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松动位移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04-0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钢结构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其连接节点、桁架支撑、立柱等部位长期承受动静载荷,存在热胀冷缩、结构老化、施工缺陷、环境干扰等多重安全隐患,极易引发螺栓松动、节点位移、构件变形或应力集中等问题。本方案通过多种传感器布设,结合4G/5G联网技术与云平台,实现对结构松动、位移、倾斜、裂缝等状态24小时在线监测与智能预警管理。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控关键节点的位移变化
-
识别钢构连接部位的松动趋势
-
检测桁架或梁柱结构的变形或弯曲程度
-
实现数据历史比对与趋势研判,提前预警风险
-
为日常运维、应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三、需求分析
风险类型
|
问题表现
|
监测需求
|
---|---|---|
连接件松动
|
螺栓滑丝、振动松脱
|
节点应力变化、位移监测
|
热胀冷缩引起位移
|
构件间拉扯、变形
|
相对位移与倾角监测
|
地基不均匀沉降
|
结构整体倾斜或裂缝
|
多点位移/倾斜检测
|
风载/地震影响
|
振动幅度超标,结构偏移
|
加速度与挠度监测
|
四、监测方法
-
位移传感器(拉绳式/线性位移计)监测构件间的相对位移
-
倾角传感器检测桁架、梁柱等构件的偏移角度变化
-
应变计/应力传感器检测关键螺栓连接点的应力松动趋势
-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识别地震或大型设备运转产生的振动冲击
-
所有设备通过边缘计算终端上传至云平台进行智能分析
五、应用原理
传感器实时感知结构状态变化,经终端采集、边缘预处理后上传至监控平台,平台分析是否出现超限情况,并进行报警推送、数据存档、趋势分析与可视化展示,同时可通过手机APP/Web端远程查看或控制。
六、功能特点
-
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多维数据采集
-
异常自动报警,多通道推送
-
设备支持断点续传、边缘计算、4G/5G网络
-
云平台可展示历史趋势、生成图表与报告
-
可联动视频系统,支持分区部署与大屏展示
-
系统可定制嵌入BIM或物联网平台使用
七、硬件清单
设备名称
|
功能描述
|
推荐数量
|
---|---|---|
位移传感器
|
测量构件位移/连接位移
|
每连接或关键节点1个
|
倾角传感器
|
监测构件整体倾斜
|
每主梁/支撑2个
|
应变传感器
|
监测钢构连接点应力变化
|
每主节点2个
|
加速度传感器
|
检测振动冲击变化
|
每跨区或振源1个
|
数据采集终端
|
4G联网、边缘计算、存储上传
|
每100米/一区域1套
|
太阳能电源系统
|
无市电区域供电
|
可选配
|
云平台账号
|
数据可视化、报警推送
|
1套
|
八、硬件参数(参考值)
-
位移传感器:量程0~200mm,精度±0.05mm,IP67
-
倾角传感器:量程±90°,分辨率0.01°,采样频率1Hz
-
应变计:灵敏系数2.0,误差≤0.1%FS,温度补偿
-
加速度传感器:±16g,三轴,灵敏度±2%,带宽0.5Hz~100Hz
-
采集终端:支持4G通信、Modbus/RS485、MQTT协议,断电续航48小时
九、方案实现流程
-
现场勘察与结构分析
-
确定监测点位布置图
-
安装各类传感器与终端
-
完成接线、设定采集频率与阈值
-
平台对接、APP接入、试运行测试
-
运行维护与平台培训
十、数据分析与预警决策
-
倾斜角度超出设定阈值发出预警
-
位移持续增长提示结构疲劳风险
-
振动频率与幅度变化识别突发载荷
-
应力松弛或波动判断连接结构松动
-
系统支持日报、周报、月报导出分析
十一、方案优点
-
提前识别风险点,避免重大事故
-
替代人工巡检,降低人力成本
-
构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结构养护优化
-
远程可视化,实现全天候无间断监管
-
平台可拓展、可接入智慧城市/工业平台
十二、应用领域
-
大型钢结构厂房(仓库、车间)
-
桥梁钢结构、城市高架钢构节点
-
体育馆、展览中心桁架结构
-
超高层钢骨混凝土建筑外围支撑
-
风电塔、输电塔钢结构检测
-
地震高风险区域的钢构基础建筑
十三、效益分析
类别
|
效益
|
---|---|
安全效益
|
实时预警预防坍塌、断裂、下沉等事故
|
管理效益
|
数字化结构健康管理,支持结构维护决策
|
经济效益
|
降低设备故障停产与维修成本
|
社会效益
|
提高建筑安全等级,降低安全责任风险
|
十四、案例分享
-
江苏某桥梁钢构节点应力监测系统:部署48个传感点后,成功识别两次结构疲劳松动风险,提前加固
-
广州某展馆钢桁架在线监测项目:支持远程监管平台,节省年检费用20%,数据接入市政云平台
上一篇:商场悬挂物松动倾斜在线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