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永久冻土温度廓线观测系统的应用
    时间:2025-04-24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套高精度、可长期无人值守运行的永久冻土温度廓线观测系统,系统依托多点高密度温度链、数据采集器及无线传输模块,实现对冻土层内部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为冻土稳定性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监测目标

    1. 实时获取不同深度冻土温度变化趋势

    2. 监测冻土层活动层厚度及冻结-融化动态

    3. 评估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4. 支持基础设施安全监控及灾害预警

    5. 为冻土区生态与水文过程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需求分析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冻土退化对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安全构成威胁。需建立能够在极端气候环境下稳定运行的观测系统,实现:

    • 多层温度连续、精确观测

    • 系统远程自动化管理

    • 数据实时远程上传和可视化分析

    • 长周期稳定供电和野外恶劣环境适应性

    监测方法
    系统采用垂直温度廓线测量方式,通过预埋式温度链多点传感器实现0至100米深度的温度分布监测。同步布设土壤水分电导率传感器,综合分析冻融过程对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数据采集器定时采集并通过4G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

    应用原理
    观测系统基于热传导定律,通过多点温度探头记录地温变化。冻融界面变化引起的热导率差异可用于推断活动层动态。配合土壤电导率、水分信息,可反演土壤含冰量及热物理状态变化。

    功能特点

    1. 超低功耗设计,保障无人值守运行

    2. 探头密集布设,纵向分辨率高

    3. 支持远程配置与断点续传

    4. 提供地温自动转换计算

    5. 软件支持设备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

    6. 高防护等级设备箱,适应极寒环境

    硬件清单

    • 温度链传感器

    • 数据采集器

    • 土壤水温盐传感器

    • 野外防护机箱

    • 独立供电系统(太阳能/风能)

    • 安装支架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1. 温度链传感器

    • 测量范围:-40~+125°C

    • 公差:≤±0.1°C(0~70°C)

    • 响应时间:≤1s

    • 探头数量:≥53个(密度0.2~5米)

    1. 数据采集器

    • 电阻测量范围:50Ω~400,000Ω

    • 测点数量:≥128点

    • 电阻测量精度:0.05%

    • 采样位数:24位

    • 通讯方式:4G CAT1

    1. 土壤水温盐传感器

    • 温度:-40~+55℃,精度±0.3℃

    • 含水量精度:≤±3%体积含量

    • 电导率:0.01~1.5 S/m,精度≤±3%或±0.03 S/m

    方案实现
    温度链通过定深打孔布设在冻土区域,采集器集中收集传感器信号,通过防护箱加装供电及传输模块保障野外运行。系统由后台软件进行设备管理、参数配置、数据下载与分析,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传输平台。

    数据分析
    系统支持原始温度、电阻数据的实时处理与长期趋势分析。结合地温、水分和电导率参数,实现冻融层动态、热通量变化、冻土活跃层厚度及其年际变化的计算与可视化。

    预警决策
    依据连续观测数据,系统可设定温度阈值与速率阈值,实现冻结界面上移、解冻过程异常等预警,辅助冻土区工程设计、环境治理等决策支持。

    方案优点

    1. 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值守

    2. 探头布设灵活,适应多地形

    3. 数据实时上传,支持云端管理

    4. 可扩展集成多类传感器

    5. 适应极寒、严酷环境,系统稳定可靠

    应用领域

    • 永久冻土生态监测

    • 高寒地区公路铁路基建监控

    • 冻土退化研究与气候响应分析

    • 高原冻土资源开发安全预警

    • 北方林区与草地生态研究

    效益分析
    该系统可有效减少人工巡测成本,提升冻土区工程项目安全性,为政策制定与环境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对灾害预警、交通基础设施保护、生态修复等具有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国标规范

    1. GB/T 20478-2006 土壤温度测定方法

    2. GB/T 32163-2015 地下冻结温度场测量技术规范

    3. GB/T 14848-2017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4. 《冻土工程勘察规范》(JGJ 118-2017)

    5.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技术导则(相关章节)

    参考文献

    1. 李玉霖.《冻土工程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王旭.《寒区地温变化及其工程影响》.科学出版社

    3. 张鹏飞等. 高原冻土变化趋势与工程适应性研究[J]. 冻土科学,2021

    4. 中国气象局.《冻土监测技术规程》

    案例分享
    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地区布设的永久冻土观测站,系统连续运行4年以上,实现年均故障率低于1%。数据被用于高原铁路路基稳定性评估及冻土退化趋势分析,支撑青藏铁路冻土段改造与维护策略。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