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污染水质监测
时间:2025-05-08
涉川
方案介绍
该方案主要针对船舶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和压载水等潜在污染物排放行为,采用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和远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实时检测、记录、分析和报警,助力海事监管部门及时掌握船舶排放状态,防止非法排污入海,提高船舶环保合规水平。
该方案主要针对船舶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和压载水等潜在污染物排放行为,采用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和远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实时检测、记录、分析和报警,助力海事监管部门及时掌握船舶排放状态,防止非法排污入海,提高船舶环保合规水平。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船舶污水(如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压载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
判定船舶是否存在违规排污行为
-
提供证据数据支撑执法管理
-
保障港口、航道水环境安全
-
支持污染溯源、监管透明化与智能化
需求分析
船舶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而其排放的含油废水、黑水、灰水等对海洋生态构成直接威胁。传统人工巡查、岸基抽检滞后性强,缺乏实时监控能力。需建设船舶端/岸基一体化污染排放监测系统,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和信息化管理。
船舶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而其排放的含油废水、黑水、灰水等对海洋生态构成直接威胁。传统人工巡查、岸基抽检滞后性强,缺乏实时监控能力。需建设船舶端/岸基一体化污染排放监测系统,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和信息化管理。
监测方法
-
船舶或港口站点部署在线水质分析传感器
-
监测水样中的COD、BOD、SS、油类、pH、电导率等参数
-
利用GPS定位模块标记排放行为位置
-
数据通过4G/北斗模块实时上传至岸基平台
-
可联动排放控制阀,实现自动限排与报警制动
应用原理
利用电化学、电导、红外光度等传感技术对目标污染因子浓度进行实时检测,配合微型采样模块与定位系统采集排污行为数据,通过岸基/云端平台进行数据解析、合规比对和可视化展示。
利用电化学、电导、红外光度等传感技术对目标污染因子浓度进行实时检测,配合微型采样模块与定位系统采集排污行为数据,通过岸基/云端平台进行数据解析、合规比对和可视化展示。
功能特点
-
实时在线监测含油废水、生活污水水质指标
-
GPS定位与排污行为绑定,实现精准追踪
-
4G/北斗通信,远程平台统一管理
-
超标报警、数据存证、防篡改存储
-
移动端可查看船舶排污状态与历史轨迹
-
可与智能排放控制装置联动,强制限排
-
数据对接港口/海事部门监管平台
硬件清单
-
COD/BOD在线分析仪
-
含油量传感器(红外法)
-
pH、电导率、温度传感器
-
微型采样器与储液瓶系统
-
GPS/北斗定位模块
-
4G无线通信模块
-
数据采集控制单元
-
船载电源适配模块
-
船岸平台通讯中继装置(可选)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COD:0–1000 mg/L,精度±5%FS
-
含油量:0–100 mg/L,精度±2 mg/L
-
pH:0–14,精度±0.1
-
电导率:0–20000 μS/cm,精度±2%FS
-
通信方式:4G/北斗/GPRS,可离线缓冲上传
-
定位精度:<5米
-
采样周期:5分钟~60分钟可设定
-
工作电压:12V/24V DC,适配船舶电源系统
方案实现
-
在目标船舶的排放总口(如含油水分离器排放口、黑水管线)加装监测模块
-
船舶靠港期间上传数据至岸基接收装置,并同步传输至云平台
-
平台实现船舶ID与位置绑定,实时呈现排污状态
-
设置超标阈值,触发报警、数据锁定与采样存证
-
对接港口管理系统或环境监管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与执法支撑
数据分析
-
实时趋势曲线与污染浓度统计
-
单船、单日、多时段排放量统计分析
-
异常排放轨迹分析与历史记录追踪
-
多船对比分析、船舶排名与绩效考核
-
污染物溯源、数据导出、证据存档功能
预警决策
-
自动识别超标排放并触发预警推送
-
提示排放时间段、地点、浓度和参数类型
-
支持平台或移动端消息、短信、微信通知
-
可生成排污行为报告作为执法依据
-
为港口入港船舶管理提供污染风险评级建议
方案优点
-
实现对船舶污染排放行为的实时智能监管
-
提升水域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控能力
-
数据可存证溯源,提升执法准确性
-
船岸一体化设计,适应船舶流动性特点
-
有效防控偷排、漏排行为,符合绿色航运发展需求
应用领域
-
港口管理部门、航道管理局
-
海事执法单位与生态环境部门
-
船舶运营公司与港口作业企业
-
水域污染防控系统配套工程
-
沿海与内河水系管理平台
效益分析
-
有效提升船舶污染监管科技化水平
-
保障重点水域环境质量安全
-
为绿色港口、低碳航运提供支撑
-
降低人为操作风险,防范非法排污
-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推动生态航运建设
国标规范
-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IV、附则V、附则I
-
HJ 2023-2012《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
HJ/T 92-2002《水质监测技术规范》
-
GB 3552-2018《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JT/T 820-2011《船舶环境污染防治设备配置要求》
参考文献
-
《船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
《海事船舶监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
《基于物联网的船舶水污染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案例分享
案例:江苏某港区船舶排污行为监测项目
该港区为控制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非法排放,部署了船岸一体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进出港船舶排放口加装含油水监测传感器,通过北斗定位与数据联动,实现排放行为轨迹记录。平台日均处理数据超500条,成功识别违规排污行为12次,为执法提供数据证据,提高船舶污染防控能力,获得海事和环保部门高度评价。
案例:江苏某港区船舶排污行为监测项目
该港区为控制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非法排放,部署了船岸一体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进出港船舶排放口加装含油水监测传感器,通过北斗定位与数据联动,实现排放行为轨迹记录。平台日均处理数据超500条,成功识别违规排污行为12次,为执法提供数据证据,提高船舶污染防控能力,获得海事和环保部门高度评价。
上一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