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倾角在线监测防止设备倾覆
时间:2025-07-22
涉川
一、方案介绍
本方案专为起重机作业姿态安全设计,利用高精度倾角监测系统,对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位进行多轴角度实时监测,动态识别异常倾斜趋势,预防结构倾覆与安全事故的发生。系统支持远程在线监管、异常报警推送、历史数据追溯等功能,构建起重作业“可视化、安全化、智能化”管理新体系。
本方案专为起重机作业姿态安全设计,利用高精度倾角监测系统,对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位进行多轴角度实时监测,动态识别异常倾斜趋势,预防结构倾覆与安全事故的发生。系统支持远程在线监管、异常报警推送、历史数据追溯等功能,构建起重作业“可视化、安全化、智能化”管理新体系。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起重机主要结构(底座、塔身、臂架等)的三轴倾角变化;
-
判断起重机是否处于安全姿态,及时识别倾覆趋势;
-
预警突发危险倾角事件,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
-
远程监管多台设备姿态状态,提升管理效率与标准化水平;
-
提供运行数据记录与施工安全合规分析依据。
三、需求分析
起重设备在高负载、强风、软地基、斜坡等条件下作业时,极易发生姿态异常,若无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设备倾覆或结构破坏。传统人工目测存在滞后、误判等问题,急需部署全天候、自动化、数据化的在线监测手段,确保起重机在动态作业中的倾角安全可控。
起重设备在高负载、强风、软地基、斜坡等条件下作业时,极易发生姿态异常,若无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设备倾覆或结构破坏。传统人工目测存在滞后、误判等问题,急需部署全天候、自动化、数据化的在线监测手段,确保起重机在动态作业中的倾角安全可控。
四、监测方法
在起重机的底座、塔身、臂架端等关键结构节点布设高精度姿态倾角传感器,实时采集横滚角、俯仰角和旋转角数据,结合重载信号与风速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云端平台,由系统自动识别异常姿态并推送预警信息至管理终端。
在起重机的底座、塔身、臂架端等关键结构节点布设高精度姿态倾角传感器,实时采集横滚角、俯仰角和旋转角数据,结合重载信号与风速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云端平台,由系统自动识别异常姿态并推送预警信息至管理终端。
五、应用原理
传感系统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原理,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联合测量起重结构的三轴角度变化,结合软件解算模型获取稳定、高精度的姿态数据。系统融合多源感知数据(倾角、风速、载荷等),与设定安全阈值对比实现自动预警。
传感系统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原理,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联合测量起重结构的三轴角度变化,结合软件解算模型获取稳定、高精度的姿态数据。系统融合多源感知数据(倾角、风速、载荷等),与设定安全阈值对比实现自动预警。
六、功能特点
-
实时动态倾角显示,三轴数据同步可视化;
-
支持单设备多点位分布式监测,识别局部异常变形;
-
异常姿态自动报警,支持微信、短信、声光等多种告警方式;
-
历史姿态趋势回溯分析,便于施工安全责任追溯;
-
可接入项目管理平台,实现设备远程监控与统一监管;
-
具有断电自动保存、断网补传等保障机制,确保数据连续性;
-
支持按项目、设备编号分组管理与权限分配。
七、硬件清单
系统组成包括:
三轴倾角传感器(安装于底盘、臂架、塔身)
数据采集终端(含存储与边缘处理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支持4G、NB-IoT、LoRa可选)
GPS定位模块(可选)
太阳能供电模块或外部供电适配装置
设备绑定识别标识系统(二维码或NFC)
系统组成包括:
三轴倾角传感器(安装于底盘、臂架、塔身)
数据采集终端(含存储与边缘处理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支持4G、NB-IoT、LoRa可选)
GPS定位模块(可选)
太阳能供电模块或外部供电适配装置
设备绑定识别标识系统(二维码或NFC)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倾角量程:±90°三轴
静态测量精度:±0.1°
动态响应精度:±0.3°
刷新频率:1~100次/秒可调
供电电压:DC 5V~24V
工作温度范围:-40℃~85℃
通信协议:MQTT、Modbus RTU、HTTP、HJ212兼容
防护等级:IP67以上,抗冲击、防油、防尘设计
倾角量程:±90°三轴
静态测量精度:±0.1°
动态响应精度:±0.3°
刷新频率:1~100次/秒可调
供电电压:DC 5V~24V
工作温度范围:-40℃~85℃
通信协议:MQTT、Modbus RTU、HTTP、HJ212兼容
防护等级:IP67以上,抗冲击、防油、防尘设计
九、方案实现
在起重机各关键监测点位布设传感器,通过预埋或磁吸结构实现安装,配合太阳能或有线供电。传感器启动后自动采集姿态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数据平台。平台根据设定倾角安全阈值,自动识别过限风险并触发告警。同时,系统可将数据共享至安全监管平台、BIM系统或调度中心,实现多系统协同监管。
