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雪崩微震监测台阵在线监测
    时间:2025-07-10 涉川
    一、方案介绍
    雪崩微震监测台阵在线监测方案是一套针对雪崩发生前、中、后阶段地表微震信号进行自动监测、智能分析和预警的综合系统。通过在雪崩易发区域布设多点微震传感器,构建微震台阵,实时感知积雪滑移、裂隙扩展、滑塌起始等过程中的微震信号,并采用4G/5G无线传输,实现雪崩前兆的及时捕捉和预警发布。该方案提升山区雪崩灾害的主动监测和预警能力,保障山区居民、道路、工程、旅游等安全。
    二、监测目标
    1. 实时监测雪层内部的微震活动,识别雪崩前兆。
    2. 捕获雪层滑移、塌陷、裂隙扩展等过程的地震信号特征。
    3. 记录雪崩发生全过程的微震波形,进行灾害事后分析。
    4. 通过多点台阵数据分析,实现雪崩位置、规模和趋势评估。
    5. 为防灾减灾、道路封闭、人员疏散提供科学依据。
    三、需求分析
    山区雪崩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传统的雪深、气象等监测手段对雪崩前兆感知不足,急需基于微震信号的主动式监测方式。尤其在偏远山区、无人区,需要部署全天候、无人值守、自动报警的监测台阵。
    四、监测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微震传感器(短周期地震计或高频振动传感器),在潜在雪崩区域及下游保护区布设若干传感器点,构建台阵布局。通过同步采集多点微震信号,结合波形分析、谱分析、定位算法,判别雪崩前裂隙扩展、滑移启动等典型微震事件。
    五、应用原理
    雪崩过程中雪体内部产生微小断裂、摩擦、滑移等现象,伴随高频微震波释放。微震传感器捕获这些信号,通过时序分析、幅值谱分析、事件定位算法,识别雪崩前、中、后阶段的不同微震特征,实现精准预警和雪崩过程回放。
    六、功能特点
    1. 高灵敏度微震信号采集,动态感知雪体内部变化;
    2. 多点台阵布局,提升事件定位精度;
    3. 远程4G/5G/NB-IoT无线传输,适应偏远雪区;
    4. 云端自动分析,实时预警发布;
    5. 支持本地边缘计算,断网情况下本地报警;
    6. 模块化系统,便于快速部署、拆卸和扩展。
    七、硬件清单
    包括微震传感器、采集主机、时间同步模块、远程通讯模块(4G/5G)、太阳能供电系统、边缘计算设备、防护箱体、云端数据管理平台、预警发布系统等。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微震频率范围:0.5 Hz ~ 500 Hz;
    • 灵敏度:≥ 2000 V/m/s;
    • 动态范围:≥ 120 dB;
    • 采样率:200~1000Hz可调;
    • 定位精度:≤ 10米(台阵联合定位);
    • 工作温度:-40℃~+60℃;
    • 防护等级:IP67;
    • 通讯方式:RS485、4G、5G、北斗时间同步。
    九、方案实现
    1. 现场部署:在雪崩危险区布设多点微震传感器,科学布局台阵;
    2. 数据采集:各节点同步采集微震数据;
    3. 数据传输:通过4G/5G无线网络实时传输至云端;
    4. 智能分析:云端自动识别异常微震事件,判断雪崩前兆;
    5. 预警联动:达到阈值,自动触发声光报警、短信通知、平台推送等;
    6. 后期维护:远程监控设备状态,故障自检。
    十、数据分析
    • 监测雪层内部裂隙活动的频率、强度变化趋势;
    • 通过波形分析区分雪崩前兆微震与背景噪声;
    • 多点波速反演,实现雪崩起始位置的三维定位;
    • 结合雪温、含水率等参数,构建雪崩风险动态模型。
    十一、预警决策
    • 按不同风险等级设定微震阈值,分级预警;
    • 按区域、雪层深度等多维参数动态调整预警模型;
    • 实现雪崩前30秒至10分钟的短时预警,争取疏散时间;
    • 支持人工干预、远程确认、应急广播联动。
    十二、方案优点
    • 灵敏感知雪体微观变化,雪崩前兆监测精准;
    • 台阵布局定位准确,提升雪崩起点和规模识别能力;
    • 全天候无人值守,适应极寒、高原等恶劣环境;
    • 可快速扩展为地震、滑坡等多灾种监测系统;
    • 降低人工巡查频次和人员风险。
    十三、应用领域
    • 高原雪崩高发山区;
    • 滑雪场、雪山营地安全管理;
    • 公路铁路沿线高山雪区;
    • 高山水库、大坝保护区;
    • 科考站、边防哨所、林区、牧区。
    十四、效益分析
    显著提升雪区雪崩灾害的主动感知和预警水平,降低交通、旅游、居民区等区域雪崩突发风险,提升山区气象、地灾、水利等部门的雪灾防控能力,为智慧防灾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十五、国标规范
    • GB/T 20906《地震监测仪器通用技术规范》;
    • GB/T 33609《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规范》;
    • QX/T 38《雪灾监测与预警规范》;
    • 行业地震、地质灾害相关标准。
    十六、参考文献
    • 雪崩微震监测方法研究;
    • 国内外雪灾微震监测案例;
    • 雪区地震预警与雪崩防控系统应用成果。
    十七、案例分享
    方案已在阿尔泰山区、祁连山、川西高原等雪崩高发区域试点部署,成功识别多次雪层滑移微震事件,实现雪崩前的主动预警,显著提升雪区道路通行、野外活动、边境防护等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