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辅助参数a01001因子环境温度监测
时间:2025-05-09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旨在通过构建高精度环境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对气象辅助参数a01001(环境温度)的实时连续监测。系统适用于农业气象、城市环境、生态监测等领域,保障环境质量评估、灾害预警和科学研究的数据基础。
本方案旨在通过构建高精度环境温度监测系统,实现对气象辅助参数a01001(环境温度)的实时连续监测。系统适用于农业气象、城市环境、生态监测等领域,保障环境质量评估、灾害预警和科学研究的数据基础。

监测目标
实现对大气环境温度(a01001)的全天候、高频率、自动化监测,获取温度变化趋势,为气象评估、环境管理、灾害防控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实现对大气环境温度(a01001)的全天候、高频率、自动化监测,获取温度变化趋势,为气象评估、环境管理、灾害防控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需求分析
在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管理和城市气候研究中,环境温度作为基础参数,对空气质量评估、植物生长调控、能源调度、灾害预警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部署高稳定性、自动化、可远程管理的温度监测系统。
监测方法
采用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结合数据采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实施定点定时自动采样;可布设在不同海拔、高度、方位以获取温度分布数据;辅以数据平台实现可视化与分析功能。
采用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结合数据采集器与无线传输模块,实施定点定时自动采样;可布设在不同海拔、高度、方位以获取温度分布数据;辅以数据平台实现可视化与分析功能。
应用原理
基于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探头对环境空气的热响应原理,实时采集空气温度变化,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由数据采集器记录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处理。
基于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探头对环境空气的热响应原理,实时采集空气温度变化,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化为数字信号,由数据采集器记录并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处理。
功能特点
-
高精度实时监测
-
全天候运行,适应多种环境
-
模块化设计,安装维护便捷
-
支持4G/NB-IoT/LoRa远程传输
-
平台支持曲线查看、数据导出、超限报警
-
支持太阳能或市电供电
硬件清单
-
高精度环境温度传感器
-
多通道数据采集器
-
无线通信模块(4G/NB-IoT/LoRa可选)
-
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市电适配器)
-
防护箱体(防水、防尘、防雷)
-
安装支架及固定组件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温度传感器量程:-50℃~+80℃
-
温度精度:±0.2℃(0~50℃)
-
分辨率:0.01℃
-
响应时间:≤3秒
-
通信频率:10分钟(可设定)
-
供电电压:12V/5V DC
方案实现
选择代表性监测区域,设定监测点位;安装传感器并校准;设置数据采集与上传间隔;部署平台进行远程管理与监测;定期校验数据准确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选择代表性监测区域,设定监测点位;安装传感器并校准;设置数据采集与上传间隔;部署平台进行远程管理与监测;定期校验数据准确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数据分析
采集数据上传至平台后,支持温度时间序列分析、日/周/月变化趋势统计、极值波动分析及异常识别;可与其他气象因子(湿度、风速等)联合分析气候变化动态。
采集数据上传至平台后,支持温度时间序列分析、日/周/月变化趋势统计、极值波动分析及异常识别;可与其他气象因子(湿度、风速等)联合分析气候变化动态。
预警决策
系统支持自定义温度阈值报警,如连续高温/低温预警、突变报警等;当异常数据出现时,通过短信、邮件或平台推送预警信息,辅助环境管理决策与应急响应。
系统支持自定义温度阈值报警,如连续高温/低温预警、突变报警等;当异常数据出现时,通过短信、邮件或平台推送预警信息,辅助环境管理决策与应急响应。
方案优点
-
精度高、响应快、运行稳定
-
可远程查看和维护,降低人力成本
-
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与升级
-
适应极端气候环境,数据连续性强
-
可融合多参数气象监测系统
应用领域
-
农业气象监测与精细化种植指导
-
城市微气候与热岛效应研究
-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
工业园区及环境评价项目
-
高原、极地、荒漠气象科研
效益分析
-
为农业精准气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
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精度与时效性
-
降低人为干预,减少运行维护成本
-
有助于灾害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
推动智慧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
国标规范
-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HJ 933-2017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
GB/T 28827.1-2012 大气环境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
HJ 933-2017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
中国气象局《气象观测规范》
-
《环境监测技术》中国环境出版社
-
《大气环境监测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案例分享
在甘肃某旱作农业试验区布设本系统,对冬小麦种植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精细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霜冻风险的提前预警,指导农户开展防霜管理,提高了小麦成活率和产量,受到了农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农民的高度评价。
在甘肃某旱作农业试验区布设本系统,对冬小麦种植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精细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霜冻风险的提前预警,指导农户开展防霜管理,提高了小麦成活率和产量,受到了农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农民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