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边坡工程峰值粒子速度在线监测
时间:2025-07-2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石质边坡在爆破、滑移、强震等应力扰动下,易产生结构松动、崩塌或滑坡现象。为保障边坡稳定性、安全施工和周边设施安全,需建立一套高精度、全天候的峰值粒子速度(PPV)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部署三轴地震振动传感器和边缘计算终端,实时获取振动强度与变化趋势,结合远程平台分析,实现安全预警与风险防控。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石质边坡在受扰动时的PPV变化。
-
精准记录振动方向、频率与强度,识别潜在崩塌风险。
-
提前预警,保障施工现场与下方居民区、交通设施等安全。
三、需求分析
-
边坡区域常分布于偏远山区,需支持远程通信与无人值守。
-
石质边坡对爆破、交通振动等较敏感,需具备高灵敏度与高频率采样能力。
-
数据应长期可追溯、可视化展示、便于后期结构健康诊断。
四、监测方法
采用布设三轴振动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边坡裂隙、岩体块体之间),与智能数据采集终端相连。振动信号经模数转换上传至云平台,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FFT频谱分析等手段评估边坡响应特性,辅助判断其稳定性状态。
五、应用原理
爆破或自然应力作用下,岩体内部释放应力,产生微震或明显震动,表现为质点在三轴方向的速度峰值突变。PPV越大,能量传播越强,对边坡结构的破坏风险越高。通过实时量化此振动速度变化,可预测边坡局部失稳或崩裂征兆。
六、功能特点
-
实时监测三轴PPV(单位 mm/s)
-
阈值报警设置,可远程推送至微信/短信/平台APP
-
支持FFT频谱分析,识别爆破源、交通源等振源类型
-
多点数据联动,提供热力图与趋势预测
-
平台支持Web与移动端访问,具备导出与报表功能
七、硬件清单
-
三轴振动速度传感器 × N套
-
智能采集主机(嵌入式Linux系统) × N套
-
4G通信模块(支持VPN专网)
-
太阳能供电系统/UPS电池模块(用于野外无市电区域)
-
远程监测云平台服务端账号 × 1套
八、核心参数
|
项目
|
指标参数
|
|---|---|
|
振动速度量程
|
0~250 mm/s
|
|
分辨率
|
0.01 mm/s
|
|
灵敏度
|
≥50 mV/mm/s
|
|
频率响应
|
1~500 Hz(可选扩展至1000 Hz)
|
|
通信方式
|
4G/以太网/MODBUS RTU
|
|
供电方式
|
DC 12V/太阳能系统
|
|
工作温度
|
-40~+85°C
|
|
防护等级
|
IP66或以上,支持户外防雨防尘
|
九、方案实现过程
-
勘查现场选点:选取裂缝、滑移带、岩块边界等重点位置布设传感器;
-
安装传感器:打孔+固定支架,确保与岩体紧密贴合;
-
连接采集设备与通信模块,完成本地配置;
-
接入平台,设定阈值与报警规则,启动连续监测;
-
远程查看与报警:通过网页/手机APP访问数据、历史图、报警信息。
十、数据分析内容
-
PPV实时波形图:呈现每次震动事件的响应曲线
-
振动事件分类:基于振动幅值与频带,分类爆破、交通、自然源
-
频谱图(FFT):分析频率分布,识别结构响应带
-
振动方向矢量图:识别滑动方向、可能崩塌趋势
-
报警记录日志与导出报表功能
十一、预警机制
-
阈值设定:如PPV超过10 mm/s立即报警;
-
多级报警等级划分:低(提醒)、中(风险)、高(立即处理);
-
推送方式:短信、微信、网页、APP多通道推送;
-
联动控制:可与视频、广播、边坡喷淋等设备联动响应;
十二、方案优点
-
高集成度:采集、通信、处理一体化设计
-
适应野外恶劣环境:IP66防护、太阳能供电保障长期运行
-
数据智能化分析:可拓展AI建模与崩塌趋势预测
-
经济高效:无人值守、远程运维、节约人力成本
十三、适用场景
-
高速公路两侧边坡稳定性监测
-
铁路边坡与桥墩区域震动监测
-
水利工程石质坝体边坡
-
开山采石场、矿山采掘区边坡
-
城市基坑或地下工程边坡
十四、效益分析
-
显著降低边坡失稳突发事故风险
-
避免滑坡引发交通中断与人身伤亡
-
支持施工单位爆破振动评估与调整策略
-
为边坡治理与稳定性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十五、国家标准规范
-
《GB 6722-2014 爆破安全规程》
-
《GB 50487-2019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
《JGJ 106-2014 建筑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
-
《AQ 1028-2006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规范》
十六、参考文献
-
《岩土边坡工程分析与防护设计》,李术才著
-
《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陈志勇等编著
-
中国地质科学院《边坡工程稳定性监测研究》成果汇编
十七、案例分享
某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因多次爆破施工,存在潜在滑坡风险。项目采用本方案部署共计16个振动监测点,成功识别3次高强度振动事件并提前发出报警,最终避免滑坡事故并优化爆破方案,项目监理单位给予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