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态物联网监测方案
时间:2025-04-0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智慧生态物联网监测方案是集传感器感知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边缘计算与云平台管理于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在生态区域内部署各类智能监测终端,实时采集气象、水质、土壤、生物、污染源等多维生态数据,结合4G/5G/NB-IoT等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上传,构建从“环境感知”到“智能分析”再到“辅助治理”的完整生态监控闭环。
该方案特别适配于生态修复区、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河湖治理、水源地保护与农林生态系统等需要长期动态监管的区域,具备高稳定性、全景数据、智能管控等核心优势。
二、监测目标
-
构建生态环境多要素实时感知网络;
-
提升生态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实时性与精确性;
-
实现污染源快速识别、异常生态因子预警;
-
支持生态质量趋势分析与修复治理科学决策;
-
打通现场监测设备、边缘端、云平台、管理终端的数据通路。
三、需求分析
类别
|
内容
|
---|---|
生态监测需求
|
气象、水质、土壤、生物、植被、噪音、污染源等因子全面监控
|
管理需求
|
多区域集中监控、地图可视化、多终端统一管理
|
技术需求
|
多协议接入、多参数监测、远程维护、数据安全
|
政策需求
|
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国家双碳战略要求
|
公众服务
|
实时展示生态状态,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
四、监测方法
-
空气质量监测:部署PM2.5、PM10、CO₂、TVOC、SO₂等传感器;
-
水质监测:使用在线水质传感器监测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总磷等;
-
土壤监测:采集水分、温度、电导率、PH值、养分(NPK)等;
-
气象监测:利用小型自动气象站采集风速、风向、温湿度、雨量、气压、光照等;
-
声音与图像监测:布设噪音检测终端、红外相机、AI图像识别装置辅助监控人类干扰;
-
生态视频监控:重点区域部署高清视频摄像头,具备云台旋转、红外夜视等功能;
-
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使用4G/5G/NB-IoT无线模块上传至云平台。
五、应用原理
各监测终端设备采集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数据,由边缘计算单元初步处理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送至云平台。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对比分析、图表可视化与异常识别。系统具备自动告警、趋势建模、设备运维管理、地图展示等功能,管理者可通过网页端、手机APP远程控制系统,科学研判区域生态状态。
六、功能特点
-
全要素监测:覆盖水、气、土、生、声、光等生态因子;
-
多终端适配:支持传感器、视频监控、图像识别终端统一管理;
-
无线部署灵活:支持4G/5G/NB-IoT多网络自动切换,适应野外复杂地形;
-
远程数据上传:实时同步至平台,支持分布式节点;
-
边缘智能分析:现场设备可进行阈值判断、局部预警;
-
可视化平台管理:地图定位、时间轴分析、趋势图生成、数据导出一体化;
-
远程运维控制:支持在线校准、远程重启、固件升级;
-
智能告警机制:短信/APP/邮件多方式异常预警。
七、硬件清单(示例)
设备名称
|
数量
|
功能
|
---|---|---|
多参数水质传感器
|
按需
|
pH、DO、电导率、浊度、温度等
|
PM2.5/PM10空气监测模块
|
按需
|
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监测
|
小型气象站
|
1套/点
|
风速、风向、温湿度、光照等
|
土壤传感器
|
按需
|
温度、水分、PH、电导率、NPK等
|
视频监控球机
|
按需
|
高清监控区域生态变化或人员活动
|
数据采集终端(边缘主机)
|
每点1套
|
支持多接口,内置4G/5G模块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按需
|
离网部署、野外长期使用保障
|
平台服务器及云账号
|
1套
|
云端生态数据中心,数据可视化
|
八、硬件参数(示例)
参数
|
测量范围
|
精度
|
---|---|---|
温度
|
-40~+85℃
|
±0.3℃
|
湿度
|
0~100% RH
|
±3% RH
|
PM2.5/PM10
|
0-1000μg/m³
|
±10μg/m³
|
pH
|
0~14
|
±0.1pH
|
电导率
|
0~20mS/cm
|
±2%
|
溶解氧
|
0~20mg/L
|
±0.3mg/L
|
光照
|
0~200,000 Lux
|
±5%
|
土壤水分
|
0~100%
|
±2%
|
九、方案实现步骤
-
现场调研与点位设计;
-
设备安装部署与供电配置;
-
数据采集终端联网调试;
-
云平台配置与权限设置;
-
远程联动测试与告警联调;
-
培训指导与正式启用运行。
十、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
-
多维度趋势图:如植被生长变化、污染物浓度变化;
-
空间对比分析:各区域生态因子横向对比;
-
生态预警模型:如湿地水质恶化趋势、河流富营养化风险;
-
治理建议输出:依据数据提供灌溉调节、限排措施、护林防火提醒等管理建议;
-
报告自动生成:月报/年报/专项分析报告。
十一、方案优点
-
高度集成化:一体化终端结构紧凑,适用于大面积布点;
-
智能化分析能力强:内置算法预处理、异常筛选、预测模型支持;
-
远程可控性强:无需现场操作即可完成维护、升级;
-
灵活部署:可固定、可移动,适合各种地形与生态类型;
-
数据可对接性强:可接入环保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部门平台。
十二、应用领域
-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
-
山林保护区生态感知系统
-
农田与灌区生态数字化平台
-
水源地生态预警系统
-
渔业生态与水环境协同监测
-
绿色矿山生态修复监管系统
十三、效益分析
维度
|
效益
|
---|---|
生态管理
|
从被动事后治理转向主动预防控制
|
运维效率
|
减少人工巡检次数,降低长期成本
|
数据积累
|
为生态项目评估、补偿、科研提供数据支撑
|
公众参与
|
平台信息开放后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
监管合规
|
满足“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环保考核要求
|
十四、案例分享
项目名称:福建闽江湿地智慧生态监测系统
部署时间:2023年8月
部署内容:建设7个多参数监测站点,部署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接入气象、土壤、水质、空气、视频等数据源,统一接入云平台
效果反馈:
部署时间:2023年8月
部署内容:建设7个多参数监测站点,部署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接入气象、土壤、水质、空气、视频等数据源,统一接入云平台
效果反馈:
-
成功识别两次外源水体污染输入并及时预警;
-
年度监测数据完整度达98.7%,平台运行稳定;
-
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调整提供有力数据依据。
上一篇:土壤检测装置在线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