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智能滴灌系统方案
时间:2025-04-0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古树名木是城市生态系统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再生的历史价值和生态意义。为保障其健康生长,提出“古树名木智能滴灌系统方案”,通过部署土壤与环境传感器、滴灌控制系统,并结合4G无线通信,实现远程数据采集、分析与灌溉控制,为古树提供定制化的水分管理服务。
二、监测目标
-
实时掌握古树根区土壤水分变化;
-
动态了解环境温湿度与蒸腾状况;
-
实现古树水分供需的精准匹配;
-
自动控制滴灌系统,防止缺水与水涝;
-
实现远程监管、历史数据查询和科学管理。
三、需求分析
古树名木因生长年代久远,根系分布复杂,抗逆能力较弱,过量或不足灌溉都可能加速其衰亡。传统灌溉方式粗放、不透明,人工维护难度大,急需一套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的水分调控体系来替代人工巡查灌溉。
四、监测方法
-
土壤湿度监测:在树根主要区域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控实时含水量;
-
环境气象监测:部署温湿度传感器,了解水分蒸发速率;
-
数据采集网关:通过4G无线模块上传数据至平台;
-
后台系统分析:比对目标水分阈值,智能决策是否执行灌溉;
-
执行机构控制:联动电磁阀自动开闭,实现精准滴灌。
五、应用原理
系统基于物联网感知技术,融合无线通信(4G)、云平台分析、大数据模型和自动控制技术,构建“感知—传输—决策—执行”闭环灌溉体系。平台实时接收各项环境与土壤参数,并通过算法判断当前是否满足灌溉条件,触发或关闭滴灌装置,同时向管理员发出提示。
六、功能特点
-
4G无线传输:避免布线复杂、信号不稳的问题;
-
全天候监测:24小时不间断采集各类环境参数;
-
自动滴灌控制:按设定水分阈值智能启动灌溉;
-
远程可视管理:支持手机小程序或PC端远程查看;
-
异常报警:如数据异常、设备掉线自动报警;
-
历史数据分析:形成古树水分响应与生长关联模型。
七、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数量
|
说明
|
---|---|---|
土壤湿度传感器
|
2~4
|
安装于树根区不同深度
|
温湿度传感器
|
1
|
监测环境气候条件
|
太阳能供电系统
|
1
|
户外自供电组件
|
滴灌控制阀
|
1
|
控制水流通断
|
滴灌系统(滴管)
|
若干
|
环绕古树布置
|
数据采集终端
|
1
|
含4G模块、MCU控制器
|
防护箱体
|
1
|
防水防尘安装保护
|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传感器类型
|
量程
|
精度
|
---|---|---|
土壤湿度传感器
|
0~100%
|
±2%
|
温度传感器
|
-40℃~85℃
|
±0.3℃
|
湿度传感器
|
0~100% RH
|
±3% RH
|
滴灌控制阀
|
0~1MPa
|
响应时间<1秒
|
电源系统
|
12V/24V太阳能
|
智能控制充电放电
|
九、方案实现
-
现场勘查古树分布与管线情况;
-
安装布设传感器和滴灌设备;
-
调试4G网关与服务器联通;
-
设置参数阈值和灌溉时间段;
-
开启远程实时监控与自动灌溉;
-
持续优化灌溉策略,基于历史数据做调整。
十、数据分析
平台基于历史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季节、气候下古树的水分变化趋势,结合AI算法建立适宜的水分调节曲线,并评估灌溉效率,为后续树种养护提供数据依据,助力古树保育数字化。
十一、预警决策
系统内置多重预警机制:
-
湿度低于设定阈值触发灌溉;
-
数据异常(突变、失联)上报运维;
-
设备运行异常实时推送微信/短信提醒;
-
用户可远程人工干预终端行为。
十二、方案优点
-
无需人力值守,自动完成灌溉;
-
可广泛适配各类树种和环境;
-
4G联网,突破距离限制;
-
一套系统可管多个古树点位;
-
实现传统管养向智慧绿化升级。
十三、应用领域
-
古树名木保护区
-
城市公园与园林
-
文物古建绿地
-
风景区和湿地生态带
-
高校、寺庙等具有古树分布单位
十四、效益分析
类型
|
效益描述
|
---|---|
生态效益
|
提高古树存活率,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绿色景观
|
社会效益
|
弘扬古树文化,提升城市园林品质与文明形象
|
经济效益
|
降低维护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浪费
|
科技效益
|
推动物联网+园林的融合发展,打造智慧绿化样板工程
|
十五、案例分享
-
杭州西湖断桥古樟智能灌溉项目:应用本系统后,土壤含水率维持在理想范围,夏季死亡率为0%,成为西湖景区绿色管养示范点;
-
广州越秀公园古榕智能管理试点:使用4G远程滴灌系统,每年节约管护费用达30%,大树长势显著恢复。
上一篇:水库水位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