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综合基本气象积雪自动观测站
    时间:2025-04-24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建设的是一套集空气、地表、土壤多层级监测于一体的综合基本气象观测站。系统融合先进的气象传感器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与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全天候、全自动、远程化的气象数据采集与管理,适用于生态环境监测、农业气象服务、科研试验、灾害预警等多个场景。
    监测目标
    1. 高精度获取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气压、辐射、土壤参数等关键气象要素;
    2. 实现气象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远程传输与存储;
    3. 支持长期运行与周期性数据分析,为环境变化趋势判断提供依据;
    4. 提供可视化分析与联动控制的接口,服务气象预报和智能决策。
    需求分析
    当前气象观测面临人工监测劳动强度大、精度不高、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尤其是在极端天气频发、农业精细化管理、城市环境监控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亟需一套精准、可靠、智能、可远程控制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监测方法
    基于分布式部署的传感器系统,每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相应气象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进行同步处理、缓存与加密存储,再经无线通信模块(4G/5G/LoRa等)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图形展示与报警联动。
    应用原理
    利用微电子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将自然界物理量(如温度、辐射、风力)转换为标准数字信号,经采集器处理后,通过通信网络上传。系统通过SDI-12、RS-485等标准协议保证兼容性与稳定性;中心服务器进行存储、分析与可视化处理。
    功能特点
    1. 采集要素全面,支持多种气象因子的同时监测;
    2. 数据实时上传,支持远程配置与故障诊断;
    3. 系统具备强环境适应性,耐高低温、防水防尘;
    4. 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与升级;
    5. 支持数据接入第三方平台与政府平台对接需求;
    6. 具有断点续传、存储备份功能,防止数据丢失。
    硬件清单
    • 数据采集器(工业级)
    • 模拟通道扩展板
    •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带防辐射罩)
    • 风速风向传感器
    • 大气压力传感器
    • 称重式雨雪量计
    • 超声波雪深传感器
    • 红外地表温度传感器
    • 四分量净辐射传感器
    • 日照时数传感器
    • 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
    • 紫外辐射传感器
    • 土壤水温盐传感器
    • 无线通讯模块
    • 数采防护机箱
    • 太阳能/风能供电系统
    • 安装支架与塔架
    • 标准围栏与防护系统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温湿度:温度 -80~+60℃,精度±0.055+0.0057×读数;湿度0.8~100%RH,精度±1+0.008×读数
    • 风速:量程0~100m/s,精度±0.3m/s或1%读数
    • 风向:0~360°,精度±3°
    • 大气压力:500~1100hPa,精度±0.3hPa
    • 雨雪量计:容量0~600mm,灵敏度0.05mm,精度0.1%FS
    • 雪深传感器:0.5~10m,精度±1cm或±0.4%,分辨率0.25mm
    • 地表温度:±0.2℃(-10~65℃)
    • 净辐射:短波0~2000W/m²,长波-250~250W/m²,误差≤±10%
    • 土壤参数:水分精度±3%体积含量,电导率0.01~1.5S/m,温度-40~55℃,精度±0.3℃
    方案实现
    1. 项目设计阶段:选址评估、设备选型、系统集成方案确定
    2. 设备部署:支架搭建、传感器布设、供电系统安装
    3. 系统集成:通信设备配置、数据平台接入、云平台部署
    4. 调试验证:采样频率设置、精度校验、远程控制测试
    5. 正式运行:数据存储、分析、传输与预警机制启动
    6. 维护与升级:定期设备校准、模块替换、系统版本迭代
    数据分析
    系统通过自动采集的多维气象数据,进行时序趋势分析、异常检测与相关性研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进行预测建模、图表展示、空间分析、定制化报表输出等,辅助管理者制定决策。
    预警决策
    基于设定的阈值参数,当监测值异常时自动触发报警信息(短信、APP、声光报警器等);可联动喷淋、遮阳、排风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响应与应急处理。
    方案优点
    1. 精度高、响应快、功能全面;
    2. 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便捷;
    3. 支持多种传输方式,系统稳定;
    4. 全方位适应野外极端气候;
    5. 数据兼容性强,支持平台对接;
    6. 具备断点续传与数据备份能力。
    应用领域
    • 气象台站基础观测
    •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 森林草原气象预警
    • 城市气象与微气候研究
    • 高原、高寒、高海拔特殊环境监测
    • 科研实验站、教育实训基地
    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减少人工投入,提升监测效率和精准度;
    2. 社会效益: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科研价值:提供长期高质量数据,服务科研与决策分析;
    4. 环保价值:支撑环境监测与生态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国标规范
    • GB/T 20484-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 GB/T 33661-2017《农业气象自动站技术规范》
    • GB/T 35414-2017《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系统技术要求》
    • GB/T 19115-2003《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 《气象自动站建设技术手册》
    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地面观测气象仪器校准规范》
    3. 物联网标准化委员会. 《气象物联网建设技术导则》
    案例分享
    1. 内蒙古草原气象站改造项目:2023年通过本方案进行系统升级,实现风雪灾害预警精度提升48%。
    2. 湖南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示范园:部署该系统后,精准灌溉率提升36%,作物病害发生率下降22%。
    3. 青海高原气候研究站:部署于海拔4200米高原区,设备在严寒条件下稳定运行,支持了多项极端天气科研成果发布。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