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噪声一级声级和振动基准乘坐舒适度在线监
时间:2025-07-21
未知
一、方案介绍
本方案围绕乘用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声环境与振动环境进行综合监测与舒适度评估,构建一套面向整车一级声级、结构振动、座舱感知舒适性等多维指标的在线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系统融合了声学测量、振动检测、人体感知模型与评价标准,结合智能数据采集与远程平台评估,最终实现对车辆运行中乘坐舒适度的定量化、可视化、标准化评估,助力整车开发优化与质量控制。
本方案围绕乘用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声环境与振动环境进行综合监测与舒适度评估,构建一套面向整车一级声级、结构振动、座舱感知舒适性等多维指标的在线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系统融合了声学测量、振动检测、人体感知模型与评价标准,结合智能数据采集与远程平台评估,最终实现对车辆运行中乘坐舒适度的定量化、可视化、标准化评估,助力整车开发优化与质量控制。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车内噪声强度、频谱与声压级变化,获取一级声级数据;
-
同步监测座椅、车身结构、踏板、方向盘等部位振动响应;
-
依据国家及国际标准对车内声振环境进行舒适度等级评估;
-
构建声-振综合乘坐舒适度模型,输出NVH评价结果;
-
支持多工况对比分析,用于优化整车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
三、需求分析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舒适性的关注提升,噪声与振动(NVH)成为汽车评价的重要维度。传统试验方式依赖静态环境与试验场,难以反映动态驾驶条件下的真实感受。需构建一套可在多工况(如怠速、加速、匀速、高速行驶)下持续监测的在线系统,涵盖声压、频谱、振动强度、方向性指标,并可对照《一级声级》和《振动基准》等标准进行舒适度量化评估。
随着消费者对车辆舒适性的关注提升,噪声与振动(NVH)成为汽车评价的重要维度。传统试验方式依赖静态环境与试验场,难以反映动态驾驶条件下的真实感受。需构建一套可在多工况(如怠速、加速、匀速、高速行驶)下持续监测的在线系统,涵盖声压、频谱、振动强度、方向性指标,并可对照《一级声级》和《振动基准》等标准进行舒适度量化评估。
四、监测方法
采用高精度车载声级计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驾驶舱耳位、高级别舒适敏感点(如座椅底部、靠背、方向盘、脚踏板等),获取车内各点的声压级与结构振动信号,利用FFT与1/3倍频程分析方法,提取主频段与峰值信息。系统融合等效声压(Leq)、声品质(loudness, sharpness)与振动等效值(VEQ),评估乘坐体验等级。
采用高精度车载声级计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驾驶舱耳位、高级别舒适敏感点(如座椅底部、靠背、方向盘、脚踏板等),获取车内各点的声压级与结构振动信号,利用FFT与1/3倍频程分析方法,提取主频段与峰值信息。系统融合等效声压(Leq)、声品质(loudness, sharpness)与振动等效值(VEQ),评估乘坐体验等级。
五、应用原理
系统依据《GB/T 18697 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 4970 振动舒适性评定方法》与国际ISO 2631(人体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采用以下原理构建评估模型:
系统依据《GB/T 18697 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T 4970 振动舒适性评定方法》与国际ISO 2631(人体振动舒适度评价)标准,采用以下原理构建评估模型:
-
通过声级计采集耳位A计权声压级(dBA),与一级声级标准曲线进行对比;
-
振动评价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加速度时域信号,转化为振速与位移,计算加权加速度值(awx、awy、awz);
-
乘坐舒适度等级以声级与振动综合模型(Weighted Sound-Vibration Index, WSVI)进行分级输出。
六、功能特点
-
车载实时声振联合采集,满足移动场景测试需求;
-
支持一级声级、Leq、Lmax、声品质指标(响度、尖锐度等)实时计算;
-
支持三向振动加速度、振速与加权有效值输出;
-
支持多工况切换与对比分析;
-
平台可视化呈现声级曲线、振动频谱、舒适等级图表;
-
数据可远程实时上传、存储与导出,便于NVH优化与审计追踪;
-
可扩展车速、发动机转速、油门位置等多参数辅助分析。
七、硬件清单
-
高精度数字式声级计(满足IEC 61672 Class 1标准);
-
三轴座椅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
-
嵌入式处理主机(具备GPS定位、4G传输与本地存储);
-
电源模块与稳压系统;
-
