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LA因子噪声等效声级监测
时间:2025-05-12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需求,围绕“LA因子”(A计权等效连续声级,Leq)构建一套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系统支持全天候、无人值守的实时监测,并依据环保扩展协议上传LA(等效声级)数据,实现城市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等多场景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管理。
本方案针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需求,围绕“LA因子”(A计权等效连续声级,Leq)构建一套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噪声在线监测系统。系统支持全天候、无人值守的实时监测,并依据环保扩展协议上传LA(等效声级)数据,实现城市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等多场景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管理。

监测目标
实现对重点区域(如交通干线、工业区、城市功能区、施工工地等)环境噪声的A计权等效声级(Leq, LA)持续在线监测,掌握噪声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为噪声管理与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实现对重点区域(如交通干线、工业区、城市功能区、施工工地等)环境噪声的A计权等效声级(Leq, LA)持续在线监测,掌握噪声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为噪声管理与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需求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噪声成为群众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环保部门需布设标准化噪声监测点,实现对LA因子的小时、昼夜、日均值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远程上传,以满足噪声功能区达标评估、违法噪声源排查等实际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噪声成为群众投诉的主要问题之一。环保部门需布设标准化噪声监测点,实现对LA因子的小时、昼夜、日均值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远程上传,以满足噪声功能区达标评估、违法噪声源排查等实际需要。
监测方法
使用符合《GB 3096》和《GB/T 3785》标准的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对目标区域连续采集A计权瞬时声级数据,并实时计算等效声级LA(Leq),将LA因子数据定时通过4G/以太网上传至环保平台。
使用符合《GB 3096》和《GB/T 3785》标准的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对目标区域连续采集A计权瞬时声级数据,并实时计算等效声级LA(Leq),将LA因子数据定时通过4G/以太网上传至环保平台。
应用原理
-
声传感器采集环境声压信号;
-
经A计权滤波,模拟人耳敏感度特性;
-
实时积分并计算某一周期内等效连续声级Leq(即LA因子);
-
数据打包编码为LA因子,依据环保扩展协议格式上传。
功能特点
-
支持LA(Leq)实时计算与上传,符合环保协议因子定义
-
全天候监测,适应各种气候与噪声源环境
-
内置GPS与时钟同步,支持多点布设统一管理
-
具备远程诊断、自动标定、数据补传、断点续传等功能
-
支持噪声+视频联动、天气参数扩展(风速、风向、温湿度)
硬件清单
-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含高精度麦克风)
-
数据采集器(带协议编码上传模块)
-
通信模块(4G/NB-IoT)
-
防护型声学罩与防风罩
-
电源系统(市电/太阳能)
-
安装支架/立杆系统
-
可选:微气象传感器、噪声摄像抓拍模块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测量范围:30~130 dB(A)
-
频率响应范围:20 Hz ~ 20 kHz
-
频率计权:A计权
-
时间计权:F(快)/S(慢)/I(脉冲)
-
等效声级测量精度:±1.0 dB
-
分辨率:0.1 dB
-
防护等级:IP54~IP66(根据配置)
-
通信协议:HJ/T 212-2017或环保扩展协议,支持LA因子上传
方案实现
将噪声监测设备安装在符合规范的位置(远离墙体、距地面高于1.2m),部署后自动采集声级数据,周期性计算并上传LA值。设备通过平台自动生成昼间/夜间均值、超标统计与趋势图,并可对异常点位远程诊断。
将噪声监测设备安装在符合规范的位置(远离墙体、距地面高于1.2m),部署后自动采集声级数据,周期性计算并上传LA值。设备通过平台自动生成昼间/夜间均值、超标统计与趋势图,并可对异常点位远程诊断。
数据分析
系统可对LA数据进行分钟、小时、昼夜、日、周、月等多时间尺度统计,生成时段变化曲线、超标次数柱状图、热力图等。支持导出噪声日报、周报、月报及噪声功能区达标评估报告。
系统可对LA数据进行分钟、小时、昼夜、日、周、月等多时间尺度统计,生成时段变化曲线、超标次数柱状图、热力图等。支持导出噪声日报、周报、月报及噪声功能区达标评估报告。
预警决策
支持设定LA预警阈值(如昼间>70 dB、夜间>55 dB),系统触发声光报警、短信/微信推送,并自动记录异常时段音频及图片证据,辅助监管人员快速定位噪声源并依法处置。
支持设定LA预警阈值(如昼间>70 dB、夜间>55 dB),系统触发声光报警、短信/微信推送,并自动记录异常时段音频及图片证据,辅助监管人员快速定位噪声源并依法处置。
方案优点
-
支持LA因子协议上传,适配环保监管系统
-
高精度、高可靠性,适用于多种噪声源
-
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部署至城市各类环境功能区
-
系统支持智能预警与事件溯源,提升管理效率
-
支持视频+声级联动抓拍,实现自动执法取证
应用领域
-
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
-
工业园区环境噪声监管
-
交通干线、轨道沿线噪声监控
-
施工工地噪声管理与执法
-
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噪声防控
-
居民区环保投诉事件核查
效益分析
该方案可有效实现城市噪声的精细化管理,减少投诉纠纷,提升环保执法效率。支持长期趋势分析,为城市规划、道路改造、绿色建筑布局等提供量化支撑,助力城市宜居指数提升。
该方案可有效实现城市噪声的精细化管理,减少投诉纠纷,提升环保执法效率。支持长期趋势分析,为城市规划、道路改造、绿色建筑布局等提供量化支撑,助力城市宜居指数提升。
国标规范
-
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T 3785-2010《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
-
GB 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T 3241-2010《声学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
HJ 907-201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噪声监测技术指南》
-
王志国等.《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管理实践》
-
国家生态环境部.《噪声污染防治年度报告(2023)》
案例分享
深圳某区在主干道两侧、学校周边和居民集中区布设智能噪声监测终端,通过LA因子(Leq)数据上传至环保平台。系统联动视频监控,对高噪声车辆抓拍并自动记录,显著降低居民投诉数量,区域昼夜噪声平均值下降3~5 dB(A),被纳入“智慧环保”优秀案例推广。
深圳某区在主干道两侧、学校周边和居民集中区布设智能噪声监测终端,通过LA因子(Leq)数据上传至环保平台。系统联动视频监控,对高噪声车辆抓拍并自动记录,显著降低居民投诉数量,区域昼夜噪声平均值下降3~5 dB(A),被纳入“智慧环保”优秀案例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