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倾斜在线监测
时间:2025-07-24
涉川
一、方案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施工日益密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临近施工扰动、结构荷载变化等因素,建筑主体或支撑结构可能发生微小倾斜,若不加以监控,可能引发结构失稳、塔吊倾覆、模板变形等重大安全隐患。本方案基于高精度倾角传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构建一套“实时在线、自动预警、远程可视”的倾斜监测体系,全面保障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施工日益密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临近施工扰动、结构荷载变化等因素,建筑主体或支撑结构可能发生微小倾斜,若不加以监控,可能引发结构失稳、塔吊倾覆、模板变形等重大安全隐患。本方案基于高精度倾角传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构建一套“实时在线、自动预警、远程可视”的倾斜监测体系,全面保障高层建筑施工安全。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塔吊、施工平台、脚手架、模板支撑等关键部位的倾斜变化;
-
发现因施工扰动、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微小倾斜趋势并及时预警;
-
为施工安全管理、结构调整、质量验收提供量化支撑。
三、需求分析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面临复杂的外界扰动,传统人工观测难以实现连续、全天候、精细化数据采集,亟需部署智能传感网络,实现非接触式、低功耗、高精度、远程化倾斜监测,提升施工阶段结构安全的可控性和预见性。
高层建筑在施工期间面临复杂的外界扰动,传统人工观测难以实现连续、全天候、精细化数据采集,亟需部署智能传感网络,实现非接触式、低功耗、高精度、远程化倾斜监测,提升施工阶段结构安全的可控性和预见性。
四、监测方法
采用MEMS倾角传感器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关键节点,如核心筒、剪力墙、塔吊连接、临边防护等部位,结合4G/NB-IoT通信方式,周期性采集倾角信息,通过云平台集中分析倾斜趋势并判断安全风险等级。
采用MEMS倾角传感器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关键节点,如核心筒、剪力墙、塔吊连接、临边防护等部位,结合4G/NB-IoT通信方式,周期性采集倾角信息,通过云平台集中分析倾斜趋势并判断安全风险等级。
五、应用原理
基于地球重力加速度原理,传感器感知三维空间中的角度变化,系统实时采集X轴、Y轴的倾角信息,经内部数字滤波与温度补偿处理后,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发送至监测平台进行可视化处理与报警判断。
基于地球重力加速度原理,传感器感知三维空间中的角度变化,系统实时采集X轴、Y轴的倾角信息,经内部数字滤波与温度补偿处理后,通过数据采集终端发送至监测平台进行可视化处理与报警判断。
六、功能特点
-
倾角实时监测,分辨率≤0.01°,精度优于±0.1°;
-
采集频率5~60分钟可设,支持全天候自动运行;
-
多种通信方式(4G/NB-IoT/LoRa),确保稳定传输;
-
云平台支持图表曲线、历史数据比对、趋势建模;
-
支持微信/短信/App推送报警信息;
-
可拓展应变、沉降、位移、振动等多参数融合监测。
七、硬件清单
-
高精度三轴倾角传感器(分布式部署)
-
数据采集与通讯终端
-
安装支架及绝缘防震固定组件
-
电源系统(支持太阳能或市电供电)
-
远程数据监测与报警云平台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倾角量程:±90°
-
分辨率:≤0.01°
-
精度:±0.1°
-
通信距离:≤5km(LoRa)或广域(4G/NB-IoT)
-
工作温度:-40℃~+85℃
-
防护等级:IP66~IP68,适用于高空恶劣环境
九、方案实现
-
在高层建筑各关键结构部位布设倾角传感器,采用磁吸式或螺栓固定安装方式;
-
数据通过采集终端自动上传至平台;
-
云平台提供网页端和移动端界面,支持多工地、多项目集中管理;
-
设置倾角预警阈值,系统自动判断异常趋势并发出报警信号。
十、数据分析
-
倾角趋势实时曲线与变化速率分析;
-
与设计基准倾角进行偏移比对分析;
-
基于时序建模预测未来倾斜发展趋势;
-
跨传感器联动判断整体结构稳定性;
-
支持数据导出用于施工日志或验收报告。
十一、预警决策
采用分级预警机制(黄色预警、橙色报警、红色危警):
采用分级预警机制(黄色预警、橙色报警、红色危警):
-
达到预警阈值:推送提醒并记录;
-
达到报警阈值:发出短信/微信/App通知;
-
达到危警阈值:系统强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如停止施工、上报管理平台等)。
十二、方案优点
-
全自动实时在线监测,无需人工值守;
-
高精度低延迟,有效识别初始倾斜风险;
-
结构分区布设,覆盖关键部位,安全有保障;
-
云端平台统一监管,支持多项目集中调度;
-
模块化设计,方便施工后拆卸转移重复利用。
十三、应用领域
-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
-
高空塔吊与爬架支撑监测
-
深基坑支护与钢筋模板系统
-
临边脚手架系统的倾斜监控
-
高层幕墙施工过程变形监测
十四、效益分析
-
减少结构倾斜引发安全事故风险
-
降低人力巡检成本,提高施工安全等级
-
为项目质量验收与审查提供权威数据依据
-
支持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接口对接
-
满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
十五、国标规范
-
GB 5087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GB/T 50344-2019 《建筑结构监测技术标准》
-
JGJ 276-201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规程》
-
GB 50452-2008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HJ 212-201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标准》(若纳入环保数据监管)
十六、参考文献
-
《建筑施工监测技术与案例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工程安全监管平台接口文档及案例资料
十七、案例分享
-
某60层商业楼施工项目,在主楼核心筒及支撑结构布设20点倾角监测节点,实现连续120天数据记录与全周期报警推送;
-
某住宅高层建设项目,通过倾角与沉降联动监测成功提前发现施工不均沉降趋势,指导后期混凝土加固调整,避免结构偏移;
-
某智慧工地建设项目将本方案嵌入统一监管平台,供施工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三方协同监管。
上一篇:倾角倾斜结构安全隐患在线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