感器):分析土壤饱和度,判断是否因降雨导致土壤失稳。
-
降雨量监测(雨量计):检测降雨强度,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滑坡风险。
-
地震/震动监测(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地震或地面震动情况,分析是否引发滑坡。
当多个传感器参数达到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并通知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四、设备参数
监测参数
|
设备类型
|
测量范围
|
测量精度
|
传输方式
|
---|---|---|---|---|
地表位移
|
GNSS卫星定位
|
±10cm
|
±2cm
|
4G/Lora/NB-IoT
|
倾斜监测
|
MEMS倾角传感器
|
±90°
|
±0.1°
|
4G/RS485
|
土壤含水率
|
土壤湿度传感器
|
0-100%RH
|
±2%RH
|
485/SDI-12
|
降雨量
|
雨量计
|
0-500mm
|
±1mm
|
485/Modbus
|
震动监测
|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
±16g
|
±0.05g
|
4G/RS232
|
数据采集
|
物联网采集终端
|
16路传感器接入
|
/
|
4G/NB-IoT/卫星
|
供电方式
|
太阳能+锂电池
|
10W太阳能板+10Ah锂电池
|
/
|
/
|
五、应用行业
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矿区、水库坝体、山区村落、景区等地,用于防范滑坡、塌方带来的安全隐患。
-
山区公路:监测易滑坡路段,提前预警,防止车辆被困或发生事故。
-
铁路沿线:保障铁路运行安全,防止滑坡阻断交通。
-
矿区边坡:预警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滑坡,提高矿工安全。
-
水库大坝:监测坝体周围土壤情况,防止大坝失稳。
-
山区村落:防止山体滑坡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安装方式
-
立杆式安装(适用于GNSS定位、雨量计、倾角监测)
-
设备固定在立杆上,使用太阳能供电,确保信号传输稳定。
-
-
埋设式安装(适用于土壤含水率、震动监测)
-
传感器埋入滑坡区域土层内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与震动情况。
-
七、数据管理与预警机制
1. 监测数据分析
-
采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时间段的位移、角度、湿度、雨量等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滑坡趋势。
-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未来滑坡风险,提高预警准确性。
2. 预警机制
-
一级预警(关注): 传感器数据出现轻微异常,后台记录,供管理人员查看。
-
二级预警(警告): 数据连续超出设定阈值,系统自动向管理人员发送短信或推送提醒。
-
三级预警(紧急): 数据异常波动剧烈,立即触发警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3. 远程监测平台
-
PC端/APP端查看:可实时查看各监测点数据,支持数据趋势分析、历史数据查询。
-
远程维护:可远程修改传感器参数、设置告警阈值。
上一篇:雪崩预防监测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