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放养24小时水质观测系统
时间:2025-02-16
涉川
方案介绍
大黄鱼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养殖品种,对水质环境要求严格。传统的水质监测方式依赖人工检测,无法实现全天候实时观测,导致水质突变时难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本方案基于4G无线通信、智能传感器、云端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24小时连续水质监测、智能预警和远程管理,保障大黄鱼健康生长,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水温、溶解氧、pH、盐度、氨氮等关键参数,确保水质稳定。
-
24小时自动采集数据,避免人工监测的时间限制。
-
4G远程数据传输,支持手机/PC端随时查看水质状况。
-
智能预警系统,水质超标自动报警,防止突发水质变化对鱼群造成伤害。
-
数据存储与分析,为科学养殖提供长期数据支持,提高管理效率。
需求分析
大黄鱼主要放养在沿海深水网箱或半封闭养殖区,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
-
水温适宜范围:20~26°C,低温易引发鱼体疾病,高温可能导致缺氧死亡。
-
溶解氧(DO)需求:6~8 mg/L,过低会引起缺氧,过高可能导致氧气中毒。
-
盐度稳定性:大黄鱼对海水盐度适应能力强,但突变会影响其生理功能。
-
pH值平衡:6.8~8.5之间,酸碱度突变易导致鱼群应激反应。
-
氨氮控制:低于0.02 mg/L,高浓度会导致鱼类中毒。

监测方法
采用智能水质传感器+4G通信模块+远程监测平台,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
关键监测参数
监测参数
|
适宜范围
|
作用
|
---|---|---|
水温
|
20~26°C
|
维持鱼群健康生长
|
溶解氧(DO)
|
6~8 mg/L
|
防止缺氧,提高存活率
|
pH值
|
6.8~8.5
|
维持酸碱平衡
|
盐度
|
25~35‰
|
适应海水养殖环境
|
氨氮
|
<0.02 mg/L
|
预防水质污染
|
叶绿素
|
适量
|
评估浮游植物状况,间接反映水质
|
浊度
|
适中
|
评估水体透明度,防止有害微生物繁殖
|
应用原理
-
传感器实时采集水质数据(水温、溶解氧、pH、盐度、氨氮、浊度等)。
-
4G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用户可随时远程查看水质状况。
-
智能预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自动发送短信/APP通知管理人员。
-
数据存储与分析,提供趋势预测,优化养殖管理策略。
-
智能联动控制(选配):可自动控制增氧设备、投饵机等,提高养殖效率。
功能特点
-
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水质稳定。
-
4G远程数据传输,支持多终端访问,管理便捷。
-
智能报警系统,异常情况实时通知,提高应对速度。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提供趋势预测,优化养殖策略。
-
高精度传感器,精准采集水质数据,提高监测可靠性。
-
低功耗设计,支持太阳能供电(适用于远海网箱养殖)。
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技术参数
|
---|---|
水温传感器
|
-10~50°C,精度±0.1°C
|
溶解氧传感器
|
0~20 mg/L,精度±0.2 mg/L
|
pH传感器
|
0~14,精度±0.1
|
盐度传感器
|
0~50‰,精度±0.1‰
|
氨氮传感器
|
0~10 mg/L,精度±0.01 mg/L
|
浊度传感器
|
0~100 NTU,精度±2%
|
4G无线模块
|
远程数据传输,支持云平台
|
太阳能供电系统(选配)
|
适用于深海养殖场
|
方案实现
-
设备安装:水质传感器固定在网箱或放养水域中,确保数据采集准确。
-
数据采集与传输:每5分钟自动采集水质数据,并通过4G网络传输至云端。
-
智能预警机制:当水质超出安全范围,系统自动报警,提醒养殖人员及时处理。
-
数据存储与分析:管理人员可通过PC端或手机APP查看水质趋势,并优化养殖策略。
-
智能联动控制(选配):可接入增氧机、投饵机,实现智能化养殖管理。
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
监测参数
|
正常范围
|
预警阈值
|
应对措施
|
---|---|---|---|
水温
|
20~26°C
|
<18°C 或 >28°C
|
调整水位,人工加温或降温
|
溶解氧
|
6~8 mg/L
|
<5 mg/L 或 >9 mg/L
|
调整增氧设备
|
pH值
|
6.8~8.5
|
<6.5 或 >9.0
|
调节水体酸碱度
|
氨氮
|
<0.02 mg/L
|
>0.05 mg/L
|
增强水体循环,减少投饵
|
盐度
|
25~35‰
|
<20‰ 或 >38‰
|
适量换水,平衡盐度
|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
提高大黄鱼存活率5%-15%,降低因水质问题造成的损耗。
-
减少人工监测成本,节约30%以上的运营支出。
-
优化养殖管理,提高大黄鱼养殖密度,实现更高收益。
上一篇:鱼苗运输水温氧气联网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