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通道全自动植被指数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09-10
涉川
一、方案概述
全自动植被指数在线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由若干**分节点(Field Node)与汇聚节点(Gateway)**组成。每个分节点配备“上下两面、共 6 个窄波段光谱通道”的传感单元(上行 + 下行),可实现无人值守、无线组网、多点同步采样,自动记录原始光谱/辐射数据并实时计算多种植被指数(NDVI、EVI、RVI、DVI、ARVI 等),通过 4G/5G 或 LoRa 等网络把数据汇聚上传至云平台供可视化、告警与第三方对接。
应用场景:农业田块精细化管理、林业物候监测、生态恢复评价、遥感产品地面验证、长期生态观测站网等。

二、监测目标
-
实现无人值守下的多站点、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监测;
-
提供高时序(分钟~小时)植被指数数据并保证数据质量可追溯;
-
支撑农艺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预警)、物候检测与遥感验证;
-
提供开放 API,便于接入第三方平台与模型。
三、系统架构(功能分层)
-
感知层(节点):上下两面各 6 个窄带光谱通道传感器 + 气象/辐射辅助传感器 + 边缘采集器 + 太阳能供电。
-
传输层:分节点→LoRa/自组网→汇聚节点(Gateway);汇聚节点→4G/5G/以太网→云平台。也可按需要分节点直接 4G 上报。
-
云平台层:数据接收、入库(时序 DB)、QC/校正流水线、指数计算服务、时序分析、告警引擎、可视化与 API。
-
应用层:Web 仪表盘、手机 APP、告警与第三方数据接口。
四、分节点(Field Node)设计与硬件清单
每个分节点包含下列设备(单站示例):
-
双面 6 通道光谱传感器(上/下)(关键)
-
6 个窄波段通道(建议中心波长与带宽见下表)
-
功能:上行测量天空/入射光谱,下行测量冠层透射/反射或地面反射(用于相对反射率或透过率计算)
-
-
上/下行短波辐射/ PAR 传感器(用于定标与日照判定)
-
全天空相机 / 小角度 RGB 摄像头(选配)(用于云/阴影判别与图像质检)
-
气象传感器套件: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土壤水分(选配)
-
边缘采集器(Edge MCU / 工业盒):包含高精时钟(GPS/北斗)、本地 QC、缓存、驱动声光报警/LED 指示
-
无线通信模块:LoRa(网关拓扑) + 4G/5G 备份或直接 4G DTU(视现场策略)
-
电源系统:太阳能板(示例 100–200 Wp)+ 蓄电池(示例 50–200 Ah) + MPPT 控制器;市电优先方案可选
-
防护箱与立杆:IP65/IP66 机箱,杆高按作物/冠层高度(农田 3–6 m,林地 10–30 m)
-
安装件、接地、避雷与接地阻抗 < 10Ω
五、光谱通道推荐(6 通道示例)
每个通道为窄波段窄带滤光器或多通道窄带传感器采样通道,上/下各一组。
通道编号
|
建议中心波长 (nm)
|
推荐带宽 (FWHM)
|
---|---|---|
CH1 (Blue)
|
450 ± 10
|
8–15 nm
|
CH2 (Green)
|
550 ± 10
|
8–15 nm
|
CH3 (Red)
|
660 ± 10
|
8–15 nm
|
CH4 (Red-edge)
|
710 ± 5
|
5–10 nm
|
CH5 (NIR1)
|
800–850 ± 20
|
10–30 nm
|
CH6 (NIR2)
|
860–900 ± 20
|
10–30 nm
|
上一篇:光谱物候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