在起重机各关键监测点位布设传感器,通过预埋或磁吸结构实现安装,配合太阳能或有线供电。传感器启动后自动采集姿态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数据平台。平台根据设定倾角安全阈值,自动识别过限风险并触发告警。同时,系统可将数据共享至安全监管平台、BIM系统或调度中心,实现多系统协同监管。
十、数据分析
-
倾角波动趋势图与姿态变化轨迹;
-
超限姿态频次统计与时间段分析;
-
起重机运行稳定性评估模型构建;
-
作业环境因素(风速、负载)与倾角关联分析;
-
日、周、月报表导出支持PDF/EXCEL格式;
-
特定高风险动作识别与事件记录(如瞬时倾斜或急停)
十一、预警决策
平台支持多级安全阈值设置(如正常、预警、严重告警),结合不同施工工况动态调整安全标准。一旦设备出现姿态突变、长时间偏离安全范围、操作异常等情形,系统将自动进行分级预警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与远程调度中心,同时可联动设备限位、刹车或停机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风险。
平台支持多级安全阈值设置(如正常、预警、严重告警),结合不同施工工况动态调整安全标准。一旦设备出现姿态突变、长时间偏离安全范围、操作异常等情形,系统将自动进行分级预警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与远程调度中心,同时可联动设备限位、刹车或停机机制,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风险。
十二、方案优点
-
全面提升起重设备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可控性;
-
实时在线、自动判断、快速响应,规避倾覆事故风险;
-
数据可视化监管与操作合规性管理有据可查;
-
结构模块化设计,适应不同类型起重设备;
-
可接入智慧工地系统,助力施工数字化转型;
-
降低因设备姿态不良引发的维修、停工等隐性成本。
十三、应用领域
-
高层建筑塔吊姿态监测
-
桥梁施工履带吊稳定性监管
-
港口门吊倾角风险识别
-
基坑边坡汽车吊作业姿态实时监控
-
起重作业规范监管与事故追责辅助分析
十四、效益分析
通过部署该监测系统,可有效防止起重设备因操作不当或环境突变而造成的倾覆事故,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与设备运维效率,减少事故损失与人员伤亡,实现“防患于未倾”的目标,推动建筑施工、港口作业等领域迈入智能化、安全化新阶段。
通过部署该监测系统,可有效防止起重设备因操作不当或环境突变而造成的倾覆事故,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与设备运维效率,减少事故损失与人员伤亡,实现“防患于未倾”的目标,推动建筑施工、港口作业等领域迈入智能化、安全化新阶段。
十五、国标规范
GB 5144-200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JGJ 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测管理规程》
GB/T 50308-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26480-2011《工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GB 5144-200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JGJ 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监测管理规程》
GB/T 50308-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26480-2011《工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十六、参考文献
《塔式起重机倾角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施工设备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起重机械安全风险智能识别与防控机制研究》
《建筑施工现场设备态势感知系统开发与实践》
《塔式起重机倾角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施工设备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起重机械安全风险智能识别与防控机制研究》
《建筑施工现场设备态势感知系统开发与实践》
十七、案例分享
某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部署本系统于8台塔吊设备中。系统上线运行一个月内,成功预警3起设备倾斜超限事件,及时采取制动与调整措施,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将系统运行报告提交监管部门,获评安全生产示范标杆,项目整体安全风险指数显著下降。
某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部署本系统于8台塔吊设备中。系统上线运行一个月内,成功预警3起设备倾斜超限事件,及时采取制动与调整措施,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将系统运行报告提交监管部门,获评安全生产示范标杆,项目整体安全风险指数显著下降。
上一篇:施工设备姿态倾角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