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协议土壤与固体废弃物在线监测
时间:2025-07-01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基于《HJ 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数据传输标准》,采用多参数土壤与固废环境因子监测设备,结合4G或有线通信网络,实现对土壤环境质量、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污染潜势、渗滤液扩散等情况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可接入各级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管、风险预警、污染防控等功能,助力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和固废规范化管理。
本方案基于《HJ 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数据传输标准》,采用多参数土壤与固废环境因子监测设备,结合4G或有线通信网络,实现对土壤环境质量、固体废弃物堆放场污染潜势、渗滤液扩散等情况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可接入各级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管、风险预警、污染防控等功能,助力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和固废规范化管理。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土壤或堆体中的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浓度、pH、电导率、温湿度等参数
-
实时感知固废堆体渗滤液产出风险、表面温度、异常气体逸散等环境行为
-
按照HJ 212协议要求向环保部门平台定时上报监测数据,实现合规监管对接
-
提供现场可视化管理与远程异常告警功能,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监测
-
支持数据回溯、污染趋势分析与溯源管理,形成全过程监管闭环
需求分析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污染地块修复、工矿企业搬迁场地评估、危险废物堆放监管等领域对土壤与固废环境风险信息的实时获取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人工取样检测已难以满足实时、动态监控的需求,因此亟需部署支持212协议、自动采集、稳定传输的土壤与固废监测系统,为政府平台提供在线数据支撑。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污染地块修复、工矿企业搬迁场地评估、危险废物堆放监管等领域对土壤与固废环境风险信息的实时获取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人工取样检测已难以满足实时、动态监控的需求,因此亟需部署支持212协议、自动采集、稳定传输的土壤与固废监测系统,为政府平台提供在线数据支撑。
监测方法
系统采用多种传感技术(电化学、XRF荧光法、光谱分析、电极法等)对土壤或固体废物进行连续监测。采集终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按HJ 212协议格式打包,通过4G/以太网通信实时上传环保数据平台,支持心跳包、命令响应、历史数据补传等协议要求。
系统采用多种传感技术(电化学、XRF荧光法、光谱分析、电极法等)对土壤或固体废物进行连续监测。采集终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按HJ 212协议格式打包,通过4G/以太网通信实时上传环保数据平台,支持心跳包、命令响应、历史数据补传等协议要求。
应用原理
-
重金属含量监测:基于便携式X射线荧光或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铅、镉、铬、汞、砷等浓度
-
土壤pH、电导率:采用复合电极实时检测土壤酸碱性与盐分变化
-
固废堆体温度与气体扩散:布设温湿度探头与气体传感器感知异常反应,如热解、厌氧发酵等
-
渗滤液感知:通过地下水位、水质探头检测渗滤液污染风险
-
数据采集控制主机按212协议封装数据,上传至环保局监管平台
功能特点
-
满足HJ 212-2017数据格式、通信结构、上传频率等合规要求
-
支持土壤/固废多参数组合监测,适用于多场景部署
-
具备数据缓存与掉线续传功能,保障数据完整
-
可选太阳能供电与蓄电系统,适用于野外无人环境
-
远程配置、升级、诊断功能,便于集中化运维
-
可接入LED屏本地显示或视频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
硬件清单
-
土壤重金属在线监测单元(可监测Pb、Cd、As、Cr、Hg等)
-
土壤pH、电导率、温湿度传感器
-
固废堆体气体传感器(H₂S、NH₃、CH₄、VOCs)
-
表面/深层温度监测探头
-
渗滤液水位/水质检测组件(可选)
-
数据采集主机(支持HJ 212协议)
-
通信模块(4G、RJ45、光纤任选)
-
室外防护箱、安装支架、供电系统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土壤pH:0~14,精度±0.1
-
电导率:0~20 mS/cm,精度±2%F.S
-
重金属(铅、镉、砷、汞等):ppb~ppm级,依据探测原理不同有所差异
-
温度:-40~+85℃,精度±0.3℃
-
湿度:0~100%RH,精度±3%RH
-
气体浓度:依据气体种类,典型精度±3%F.S
-
通信协议:HJ 212-2017
-
防护等级:IP65及以上
-
供电方式:DC12V/太阳能+电池组/市电
方案实现
-
在目标区域布设土壤与堆体监测节点,选择典型断面
-
安装传感器、数据主机与通信模块,配置HJ 212参数(站号、平台IP、上传频率等)
-
启动系统,设备开始采集与上传数据,平台同步接收
-
实现数据图形化查看、异常预警、日志记录、远程维护等功能
数据分析
-
土壤参数趋势变化分析:识别污染物迁移趋势、酸化/盐化趋势
-
固废堆体热异常与逸气行为分析:判断堆体是否存在燃烧、发酵风险
-
多参数关联分析:结合气象数据、降雨量等外因推断污染扩散机理
-
报表导出与分析报告生成:支持环保执法、污染评估、整改追踪等工作
预警决策
-
系统支持多阈值配置,超限即触发预警上报
-
可联动现场警示设备或平台告警模块(短信、邮件、声光)
-
支持报警事件记录与报警溯源分析
-
可导出报警清单,形成环保台账
方案优点
-
满足环保联网监管合规要求,原生支持HJ212协议
-
实现土壤/固废污染源动态感知,替代传统滞后检测模式
-
结构模块化、参数可拓展,适应不同地质/堆体环境
-
可长期稳定运行于野外恶劣环境,降低运维成本
-
系统智能化程度高,支持远程集中管理与智能预判
应用领域
-
固体废弃物堆场与危险废物暂存区
-
矿区土壤重金属监测与生态修复区
-
工业厂址搬迁场地评估与污染追踪
-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扩散风险监测
-
农用地环境质量监测与分类管控
效益分析
通过部署本系统可大幅提升对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的环保监管效率,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实现从“事后检测”向“事前预警”转变。对企业而言,可降低环保风险成本;对监管部门而言,可提升环境风险识别能力和执法效力,实现土壤与固废环境的可视化、智能化、精准化治理。
通过部署本系统可大幅提升对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的环保监管效率,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实现从“事后检测”向“事前预警”转变。对企业而言,可降低环保风险成本;对监管部门而言,可提升环境风险识别能力和执法效力,实现土壤与固废环境的可视化、智能化、精准化治理。
国标规范
-
HJ 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数据传输标准》
-
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
GB 5085系列《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HJ/T 91-2002《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规范》
-
HJ 803-2016《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