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户外小型气象站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04-0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户外小型气象站是一种集成化、高度智能的气象环境监测系统,适用于农业、林业、环保、水利、科研等领域,能够对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光照等多种气象因子进行实时监测。本方案严格依据《GB/T 24689.6-2009植物保护机械农林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国家标准设计,具备4G无线联网、太阳能供电、远程运维与本地数据存储等能力,满足全天候野外部署要求。
二、监测目标
-
实时获取关键气象数据,掌握农林生态小气候变化;
-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种植决策支持;
-
提前预判极端气象事件,辅助防灾减灾;
-
支持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与历史分析,提高智能化水平。
三、需求分析
-
行业需求:现代农业、林业、科研及应急管理等领域对高精度、远程气象监测系统需求强烈。
-
使用场景:露天田块、温室棚区、森林、河谷、山区、水源地等野外无人值守区域。
-
关键痛点:传统气象监测设备布点成本高、维护不便、数据传输慢,缺乏智能预警功能。
四、监测方法
采用数字化一体式气象传感模块,通过多参数集成式采集系统对各项环境指标进行同步监测。所有数据通过4G网络实时传输至云平台,支持远程设置与本地缓存。
五、应用原理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气象数据,内置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通过数据网关上传至平台。同时集成GNSS模块进行地理定位,支持太阳能系统独立供电与系统低功耗运行,确保设备全天候稳定运行。
六、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气压、光照度;
-
支持4G传输、本地存储与U盘导出;
-
自动报警:震动/拆除触发警报,推送预警信息;
-
双模定位:北斗+GPS 精准定位;
-
支持远程设置、在线校准与固件升级;
-
数据可视化:支持LED大屏/网页/小程序展示;
-
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扩展与替换。
七、硬件清单
序号
|
名称
|
数量
|
说明
|
---|---|---|---|
1
|
数据采集主机(带液晶屏)
|
1台
|
4.3寸显示,内置控制器、4G模块
|
2
|
空气温度传感器
|
1个
|
数字型,配百叶箱
|
3
|
空气湿度传感器
|
1个
|
0-100%RH
|
4
|
风向传感器
|
1个
|
电容式
|
5
|
风速传感器
|
1个
|
双层结构,耐腐蚀
|
6
|
雨量传感器
|
1个
|
翻斗式
|
7
|
气压传感器
|
1个
|
低功耗型
|
8
|
光照度传感器
|
1个
|
高动态范围
|
9
|
主支架及防风配件
|
1套
|
3.5米高,热镀锌喷塑处理
|
10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1套
|
含太阳能板、电池、控制器
|
11
|
LED显示屏(可选)
|
1块
|
户外显示实时数据
|
12
|
U盘及数据备份系统
|
1套
|
支持数据备份、导出
|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参数
|
测量范围
|
精度
|
---|---|---|
空气温度
|
-50~+100℃
|
±0.5℃
|
空气湿度
|
0~100%RH
|
±3%RH
|
风向
|
0~360°
|
±5°
|
风速
|
0~70m/s
|
±(0.3+0.03V)m/s
|
雨量
|
≦4mm/min
|
±0.4mm
|
气压
|
10~1100hPa
|
≤±3%
|
光照度
|
0~200000Lux
|
±5%
|
九、方案实现
-
在监测区域部署支架并固定设备;
-
各传感器按标准方向安装并连接数据主机;
-
配置太阳能系统确保全天候供电;
-
配置4G通信卡,设置数据上传频率;
-
远程接入平台查看数据,设置预警参数与采样间隔;
-
实现手机/网页端远程控制与运维。
十、数据分析
-
生成实时数据曲线;
-
自动计算日均、月均、年均指标;
-
极值分析、气象变化趋势建模;
-
支持EXCEL格式数据导出、图表打印。
十一、预警决策
-
设置各类气象参数阈值,触发短信或微信/APP推送;
-
自动报警提示温度骤变、暴雨、高风等天气风险;
-
可对异常趋势进行模型预测预警。
十二、方案优点
-
标准化设计,符合国家标准;
-
模块化结构,维护更简便;
-
高精度数据采集,性能稳定;
-
4G远程传输,覆盖广泛;
-
支持大数据统计与远程平台控制;
-
全天候工作,自动化水平高。
十三、应用领域
-
农业种植基地
-
林业气象监测
-
水文水利环境监测
-
生态恢复工程
-
草地保护区、湿地保护区
-
学术研究、气象科普场馆等
十四、效益分析
-
有效提升农业气象信息获取效率;
-
降低人工监测成本,增强灾害应对能力;
-
保障农作物稳产高产,科学安排农业作业;
-
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进程,提升农村现代化管理水平。
十五、案例分享
某省智慧农业示范园部署50套户外气象站设备,通过平台每日监测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参数,结合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准调控、节能高效。年均病害减少18%,人工巡查减少40%,作物产量提升12%,种植管理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