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桩变形地表位移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11-21
涉川
一、方案介绍
地表位移是滑坡、崩塌、地基沉降以及边坡变形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前兆信息。传统的人工测量或单点位移计监测易受环境限制、数据不连续,难以实现对变形过程的实时掌握。
微芯桩作为一种小型化、深层可控的监测结构,可在地表与深部实现连续、多点、高精度监测,特别适用于山体滑坡、边坡工程、地裂缝区域和基础沉降场景。
微芯桩作为一种小型化、深层可控的监测结构,可在地表与深部实现连续、多点、高精度监测,特别适用于山体滑坡、边坡工程、地裂缝区域和基础沉降场景。
本方案基于微芯桩结构与高精度地表位移传感技术,实现对地表位移的全天候在线监测,并与深部传感链联动,形成完整的 表层–深部一体化监测体系,可用于变形判定、风险识别与灾害预警。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地表位移量、位移速率及加速度。
-
捕捉地表变形初期信号,识别滑坡或沉降趋势。
-
分析地表变形与深部滑移面的联系。
-
建立长期变形监测序列,评估灾害风险等级。
-
实现远程自动化监测与预警信息推送。
三、需求分析
实际地质灾害监测中常出现以下问题:
-
地表位移变化微小且快速,人工检测难以捕捉;
-
测量点不足,无法全面反映变形范围与均匀性;
-
雨季或夜间人工巡查危险且效率低;
-
地表与深部变形缺乏关联分析;
-
需要长期、连续、可追踪的数据。
微芯桩地表位移监测可实现 成百上千小时连续监测、毫米级精度、无人值守,解决上述难题。
四、监测方法
1. 在变形体地表布设微芯桩
依据地表变形范围、地质结构、裂缝分布与滑坡方向,布设若干微芯桩作为监测基点。
2. 在微芯桩顶部安装地表位移传感器
根据监测需求可采用:
-
水平位移传感器(监测沿滑动方向位移)
-
垂直位移传感器(监测沉降/隆起)
-
GNSS微位移模块(毫米级监测)
-
倾角仪(监测试体整体姿态变化)
3. 采集主机采集多点位移数据
通过RS485/Modbus方式将微芯桩顶端的数据汇入采集主机。
4. 数据通过4G/光纤上传平台
实时数据上传云端,实现远程管理与分析。
5. 多点数据综合计算位移场
平台自动提供:
-
位移分布图
-
位移速率曲线
-
表面变形趋势与加速度图
-
滑坡早期活动特征分析
五、应用原理
1. 位移传感原理
地表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相邻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移量(线性位移),精准反映地表变形。
2. 倾角监测原理
利用重力加速度变化,计算微芯桩在三维空间中的倾角变化,可识别整体滑动趋势。
3. 深部–表面联合监测原理
若微芯桩内部串联深部位移链,则可同时分析:
-
地表位移
-
深部变形扩散路径
-
滑动面深度
-
变形过程的时空关系
4. 多参数耦合模型
平台根据:
-
表面位移速率
-
加速度
-
深部位移变化
-
降雨量
-
孔隙水压力
构建地表变形风险指数,判断变形阶段。
六、功能特点
-
毫米级地表位移实时监测
-
多点布设形成地表位移场,定位变形中心
-
可结合深部监测,形成三维监测系统
-
4G无线远程监控,不受地形限制
-
自动预警、自动报表、数据可视化
-
低功耗运行,支持太阳能供电
-
全天候耐候性强(雨雪、风沙环境稳定运行)
七、硬件清单
-
微芯桩监测基桩
-
地表水平位移传感器
-
垂直沉降监测模块
-
倾角仪(用于姿态监测)
-
数据采集主机
-
4G无线通信模块
-
供电系统(市电/太阳能)
-
边坡监测云平台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水平位移:0–200 mm,精度±0.1 mm
-
垂直位移:0–100 mm,精度±0.1 mm
-
倾角:±30°,精度±0.005°
-
GNSS位移精度:±1–3 mm
-
上传周期:1–10 min 可设
-
防护等级:IP67–IP68
-
功耗:≤0.5 W
九、方案实现
1. 前期调查
分析地表裂缝、变形方向、滑坡几何结构等,确定布桩位置。
2. 微芯桩施工
钻孔后安设桩体,与地层紧密接触。
3. 安装地表位移监测单元
含水平位移计、垂直位移监测器及倾角仪。
4. 主机安装与供电
主机通过RS485接入所有监测单元,系统可选太阳能供电。
5. 数据平台接入
实时记录地表位移与趋势,支持专业图表分析。
十、数据分析
系统提供:
-
地表位移曲线
-
累积位移与速度分析
-
沉降趋势图
-
地表变形范围定位
-
滑坡预备期、加速期识别
-
深部–地表联合分析(如已配置深部传感链)
平台还能根据变化趋势进行 位移加速度监测(F–T),识别滑坡加速阶段。
十一、预警决策
预警级别(建议值):
-
一级提醒:地表位移速率略高于背景量
-
二级预警:位移速率持续上升或加速度明显
-
三级警报:位移超阈值(如>10 mm/d)或深部同步变形
预警方式:
-
手机APP推送
-
微信公众号推送
-
平台声光报警
-
短信通知
十二、方案优点
-
从地表到深部的连续监测系统
-
超高精度,适合早期变形识别
-
施工简便、适用于各种环境
-
数据自动化处理,运维成本低
-
适合长期无人值守运行
十三、应用领域
-
滑坡、崩塌隐患点监测
-
高边坡工程变形监测
-
基坑周边土体位移监测
-
建筑物基础沉降监测
-
地裂缝扩展监测
-
采矿区沉陷监测
十四、效益分析
-
防止滑坡、沉降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
提供定量数据用于修复与治理设计
-
降低人工巡查成本,提升监测效率
-
数据可长期积累,用于科学分析与研判
十五、相关国标规范
-
《GB 50367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测规范》
-
《GB 50446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SL 431 滑坡监测技术规范》
-
《GB/T 34629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上一篇:微芯桩变形监测裂缝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