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声监测仪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10-09
涉川
地声监测仪是一种用于地质灾害监测、地震监测及岩土工程安全评估的高灵敏度声振信号采集设备。设备通过传感器捕捉地下介质因应力集中、裂隙扩展等产生的声振动信号,结合多种通信方式实现远程实时上报。该产品具有灵敏度高、频带宽、功耗低、存储容量大等特点,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于复杂的户外环境。

功能特点
· 高灵敏度:灵敏度约3000 mV/g,能有效捕捉微弱地声信号。
· 宽频带监测:通频带0.025~200Hz,适合监测地声及低频振动信号。
· 大量程:支持最大2g量程,适应不同强度的地声信号变化。
· 低功耗设计:工作电压DC12V,最大功耗≤2W,适合长时间野外运行。
· 多样通信方式:支持移动通信、低功耗广域网(LPWAN)、卫星通信,保证在不同区域的通信畅通。
· 大容量存储:标配固态存储16GB,可扩展,支持本地缓存和断点续传。
· 高可靠性:结构坚固,适应野外长期部署,防尘防水能力强。
· 智能化:支持远程参数配置与数据管理,便于平台化集成。
监测原理
地声监测仪基于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捕捉地下岩土体在应力变化、裂缝扩展及破裂过程中产生的低频声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本地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测平台,用于分析灾害前兆和趋势。
地声监测仪基于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捕捉地下岩土体在应力变化、裂缝扩展及破裂过程中产生的低频声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本地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测平台,用于分析灾害前兆和趋势。
设备参数
· 灵敏度:约3000 mV/g
· 最大量程:±2g
· 通频带:0.025 ~ 200Hz
· 工作电压:DC12V
· 最大功耗:≤2W
· 通信方式:移动通信/低功耗广域网/卫星通信
· 存储容量:固态存储16GB(可扩展)
· 防护等级:IP65或以上(可定制IP67)
· 工作温度:-20℃ ~ +70℃
· 安装方式:地面固定/井下埋设
应用行业
· 地质灾害监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前兆监测)
· 地震前兆观测与地震波捕捉
· 矿山、隧道及边坡工程安全监测
· 水库大坝与堤坝结构健康监测
· 岩土应力与微震声发射研究
安装方式
· 地面固定:将监测仪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减少环境噪声干扰。
· 井下埋设:将传感器埋设在钻孔或监测井内,增强信号捕捉能力。
· 分布式布设:根据监测需求,多点布设形成监测网络,实现大范围监测。
使用场景
· 山体滑坡体或裂缝扩展区的实时监测
· 矿区和隧道施工区域的地声活动监控
· 地震多发区的前兆性低频信号采集
· 水利设施基础安全与岩体稳定性监测
· 科研实验中的岩土声学数据获取
效果分析
地声监测仪可在地质灾害发生前捕捉到异常低频声信号,实现早期预警。通过分布式监测与平台化管理,能够形成大数据分析体系,为地灾预测、应急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其高灵敏度、宽频带和多通信方式,确保了设备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地声监测仪可在地质灾害发生前捕捉到异常低频声信号,实现早期预警。通过分布式监测与平台化管理,能够形成大数据分析体系,为地灾预测、应急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其高灵敏度、宽频带和多通信方式,确保了设备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国标规范
· GB/T 17626 工业自动化系统电磁兼容性标准
·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DZ/T 0219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 GB/T 3241 声学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28223 安全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 《岩土声学监测原理与应用》
· 《地震前兆与次声监测研究》
· 应急管理部地灾监测与风险防控指南
上一篇:地灾监测次声仪在线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