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边坡测斜位移在线监测
时间:2025-07-24
涉川
一、方案介绍
本方案面向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监测需求,建立一套以测斜位移为核心的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边坡内部布设测斜管与高精度测斜传感器,结合自动采集系统、无线通信模块和云端数据平台,实现对边坡内部滑动、位移、倾斜等形变指标的实时、连续、长期在线监测,提前识别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员安全与工程稳定。
本方案面向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监测需求,建立一套以测斜位移为核心的智能化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边坡内部布设测斜管与高精度测斜传感器,结合自动采集系统、无线通信模块和云端数据平台,实现对边坡内部滑动、位移、倾斜等形变指标的实时、连续、长期在线监测,提前识别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风险,保障人员安全与工程稳定。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边坡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
-
掌握边坡剪切滑动带位置、发展速度与稳定性;
-
监控斜坡区域受雨水、震动等影响后的动态响应;
-
实现边坡安全预警、决策支撑与科学治理依据。
三、需求分析
在边坡工程、道路护坡、矿山边坡、隧道边坡等应用场景中,传统巡查手段无法满足对深层位移连续、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需求,特别在降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更需依赖智能化手段进行快速响应。本方案旨在提供精准、稳定、可远程运维的测斜位移监控能力。
在边坡工程、道路护坡、矿山边坡、隧道边坡等应用场景中,传统巡查手段无法满足对深层位移连续、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需求,特别在降雨、地震等极端条件下更需依赖智能化手段进行快速响应。本方案旨在提供精准、稳定、可远程运维的测斜位移监控能力。
四、监测方法
采用多点分布式测斜传感器集成在柔性测斜链或测斜管中,垂直插入边坡内部钻孔。传感器测得各深度处倾斜角后,结合杆体几何关系计算出水平位移。所有数据由自动采集终端收集后经无线(4G、LoRa、NB-IoT)上传至平台,实现全天候在线监控。
采用多点分布式测斜传感器集成在柔性测斜链或测斜管中,垂直插入边坡内部钻孔。传感器测得各深度处倾斜角后,结合杆体几何关系计算出水平位移。所有数据由自动采集终端收集后经无线(4G、LoRa、NB-IoT)上传至平台,实现全天候在线监控。
五、应用原理
本系统基于惯性传感器原理,通过监测多个深度点位的倾斜变化量,进而累加计算整体位移变化,分析滑动带深度与位移速率。同时,可融合雨量、土壤水分、孔隙水压等数据协同建模,构建边坡变形机制预警模型。
本系统基于惯性传感器原理,通过监测多个深度点位的倾斜变化量,进而累加计算整体位移变化,分析滑动带深度与位移速率。同时,可融合雨量、土壤水分、孔隙水压等数据协同建模,构建边坡变形机制预警模型。
六、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边坡内部多点倾斜变化与水平位移;
-
高精度测量,抗干扰性强,适应复杂野外环境;
-
支持远程自动采集、远程配置、远程维护;
-
平台支持数据可视化、位移剖面展示与预警曲线分析;
-
可扩展接入降雨、地下水、裂缝、地表位移等多参数;
-
具备断电续传、本地存储与历史数据回溯能力。
七、硬件清单
系统主要硬件包括:
系统主要硬件包括:
-
智能测斜传感器模块(带角度编码器或MEMS器件);
-
柔性测斜链或刚性测斜管(用于深层插入);
-
数据采集主机(带4G或LoRa/NB-IoT通信);
-
智能供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组合);
-
安装支架、连接器材、边坡保护箱体;
-
云平台或局域数据管理平台。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倾斜测量范围:±90°
-
水平位移解析度:优于0.01 mm
-
单点角度精度:≤±0.005°
-
通讯方式:RS485、4G、LoRa、NB-IoT可选
-
工作温度:-40℃~+80℃
-
电源:DC 12V / 太阳能供电
-
防护等级:IP67及以上
九、方案实现
在边坡指定位置钻设深孔,埋设测斜管或测斜链,并接入智能数据采集主机。主机按设定频率读取各深度传感器的倾角值,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平台自动分析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剖面图,生成变形趋势图、滑动预测模型及预警信号,并可联动短信、微信、声光报警等方式输出。
在边坡指定位置钻设深孔,埋设测斜管或测斜链,并接入智能数据采集主机。主机按设定频率读取各深度传感器的倾角值,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平台自动分析不同深度水平位移剖面图,生成变形趋势图、滑动预测模型及预警信号,并可联动短信、微信、声光报警等方式输出。
十、数据分析
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包括:
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包括:
-
水平位移剖面分析图;
-
各监测深度随时间位移曲线;
-
位移速率计算与滑动趋势预测;
-
历史数据对比与形变周期分析;
-
多参数(雨量、位移)因果分析模型;
-
报警记录、数据导出、报告生成等功能。
十一、预警决策
用户可按边坡类型设定分级预警阈值,系统自动分析是否达到警戒状态,并通过平台弹窗、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实时通报,同时支持与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平台、自动广播系统联动,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防灾响应。
用户可按边坡类型设定分级预警阈值,系统自动分析是否达到警戒状态,并通过平台弹窗、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实时通报,同时支持与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平台、自动广播系统联动,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防灾响应。
十二、方案优点
-
深层变形监测精准、连续、免人工巡检;
-
快速识别滑动位置与演变趋势,提高预警能力;
-
结构模块化,部署快速,适配多种通信环境;
-
可结合BIM或GIS平台实现三维可视化;
-
长期运维成本低、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环境。
十三、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公路、铁路边坡及护坡工程;
-
水库坝体与库区岸坡;
-
矿山边坡与排土场;
-
山体滑坡高风险区域;
-
城市基坑支护边坡;
-
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监控。
十四、效益分析
本系统可大幅度降低边坡灾害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交通、生命与财产安全,提高地质灾害防控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为边坡治理、设计优化与地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是推动智慧岩土与数字工程建设的关键组成。
本系统可大幅度降低边坡灾害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交通、生命与财产安全,提高地质灾害防控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为边坡治理、设计优化与地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是推动智慧岩土与数字工程建设的关键组成。
十五、国标规范
-
GB 50021-2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GB/T 51254-2017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
SL 252-2021 《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
DZ/T 0227-2010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十六、参考文献
-
《滑坡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地质出版社
-
《岩土工程监测原理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边坡工程安全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铁道出版社
-
国家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相关技术白皮书
十七、案例分享
在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工程中,该方案部署于边坡高填方路段,通过对30米深测斜管实施全天候监控,连续三个月跟踪数据成功识别滑动带形成趋势,提前10小时发出报警,有效避免了一次滑坡造成的道路阻断事故,赢得业主高度肯定,并作为示范推广至周边边坡治理项目。
在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工程中,该方案部署于边坡高填方路段,通过对30米深测斜管实施全天候监控,连续三个月跟踪数据成功识别滑动带形成趋势,提前10小时发出报警,有效避免了一次滑坡造成的道路阻断事故,赢得业主高度肯定,并作为示范推广至周边边坡治理项目。
上一篇:实验室倾角传感器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