安装夹具、阻尼垫、数据传输线缆等辅助设备。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声级测量范围:30~130 dBA;
-
声级分辨率:0.1 dB;频率范围:20 Hz~20 kHz;
-
振动加速度量程:±20 m/s²;
-
频率响应范围:0.5 Hz~100 Hz;
-
振动测量精度:±0.5% F.S.;
-
数据采样率:≥1 kHz;
-
存储容量:≥32 GB,支持长时间连续采集;
-
通信方式:4G/Wi-Fi/U盘导出。
九、方案实现
-
在试验车辆中布设传感器,选定监测点位(耳位、座椅、方向盘等);
-
系统启动后实时采集声压与加速度信号,处理主机完成实时解算;
-
平台同步接收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输出Leq、VC等级、aw值、声品质指标等;
-
按不同工况(如高速、怠速、加速)自动标注时间段,便于数据比对;
-
根据设定的舒适度等级标准输出评估报告。
十、数据分析
平台支持多维度分析模式:
平台支持多维度分析模式:
-
声级分析:输出时间曲线、1/3倍频程声谱图、瞬时峰值等;
-
振动分析:输出加速度时域图、频率谱图、加权振动总值;
-
综合评估:融合声级与振动,依据ISO舒适曲线输出等级(如“良好”、“可接受”、“不适”);
-
工况比对:不同速度/载荷下NVH数据对比,为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十一、预警决策
系统可设定各级舒适度评价阈值,例如Leq超过70 dBA,或awx超过1.0 m/s²时触发提醒,生成事件标记,便于后期追溯。支持超限报警推送至远程服务器,并生成带时间戳与位置信息的异常报告。
系统可设定各级舒适度评价阈值,例如Leq超过70 dBA,或awx超过1.0 m/s²时触发提醒,生成事件标记,便于后期追溯。支持超限报警推送至远程服务器,并生成带时间戳与位置信息的异常报告。
十二、方案优点
-
满足ISO/GB标准的声振同步采集系统,数据精度高;
-
支持动态路况测试,反映真实驾驶体验;
-
提供声品质与人体舒适度指标,评价更全面;
-
系统便携易部署,适用于整车测试与NVH试验;
-
可广泛应用于车型对标测试、噪声投诉复现分析与技术改进评估。
十三、应用领域
-
汽车整车厂NVH性能测试与车型比对;
-
新能源车声振特性与舒适性验证;
-
客户投诉后声振复现与质保分析;
-
自动驾驶车辆环境舒适度研究;
-
科研院所进行声振评价模型验证与数据库构建。
十四、效益分析
系统部署后可有效提升整车NVH性能测试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通过量化舒适度结果,为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同时也降低人为主观评价的不确定性,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其结果可广泛用于车厂宣传、媒体评测、技术认证等环节,具有显著经济与品牌价值。
系统部署后可有效提升整车NVH性能测试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通过量化舒适度结果,为产品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同时也降低人为主观评价的不确定性,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其结果可广泛用于车厂宣传、媒体评测、技术认证等环节,具有显著经济与品牌价值。
十五、国标规范
-
GB/T 18697-2002《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
GB/T 4970-2009《振动对人体影响的测量与评价》
-
ISO 2631《人体对整体振动的响应评估》
-
IEC 61672《电声学 声级计》
-
SAE J1050《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标准》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道路交通噪声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
十六、参考文献
-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胡志强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
《NVH测试与分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O/SAE NVH Testing Guide 2022;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车低速噪声评价标准研究报告》。
十七、案例分享
-
某合资品牌在中高级轿车开发阶段引入本系统,实测发现某挡位加速时座椅底部垂直振动值超过人体舒适阈值,后通过更换减震器并优化传动系统布局有效降噪;
-
某新能源车企采用本系统完成5款车型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工况下NVH性能评价,系统输出报告被用于市场推广与媒体对标宣传中;
-
某高校汽车研究所基于本平台开发智能驾驶NVH舒适度自评算法,用于模拟乘客在不同场景下的舒适等级自动识别。
上一篇:轨道振动等级VC在线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