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介绍
本方案面向古树(古树名木、古树群)长期健康监测,构建一套基于无线倾斜传感器的古树倾斜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传感器现场采集→4G/远程上报→云端存储与分析→手机/PC端可视化与告警闭环,支持长期无人值守运行、远程配置与运维工单,帮助林业、文保单位早期发现树体倾斜发展、根系失稳或外力破坏风险,及时组织处置,保障古树安全与保护决策。

监测目标
-
实时、连续获取古树的三轴倾角与加速度数据,捕捉倾斜变化趋势;
-
识别倾斜突变、加速度异常(风暴、撞击等工况)与长期慢性倾斜发展;
-
为古树养护、加固、周边施工审批与风险评估提供量化依据;
-
建立古树倾斜历史数据库,支持年际和季节性分析。
需求分析
-
古树常年暴露于风、雨、冰雪、土壤变形或人为扰动,需高灵敏度、低漂移、抗干扰的倾斜测量设备;
-
设备应支持野外长期工作(防水、防尘、耐温)、低功耗并具稳定远程通信能力;
-
系统需支持分级告警、历史回溯、运维提醒及与第三方平台对接;
-
运维应便捷(电池更换周期长或太阳能供电选项)、传感器具备自检与远程参数设置能力。
监测方法
-
在每棵目标古树上选定若干关键高度(例如基部0.5m、胸径1.3m、树冠基部、树冠中上部)安装无线倾斜传感器,以多点差分与时序分析判断树体整体倾斜与弯曲趋势;
-
传感器按设定频率定时上报倾角和加速度数据(默认 2 小时 1 次,可配置为 15min~24h);在运动唤醒或加速度超过阈值时立即唤醒并上报高频数据;
-
边缘网关或云端对多点数据做融合计算、基线修正及温度补偿,生成倾斜速率、累计角度变化与加速度事件清单。
应用原理
-
倾斜传感器测量 X、Y、Z 三轴角度,以绝对或相对零点表示树体姿态变化;传感器内置三轴加速度计用于检测突发冲击或快速位移事件;
-
通过多点位差分和时间序列分析区分树体整体倾斜、根系沉降或局部枝干偏移;结合环境/气象(风速、降雨)和人为事件(施工记录)提高诊断准确性;
-
设定基线(安装初始值)并支持相对/绝对零点切换以便现场重新标定。
功能特点
-
三轴倾角与三轴加速度联合监测;
-
低功耗、4G 直连云端,支持定时唤醒与运动唤醒;
-
支持远程参数下发(上报频率、休眠时间、报警阈值、零点设置);
-
本地缓存与断网自动补传保障数据完整性;
-
多点协同分析,自动生成倾斜发展曲线与风险等级;
-
告警推送(微信/短信/邮件/平台弹窗)与运维工单自动生成;
-
电池寿命长、野外安装便捷,支持 IP67 防护。
硬件清单
-
无线倾斜传感器(内置三轴倾角、三轴加速度、温度、锂电池、4G模块);
-
边缘网关/汇聚器(可选,用于本地集中管理多传感器或在无4G环境用LoRa等方式回传);
-
云平台与数据可视化系统(PC与微信小程序查看);
-
安装支架、固定夹具与防盗锁具;
-
太阳能供电组件或备用供电箱(视现场电源情况);
-
运维工具包(校准工具、绝缘套件、备件电池/外壳密封件)。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倾角测量范围:±10°、±30°、±60°、±90°可选
测量精度:±0.1°
分辨率:0.01°
采样频率:100Hz(可配置)
长期稳定性:<0.1°
通信方式:4G、LoRa、RS485
电池容量:19Ah,续航约5年
工作温度:-30℃~+60℃
防护等级:IP67
加速度量程:±1g
供电方式:锂电或太阳能系统
方案实现
-
现场踏勘:确定古树监测点位和安装位置,避开树皮破损与电磁干扰源。
-
安装部署:采用不伤树体的固定方式(抱箍或支架安装),确保传感器轴向与树体方向一致。
-
数据配置:设定上报频率、报警阈值、唤醒策略等参数,完成零点校准。
-
通信调试:确保4G或LoRa信号稳定,验证数据上传与平台接收正常。
-
试运行与标定:运行2~4周,进行人工观测对比和数据误差校正。
-
正式运行:系统长期自动运行,数据可通过电脑与微信小程序查看。
数据分析
系统自动生成倾角变化曲线、累计偏移量、倾斜速率及加速度事件记录。多点差分分析用于判断倾斜发生部位及趋势(根部沉降或冠部偏移)。平台可输出日报、月报及历史趋势图表。数据可与气象监测(风速、降雨量)联动分析,判断环境因素影响。
预警决策
系统支持多级阈值预警:
绿色状态:倾角变化<0.5°,树体稳定;
黄色预警:倾角变化0.5°~2°,建议巡查;
橙色警告:倾角变化2°~5°或加速度异常,建议支撑加固;
红色危险:倾角变化>5°或连续快速倾斜,立即处置并停止周边活动。
系统自动生成告警记录、派发工单,支持人工反馈与现场确认。
方案优点
实时、连续、无人值守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高防护等级,适应各种自然环境;
无线通信覆盖广,部署灵活;
多维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能力强;
可扩展其他环境监测模块(温度、湿度、风速等);
维护周期长,电池续航时间长,运行成本低。
应用领域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文化遗产园林监测、城市古树风险评估、道路两侧树体安全监测、文物建筑周边绿化安全管理等。
效益分析
通过实时监测实现早期预警,避免古树倾倒引发的人员与财产损失;降低人工巡查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与响应速度;为古树健康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古树保护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模式。
国标规范
GB/T 191 SJ 20873-2003 倾斜仪通用规范
JJF 1119-2004 电子水平仪校准规范
GB/T 29892-2013 生态监测技术规范 通则
GB/T 50476-2019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古树名木监测与保护管理技术研究》
《无线倾角传感器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与实践》
案例分享
在某市文化古树保护项目中部署无线倾斜监测系统,对12棵重点古树进行三点位倾角监测。系统连续运行一年,成功检测出一棵古树因根系受雨水冲刷产生2.4°的缓慢倾斜趋势,平台自动发出预警并推动现场加固,避免了树体倒伏风险。系统运行稳定,电池续航超过4年,极大提升了古树保护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