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成活率水产智能增氧系统
时间:2025-02-16
涉川
方案介绍
水产养殖过程中,溶解氧(DO)水平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和存活率。传统增氧方式往往依赖人工经验,存在增氧不足或过度增氧的问题,导致鱼类缺氧死亡或电力浪费。本方案基于4G通信、智能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水质实时监测、智能增氧、远程管理,提高养殖存活率,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水体溶解氧(DO)、水温、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关键参数,确保水质稳定。
-
智能增氧控制,根据水质变化自动启停增氧设备,优化能耗。
-
4G无线通信,远程查看数据、控制增氧机,提高管理效率。
-
智能预警系统,水质异常时自动报警,减少鱼类死亡风险。
-
数据存储与分析,优化增氧策略,降低电耗,提高收益。
需求分析
水产养殖中,溶解氧水平受水温、气压、密度、天气等因素影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
溶解氧不足:夜间或高密度养殖时,鱼类容易因缺氧死亡。
-
人工管理成本高:传统增氧依赖人工巡查,无法精准控制增氧时机。
-
增氧过度浪费能源:不合理的增氧方式导致电力浪费,增加养殖成本。
-
水质突变风险: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积累,影响鱼类健康。

监测方法
采用溶解氧+水温+ORP+4G通信模块+智能增氧控制系统,实现精准增氧。
监测参数
|
适宜范围
|
监测作用
|
---|---|---|
溶解氧(DO)
|
6~8 mg/L
|
防止缺氧,提高存活率
|
水温
|
18~30°C
|
适宜鱼类生长
|
pH值
|
6.8~8.5
|
维持水质稳定,防止酸碱失衡
|
ORP
|
150~300 mV
|
反映水体氧化还原状态,预防污染
|
应用原理
-
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参数(溶解氧、水温、pH、ORP等)。
-
4G无线传输,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用户可远程监测水质情况。
-
智能算法分析数据,自动调控增氧设备,优化氧气供给。
-
智能预警系统,当水质异常(缺氧、酸碱度超标等)时,发送报警信息。
-
数据存储与分析,形成历史数据趋势,优化增氧策略,提高能源利用率。
功能特点
-
精准增氧:根据水质情况智能调整增氧机运行时间和功率,避免缺氧或浪费。
-
远程监控:4G无线通信支持远程查看水质和增氧状态,随时调整参数。
-
智能预警:溶解氧过低、pH值异常时,系统自动报警并联动增氧设备。
-
节能降耗:相比传统增氧方式,可降低20%-40%的电力消耗。
-
支持多养殖环境:适用于淡水鱼、海水鱼、对虾、蟹类等多种水产养殖模式。
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主要参数
|
---|---|
溶解氧传感器
|
0~20 mg/L,精度±0.1 mg/L
|
水温传感器
|
-10~50°C,精度±0.1°C
|
pH传感器
|
0~14,精度±0.05
|
ORP传感器
|
-1000~1000 mV,精度±5 mV
|
4G数据采集终端
|
远程数据上传,低功耗
|
智能增氧机
|
自动调节氧气供给,支持远程控制
|
方案实现
-
设备安装:在鱼塘或养殖池中布置水质传感器,并安装增氧设备。
-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每5-10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通过4G网络传输至云端。
-
智能增氧控制:当溶解氧低于设定阈值(如5 mg/L)时,系统自动开启增氧机。
-
预警通知:当水质异常(溶解氧过低、pH值超标)时,发送报警信息至手机或电脑。
-
数据存储与分析:用户可查看历史数据,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优化增氧策略。
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
监测参数
|
正常范围
|
预警阈值
|
应对措施
|
---|---|---|---|
溶解氧
|
6~8 mg/L
|
<5 mg/L
|
启动增氧机,提高氧气供应
|
水温
|
18~30°C
|
<16°C 或 >32°C
|
调整水深或遮阳降温
|
pH值
|
6.8~8.5
|
<6.5 或 >9.0
|
适量更换水源,使用调节剂
|
ORP
|
150~300 mV
|
<100 mV
|
增强水体循环,减少有机物堆积
|
应用领域
-
淡水养殖(鲤鱼、草鱼、鲈鱼、鳜鱼等)
-
海水养殖(石斑鱼、黄花鱼、大黄鱼等)
-
虾蟹养殖(南美白对虾、河蟹、小龙虾等)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
-
渔排网箱养殖场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
提高存活率5%-30%,减少因缺氧造成的损失。
-
降低电力成本20%-40%,减少不必要的增氧设备运行时间。
-
优化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缩短养殖周期。
上一篇:渔排养鱼示范基地水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