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水质浮标站监测方案
时间:2025-04-08
涉川
一、方案介绍
海水水质浮标站是一种集水质传感、海洋气象感知、方位导航、无线通讯与远程数据管理于一体的立体式海洋环境监测平台。该系统以浮标体为载体,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可对海水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参数进行原位、连续、自动采集,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系统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自主供能能力和远程管理功能,可用于近海、港湾、岛屿周边海域的水质生态监测与安全预警。

二、监测目标
-
实现对海洋环境(水质、气象、海况等)的原位实时监测
-
构建立体化、全方位海洋生态感知系统
-
为海洋生态保护、港口航行安全、海洋牧场养殖提供数据支持
-
建立海水水质变化预警机制,预防赤潮等突发污染事件
三、需求分析
海洋环境受全球气候、洋流、污染物排放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性强、突发性高,传统监测手段难以实时响应、覆盖广泛。建设具备“水质+气象+海况”感知能力的浮标式在线监测系统,有助于构建动态海洋环境监管体系,提升预测预警与快速响应能力。
四、监测方法
通过漂浮在海面的浮标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对海水中的pH、盐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温度、氨氮、叶绿素、蓝绿藻等水质参数,以及风速风向、气压、降雨、太阳辐射、海流、波高等气象与海况指标进行连续采集并上传数据。
五、应用原理
-
采用模块化设计,整合传感器、供电系统、通讯系统于浮标平台
-
通过4G/北斗/卫星等方式进行数据远程传输
-
支持GPS+雷达反射系统进行定位与避障提醒
-
平台端对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分析与智能预警判断
六、系统组成
-
浮标平台:高强度抗腐蚀浮标结构,带航标灯、雷达反射器与GPS定位
-
水质监测模块:支持pH、盐度、DO、氨氮、电导率、浊度、叶绿素等参数原位在线监测
-
海洋气象模块: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雨量、太阳辐射等
-
海况感知模块:波高、流速、流向、水深、水温剖面等
-
数据采集与通信模块:支持4G/5G/NB/北斗/卫星等多种通讯协议
-
供电系统:太阳能+锂电池组合,支持连续7天阴雨天自供电
-
平台管理系统:云平台、Web端、移动App支持实时查看数据、历史趋势、异常预警等
七、核心参数(示例)
模块名称
|
参数说明
|
---|---|
浮标尺寸
|
1.2m直径,1.8m高,浮力 ≥100L,适应强海浪环境
|
材质
|
高分子复合材料/海用不锈钢,耐腐蚀、防生物附着
|
水质参数
|
pH、盐度、DO、氨氮、浊度、电导率、叶绿素等
|
气象参数
|
风速风向、气压、温湿度、雨量、太阳辐射等
|
海况参数
|
波高、流速流向、水深、剖面温度(可选)
|
供电系统
|
太阳能板≥200W,锂电池12V 100Ah,智能电源管理
|
数据传输方式
|
4G/5G/NB/北斗/卫星,可定制切换冗余
|
定位与导航
|
GPS+雷达反射器+航标灯+自动告警提示
|
通信协议
|
支持RS485、Modbus RTU、TCP/IP
|
工作时间
|
阴雨天连续工作7天以上
|
平台支持
|
云平台/Web端/手机APP,远程设置/报警/升级
|
八、功能特点
-
模块化搭载多种感知模块,监测维度全面
-
原位实时监测,数据自动上传,远程可视化管理
-
支持断点续传、异常报警、平台数据分析等功能
-
太阳能自供电,低能耗高稳定,适应海洋长期部署
-
多种通信方式灵活切换,适配远海、近海、内湾等不同网络环境
-
安装简便、无需人工干预,适合无人值守环境
九、平台功能展示
-
实时数据显示、历史曲线、超限报警、智能分析
-
GIS地图显示浮标布设位置及数据热力图
-
支持多浮标、多站点集中监控
-
可接入环保、水利、海洋主管部门平台对接标准
十、应用场景
-
港口航道海域水质安全监测
-
海洋牧场生态养殖环境管控
-
岛屿近岸海水质量评估
-
海上风电区域海况监测
-
海洋赤潮预警与突发污染应急响应
-
渔政、海洋环保、水产科研机构等
十一、效益分析
-
实现对海域水质的连续、精细、动态监测
-
及时发现赤潮、富营养化、污染等异常
-
减少人力巡检成本,提升监管自动化水平
-
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环境数据支持
-
提升港口、养殖等涉海产业安全与效益水平
上一篇:浮标淡水水质监测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