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监测流速流量水质监测
时间:2025-05-04
涉川
方案介绍
该方案针对市政与工业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监测需求,集成流速、流量、水质等多参数传感技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远程通讯模块和监控平台,构建一个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给排水监测体系。系统可实时掌握水体流动状态和水质指标变化,辅助排水调度、水资源调配、污染追踪与排放监管。
该方案针对市政与工业给排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监测需求,集成流速、流量、水质等多参数传感技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远程通讯模块和监控平台,构建一个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给排水监测体系。系统可实时掌握水体流动状态和水质指标变化,辅助排水调度、水资源调配、污染追踪与排放监管。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管网或明渠中的流速、流量变化,掌握水体输送效率与排放状态。
-
连续跟踪水质参数(如pH、COD、氨氮、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变化,预防污染事件。
-
监控溢流、倒灌、管道堵塞等异常状态,提升排水安全水平。
-
支持多点部署与远程监管,提高运维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
为城市水务管理和工业排放监管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需求分析
传统给排水系统存在数据缺失、现场人工巡查频率高、排放监管盲点多等问题。在“智慧水务”背景下,亟需构建一套完整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从流速、流量、水质到系统报警的全流程自动化监控,从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与企业合规化运营能力。
传统给排水系统存在数据缺失、现场人工巡查频率高、排放监管盲点多等问题。在“智慧水务”背景下,亟需构建一套完整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从流速、流量、水质到系统报警的全流程自动化监控,从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与企业合规化运营能力。
监测方法
-
在关键节点安装超声波流速计、电磁流量计或多普勒流速仪,实现非接触式或管道式流速流量监测。
-
配置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对流体中的多项指标进行连续在线检测。
-
数据采集器通过4G/5G/NB-IoT等通信方式,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
平台实时分析各类指标,自动识别超标异常,触发报警与联动控制。
-
数据支持多格式导出与图表呈现,便于溯源分析与监管汇报。
应用原理
通过传感器原位监测、边缘计算终端处理及远程传输,形成一套分布式监测网络。水流信息通过流速测量结合断面几何参数换算得出流量,水质指标则通过电化学/光学检测法获得,实现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动态感知。
通过传感器原位监测、边缘计算终端处理及远程传输,形成一套分布式监测网络。水流信息通过流速测量结合断面几何参数换算得出流量,水质指标则通过电化学/光学检测法获得,实现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动态感知。
功能特点
-
多参数融合:支持水速、水量、水质一体化监测。
-
高防护性设备:满足地下井、明渠、暴雨、腐蚀等复杂环境应用。
-
自动清洗与防堵功能:延长传感器寿命,降低运维频率。
-
实时远程通信:支持4G/NB-IoT/Lora等多种方式接入平台。
-
智能预警机制:自定义指标报警规则,支持联动控制(如启停泵站)。
-
支持多终端查看:电脑平台、移动APP、小程序等均可访问。
硬件清单
-
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明渠用)或电磁/插入式流量计(管道用)
-
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pH、DO、COD、氨氮、电导率、浊度等)
-
数据采集传输终端(边缘计算+4G/NB模块)
-
智能供电系统(市电/太阳能+蓄电池)
-
防水防爆一体化监测井盖或护箱
-
远程监控平台(云平台+APP)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流速:0.01~10 m/s,精度±1%FS
-
流量:按断面自动计算,支持1~50000 m³/h范围
-
pH:0~14,精度±0.1
-
COD:0~1000 mg/L,精度±10%
-
氨氮:0~100 mg/L,精度±5%
-
溶解氧:0~20 mg/L,精度±0.2 mg/L
-
电导率:0~20000 μS/cm,精度±2%FS
-
浊度:0~1000 NTU,精度±5%
-
数据上传周期:1~60 min可设
-
防护等级:IP68(流速传感器)/IP65(外壳)
方案实现
-
现场勘察确定布设点位(如井口、泵站、支管与总管交汇口、入河排口等)
-
安装流速/流量仪及水质分析仪,布线连接采集设备,调试通讯及供电。
-
配置监测参数、报警规则、平台账号与数据存储策略。
-
平台上线后,进行远程试运行与运维培训。
-
建立设备运行、预警、运维等标准化工作机制。
数据分析
-
生成流速、流量、水质等参数的时间序列趋势图。
-
异常数据自动标注,支持预警历史回溯与处理记录导出。
-
通过算法分析判断系统是否存在堵塞、倒灌、突增突减现象。
-
提供水质合规分析报告,支持年度排放审计。
-
多点联动对比分析,辅助排查污染源头或管网结构问题。
预警决策
-
设置多级报警阈值,自动联动短信、语音电话、小程序推送提醒。
-
支持远程查看报警详情并一键派发运维工单。
-
与GIS地图叠加,支持可视化定位报警点。
-
平台自动生成报警分析报表,支持领导决策与监管申报。
方案优点
-
无人值守、连续运行,节省人力巡查成本。
-
模块化部署灵活,适配明渠、管道、城市与乡村多种场景。
-
高精度监测与强抗干扰性,适合极端天气与高污染水体。
-
多平台数据查看与报警通知机制,提高响应效率。
-
为给排水系统智慧化管理与污染控制提供重要支撑。
应用领域
-
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合流/分流系统
-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口在线监控
-
工业园区排放口、水循环系统监管
-
河道/湖泊流域水量与水质管理
-
农田灌溉水资源调度与环境评估
效益分析
-
降低突发水质污染事件发生率和处置响应时间
-
支持精准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为排放监管与环保执法提供实时数据证据
-
推动城市与工业园区水务数字化、智慧化转型
-
满足环保合规要求,提升管理透明度与公众满意度
国标规范
-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HJ 91.2-202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
HJ/T 212-2017《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
GB/T 18921-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
CJ/T 3005《城市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标准》
-
GB 50141-2008《给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参考文献
-
《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原理与实践》
-
《流量测量与应用技术手册》
-
《智慧水务建设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案例分享
案例一:华东某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通过在市政管网与排口处布设流量与水质在线监测点,实现对重点流域水质变化的全天候监管,成功预警3起超标排放事件,提升了公众信任与政府响应力。
案例一:华东某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通过在市政管网与排口处布设流量与水质在线监测点,实现对重点流域水质变化的全天候监管,成功预警3起超标排放事件,提升了公众信任与政府响应力。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排水总量控制建设
部署本系统后,园区实现对每家企业排放总量、水质的实时监管与溯源,避免偷排、超排现象,配合环保局年审顺利通过绿色认证。
部署本系统后,园区实现对每家企业排放总量、水质的实时监管与溯源,避免偷排、超排现象,配合环保局年审顺利通过绿色认证。
上一篇:物流运输车载温湿度气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