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前端土壤、倾斜伏倒、风力监测
时间:2025-04-0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大树由于树体高大、冠幅宽广,一旦出现倾斜、倒伏,极易造成公共安全隐患。结合4G物联网技术,部署土壤、风力、倾角传感器,构建一套前端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大树根部土壤状态、倾斜角度和风速风向变化,实现远程预警和精准治理,保障城市生态与行人安全。
二、监测目标
-
监测树根周围土壤含水量及稳定性;
-
监测树干倾角变化、预判倒伏风险;
-
监测瞬时风速、风压对大树影响;
-
实现远程连续监测与平台报警联动;
-
评估大树受力状态,辅助管理决策。
三、需求分析
随着城市绿化密度提高,大树倒伏事故频发,主要由土壤疏松、水涝积水、台风强风等因素引发。人工巡查费时费力、响应不及时,需通过智能化手段对树体稳定性进行连续在线监控,精准预防灾害。
四、监测方法
-
在树根区域埋设土壤水分和电导率传感器,判断土壤含水量是否超标;
-
树干基部安装三轴倾角传感器,记录树体倾斜角度变化;
-
树冠区域或周围高处布设风速风向传感器,监测环境风力状况;
-
所有监测数据通过4G无线模块传输至云平台,支持手机APP/微信/PC端远程查看。
五、应用原理
系统以物联网为核心,通过“多源传感+边缘控制+云端分析”的技术架构,将土壤稳定性、风压荷载与树体位移数据相结合,综合评估树木倒伏风险。平台采用算法模型,对倾角变化速率和风力突变进行判断,并触发预警机制或控制现场广播提示。
六、功能特点
-
采用低功耗+太阳能供电+4G通信,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
-
多参数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数据误判;
-
倾斜趋势实时分析,预知潜在危险;
-
平台可视化,历史数据图表化分析;
-
支持短信、微信、APP等多种报警通道;
-
模块化部署,便于安装、迁移与维护。
七、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数量
|
描述
|
---|---|---|
土壤水分传感器
|
1~2
|
埋设于根部不同深度,检测水分变化
|
倾角传感器(三轴)
|
1
|
树干下部固定,监测姿态角度
|
风速风向仪
|
1
|
高位安装,采集风场数据
|
4G数据采集终端
|
1
|
集成通信、存储、边缘处理功能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1
|
为设备独立供电
|
防水防尘控制箱
|
1
|
现场设备集中管理保护
|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传感器类型
|
量程
|
精度
|
---|---|---|
土壤水分传感器
|
0~100%
|
±2%
|
倾角传感器
|
-90° ~ +90°
|
±0.2°
|
风速传感器
|
0~70 m/s
|
±0.3 m/s
|
风向传感器
|
0~360°
|
±3°
|
九、方案实现
-
现场勘察树木生长位置与风险等级;
-
确定传感器安装点位与深度;
-
安装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
-
完成平台对接与4G通信测试;
-
设置预警阈值与通知人群;
-
实现在线监控、异常报警、数据留存与分析。
十、数据分析
-
系统实时采集每5~10分钟一组数据;
-
可视化图表展示:风速-倾角-土壤含水关系;
-
历史倾角波动趋势分析,识别潜伏变形;
-
系统可识别异常突变,并自动生成报警报告;
-
可导出数据用于灾害前后比对、应急溯源。
十一、预警决策
-
倾斜角度持续上升超过预设值(如5°)自动报警;
-
风速超过设定极值,结合倾角变化联合预警;
-
土壤含水量持续高于饱和标准,预警土壤失稳;
-
多条件触发策略提升预警准确性;
-
支持联动广播系统、警示灯、推送信息至管理端。
十二、方案优点
-
响应速度快:分钟级数据更新;
-
覆盖面积广:支持多点布控、分区管理;
-
风险感知强:早期识别倾斜苗头,避免事故;
-
安装部署灵活:无需布线,太阳能供电;
-
适应性强:城市街道、公园、林地均可部署。
十三、应用领域
-
城市公园及道路行道树
-
风景区古树保护管理
-
学校、医院、机关大院大树防护
-
台风高发地区树木安全巡查
-
森林边缘防护林监测
十四、效益分析
类别
|
效益说明
|
---|---|
安全效益
|
避免树木倒伏砸人、砸车、阻断道路等重大事故
|
生态效益
|
保证大树健康生长,维系生态绿肺,助力低碳城市建设
|
管理效益
|
提高绿化管护数字化水平,减少人工巡检与误判风险
|
经济效益
|
降低保险赔付、救援成本与设备维修费用
|
十五、案例分享
广州某城市主干道行道树智能防倒伏项目:共部署树木监测点52处,通过倾角+风速实时感知,实现3起台风前提早警告,避免倒伏事件发生,成为城市绿化与安全融合典范。
上一篇:古树名木智能滴灌系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