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崩塌滑坡塌方地声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11-21 涉川
    一、方案介绍
    崩塌、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有明显的前兆特征,包括岩体内部微裂隙扩展、土体微移动、地下水压力变化、碎石摩擦声增强等。地声(Geophone/Acoustic Emission)在线监测技术可捕捉这些细微的能量释放事件,实现灾害的提前预警。
    本方案采用高灵敏度地声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4G无线传输主机,结合云平台算法,实现对山体、边坡、矿区、道路边坡等区域的地声活动实时监测、趋势分析和预警推送。
    适用于自然边坡、危岩体、矿山边坡、高速公路边坡、铁路边坡、水库岸坡等需要长期在线监控的场景。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地声事件数量、能量、频率变化。
    • 捕捉山体内部微裂隙扩展、断裂、摩擦等异常活动。
    • 监测边坡位移趋势、整体稳定性变化。
    • 通过4G远程在线查看数据、曲线、异常报警。
    • 结合算法进行滑坡灾害提前预警。

    三、需求分析
    1. 边坡灾害发生前兆不易人工观测:微裂隙扩张、土体细小滑动仅能通过地声识别。
    2. 现场地形复杂,布线难:需要低功耗、可太阳能供电的无线系统。
    3. 传统人工巡检滞后:不连续,难以捕捉短时间剧烈变化。
    4. 监管要求增加:各地自然资源、应急部门要求边坡24小时在线监测。
    5. 灾害高风险、危害大:需提前预警,避免人员财产损失。

    四、监测方法
    • 地声监测:通过地声传感器采集岩体内部微破裂、摩擦声信号,分析频谱能量变化。
    • 三轴加速度监测:监测山体微振动、变形趋势。
    • 位移监测(可选):采用倾角计、GNSS作为辅助监测。
    • 数据上传:传感器 → 数据采集单元 → 4G → 云平台 → 手机/电脑端。

    五、应用原理
    1. 地声(声发射 AE)原理
      当岩体内部发生裂纹扩展、颗粒碰撞、滑动摩擦时,会产生高频 (>1 kHz) 弹性波,地声传感器捕获该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
    2. 三轴加速度监测原理
      通过微震动监测边坡整体稳定性。
    3. 特征参数分析原理
      • AE事件计数
      • 振幅、能量、频率
      • 累积事件曲线(经典预判滑坡拐点方法)
    4. 预警模型原理
      • 短时事件急剧增多 → 预警
      • 高频能量增加 → 预警
      • 加速度 RMS 增加 → 预警
      • 数据融合 → 形成风险指数

    六、功能特点
    • 24小时自动监测,低功耗,适合偏远山区。
    • 4G联网,手机、电脑实时查看。
    • 支持太阳能供电,断电自动续航。
    • 地声+加速度+位移多因子融合分析。
    • 自动报警:短信/微信/APP 推送。
    • 智能算法诊断趋势,提前识别灾害。

    七、硬件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功能
    1
    地声传感器(地声计)
    频率 1 kHz–20 kHz
    监测裂纹扩展、摩擦、破裂地声
    2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2g/±4g/±8g
    监测微振动、加速度波动
    3
    4G 监测主机
    RS485/Modbus
    数据采集与4G传输
    4
    太阳能供电系统
    20–40W
    连续供电
    5
    防护箱体(IP66)
    户外型
    防雨、防晒、防尘
    6
    云端监测平台
    APP+Web
    数据分析、预警管理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1)地声传感器
    • 频率范围:1 kHz–20 kHz
    • 灵敏度:20–50 mV/Pa
    • 采样频率:1k–48kHz
    • 环境温度:-30℃~70℃
    (2)三轴加速度计
    • 量程:±2g / ±4g / ±8g
    • 精度:±0.005g
    • 分辨率:0.001g
    (3)4G监测主机
    • 通讯方式:4G / NB-IoT
    • 接口:RS485,最多支持16路传感器
    • 供电:DC12V
    • 防护等级:IP66

    九、方案实现步骤
    1. 现场勘查:确定监测点位置(裂缝、危岩体、滑坡体中部)。
    2. 传感器埋设:地声计需紧贴岩体,可灌浆固定。
    3. 安装采集主机、太阳能供电系统
    4. 设置采样频率、报警阈值
    5. 4G联网调试 → 云平台。
    6. 启用监测,记录曲线和事件。

    十、数据分析内容
    平台自动生成如下信息:
    • 地声事件计数曲线 AE-count
    • 能量趋势曲线 AE-energy
    • 高频事件占比变化
    • 加速度 RMS 曲线
    • 滑坡风险指数(AI计算)
    • 累积事件曲线(识别临界点)

    十一、预警决策机制
    预警等级
    触发条件
    Ⅰ级(关注)
    地声事件数轻微上升
    Ⅱ级(预警)
    高频能量明显增加、事件频率翻倍
    Ⅲ级(警报)
    地声急剧加密+加速度波动显著上升
    Ⅳ级(危险)
    地声持续高能量峰值,接近破裂模式
    报警方式:
    • APP通知
    • 微信小程序推送
    • 短信
    • 电话(选配)

    十二、方案优点
    • 高灵敏度提前预警:比位移、倾角更早发现灾害前兆。
    • 部署灵活:适合复杂地形,穿山不需布线。
    • 运维简单:远程升级、数据自动备份。
    • 成本可控:比 GNSS、雷达等方式成本更低。

    十三、应用领域
    • 山区公路边坡
    • 铁路边坡
    • 岩石崖壁、危岩体
    • 水库岸坡
    • 矿山边坡
    •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点

    十四、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 减少滑坡损毁道路、管线等巨额损失
    • 减少人工巡查成本
    • 系统寿命长、运维成本低
    社会效益
    • 提升区域地质灾害防控能力
    • 提供24小时可视化监测
    •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五、国标规范
    • GB 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T 36194-2018 《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 DZ/T 0279-2015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 HJ 212-2017 《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标准》

    十六、参考文献
    1. 《地声监测技术在滑坡预警中的应用》
    2. 《声发射技术监测岩体破裂研究进展》
    3. 《边坡灾害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

    十七、典型案例
    在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部署地声+加速度监测系统后,地声事件在滑坡前 48小时明显增加,成功触发提前预警。应急部门及时封路,避免重大事故。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