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安噪声环境影响噪声监测212环保系统方案
时间:2025-09-19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监管中噪声监测的需求,构建基于 HJ 212 协议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噪声污染源及区域声环境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集中管理和超标预警。系统由声级计、数据采集主机、4G/5G 通信模块和监测平台组成,可在不同场景下实现全天候自动运行,满足环保部门、工业企业、建设工地、交通枢纽等对噪声监测的标准化和合规化要求。
本方案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监管中噪声监测的需求,构建基于 HJ 212 协议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实现噪声污染源及区域声环境的实时监测、远程传输、集中管理和超标预警。系统由声级计、数据采集主机、4G/5G 通信模块和监测平台组成,可在不同场景下实现全天候自动运行,满足环保部门、工业企业、建设工地、交通枢纽等对噪声监测的标准化和合规化要求。

监测目标
-
实现对噪声环境影响的连续在线监测,涵盖昼夜不同时段。
-
采集并传输噪声参数,包括等效声级 Leq、最大声级 Lmax、最小声级 Lmin、统计声级 Ln 等。
-
数据通过 HJ 212 协议实时上报至环保监管平台,满足对接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
-
提供远程可视化和预警机制,辅助决策与执法。
需求分析
噪声污染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较大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及日常监管需依赖连续、准确的数据。传统人工监测频率低、覆盖不足,难以全面掌握噪声动态特征。自动化、智能化的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满足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安监管对高时效性、高精度、远程接入和合规数据报送的需求。
噪声污染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较大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及日常监管需依赖连续、准确的数据。传统人工监测频率低、覆盖不足,难以全面掌握噪声动态特征。自动化、智能化的在线监测系统可以满足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安监管对高时效性、高精度、远程接入和合规数据报送的需求。
监测方法
在目标区域布设噪声传感器,通过声学采样、加权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方法获得监测指标。监测数据经数据采集主机处理,按 HJ 212 标准格式打包,并通过无线网络(4G/5G)上传至环保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监测。
在目标区域布设噪声传感器,通过声学采样、加权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方法获得监测指标。监测数据经数据采集主机处理,按 HJ 212 标准格式打包,并通过无线网络(4G/5G)上传至环保平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监测。
应用原理
系统基于声级计测量原理,利用麦克风阵列获取声压信号,经加权滤波(A、C、Z)和数字积分计算得到目标参数。数据采集主机按照 HJ 212 协议进行编码和加密,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和接收环节均符合环保部门的技术规范。
系统基于声级计测量原理,利用麦克风阵列获取声压信号,经加权滤波(A、C、Z)和数字积分计算得到目标参数。数据采集主机按照 HJ 212 协议进行编码和加密,确保数据在采集、传输和接收环节均符合环保部门的技术规范。
功能特点
-
自动化、全天候噪声监测,覆盖昼夜不同工况。
-
符合 HJ 212 数据传输标准,可直接对接环保平台。
-
支持多参数测量,包括 Leq、Lmax、Lmin、Ln 等。
-
具备断点续传和本地存储功能,保障数据完整性。
-
提供预警功能,支持短信、邮件和平台推送。
-
支持手机、电脑远程访问,实时查看与历史数据分析。
硬件清单
噪声监测传感器、采集主机、4G/5G 通信模块、防护机柜、供电系统(市电/太阳能)、后台监测平台。
噪声监测传感器、采集主机、4G/5G 通信模块、防护机柜、供电系统(市电/太阳能)、后台监测平台。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量程范围:30 dB(A)~130 dB(A)。
频率范围:20 Hz~12.5 kHz。
测量精度:±1.0 dB。
动态范围:>100 dB。
通信方式:RS485、以太网至主机,4G/5G 上传。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 -20℃~60℃,湿度 ≤95%。
量程范围:30 dB(A)~130 dB(A)。
频率范围:20 Hz~12.5 kHz。
测量精度:±1.0 dB。
动态范围:>100 dB。
通信方式:RS485、以太网至主机,4G/5G 上传。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 -20℃~60℃,湿度 ≤95%。
方案实现
在工业园区、工地、交通道路或敏感区域布设噪声监测站点,利用声级计和采集主机对噪声进行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按 HJ 212 协议格式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平台集中展示监测结果,支持多点对比与区域统计,实现合规、智能的噪声监控。
在工业园区、工地、交通道路或敏感区域布设噪声监测站点,利用声级计和采集主机对噪声进行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按 HJ 212 协议格式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平台集中展示监测结果,支持多点对比与区域统计,实现合规、智能的噪声监控。
数据分析
平台可进行小时、昼夜、周、月均值计算,生成统计报表,支持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通过监测不同时间段噪声特征,可识别噪声源、判断影响范围,并辅助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
平台可进行小时、昼夜、周、月均值计算,生成统计报表,支持数据对比与趋势分析。通过监测不同时间段噪声特征,可识别噪声源、判断影响范围,并辅助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
预警决策
系统可设定噪声限值,当监测值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向管理人员推送通知。结合历史数据趋势,系统可识别超标规律,辅助制定减噪措施与执法决策。
系统可设定噪声限值,当监测值超过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向管理人员推送通知。结合历史数据趋势,系统可识别超标规律,辅助制定减噪措施与执法决策。
方案优点
-
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满足 HJ 212 数据上报要求。
-
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数据连续稳定。
-
支持远程管理和可视化展示,提高监管效率。
-
可扩展性强,可与气象、视频监控等系统联动。
应用领域
-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噪声监测。
-
建设工地噪声监测与执法取证。
-
城市交通干线声环境监测。
-
学校、医院、居住区等敏感区域噪声监管。
-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安审查中的声环境监测。
效益分析
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噪声监测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减轻了人力监测负担,提升了环保部门对噪声污染的监管能力。通过对噪声污染源的实时管控和预警,可有效减少公众投诉,改善声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噪声监测的科学性与精细化水平,减轻了人力监测负担,提升了环保部门对噪声污染的监管能力。通过对噪声污染源的实时管控和预警,可有效减少公众投诉,改善声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国标规范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 640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传输标准》HJ 2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 640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传输标准》HJ 21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及相关研究文献。
生态环境部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及相关研究文献。
案例分享
在某大型城市建设工地项目中,部署了多套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实时将数据上传至省级环保平台。系统实现了超标自动报警、趋势分析和远程监管,显著提升了项目施工过程的环保合规性,同时为后续环评报告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噪声数据支撑。
在某大型城市建设工地项目中,部署了多套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实时将数据上传至省级环保平台。系统实现了超标自动报警、趋势分析和远程监管,显著提升了项目施工过程的环保合规性,同时为后续环评报告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噪声数据支撑。
上一篇: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