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岩层滑坡位移在线监测
时间:2025-04-27
涉川
1. 方案介绍
山体岩层滑坡位移在线监测方案,利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裂缝计、GNSS定位系统等设备,结合4G无线传输、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时监测山体岩层微小位移和变形趋势,预警潜在滑坡灾害。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山区交通干线、采矿区、基础设施周边等场所,为地灾防控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山体岩层滑坡位移在线监测方案,利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裂缝计、GNSS定位系统等设备,结合4G无线传输、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时监测山体岩层微小位移和变形趋势,预警潜在滑坡灾害。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山区交通干线、采矿区、基础设施周边等场所,为地灾防控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2. 监测目标
-
实时掌握岩层及地表位移、裂缝扩展等变化
-
监测山体滑坡发生前的预兆性形变
-
及时发出滑坡风险预警,指导人员撤离与应急处置
-
形成长期变形数据档案,支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3. 需求分析
-
山区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易引发滑坡,亟需实时监测
-
传统人工巡查滞后,难以及时发现灾害预兆
-
需要远程、连续、全天候、高精度监测手段
-
监测系统需兼容政府地灾平台、支持统一管理
4. 监测方法
-
地表裂缝监测:布设裂缝计、位移传感器,监测张开量变化
-
深部位移监测:安装倾角仪、GNSS位移站,监测内部变形
-
雨量同步监测:搭配雨量计监测降雨量,分析致灾因子
-
数据无线上传:通过4G模块将数据实时同步至云平台
5. 应用原理
-
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两固定点间的变化量,反映表面裂缝动态
-
倾角传感器监测地质体倾斜变化,推断整体稳定性变化趋势
-
GNSS高精度定位连续测量监测点坐标变化,捕捉山体整体滑移
-
云平台综合分析多源数据,自动识别异常趋势并发出预警
6. 功能特点
-
多参数融合监测(裂缝+倾斜+位移+雨量)
-
远程无线传输(4G全网通)
-
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实时预警
-
支持微信小程序、网页端多终端查看
-
可对接地灾监测平台,支持政府监管
7. 硬件清单
-
表面裂缝计
-
多轴倾角传感器
-
GNSS位移测量系统
-
雨量计(选配)
-
4G数据采集主机
-
太阳能供电系统(含电池)
-
后端数据服务器或租用云平台
8.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裂缝计测量量程:0~100mm,分辨率0.01mm
-
倾角传感器量程:±30°,精度0.05°
-
GNSS定位精度:水平±5mm,垂直±10mm
-
采集频率:5分钟~24小时可设置
-
工作温度:-30℃~+70℃
-
防护等级:IP66及以上(户外专用)
9. 方案实现
-
选定滑坡隐患点,布设传感器网络
-
连接4G数据传输主机,设置监测频率
-
云平台配置报警阈值,如裂缝扩展超5mm、倾角变化超1°等
-
实现数据同步采集、远程监控与异常自动推送
10. 数据分析
-
自动生成位移、裂缝、倾角变化曲线
-
统计日/周/月的变化趋势,形成对比分析
-
分析雨量与滑坡位移变化的关联性
-
出具自动化监测报告,辅助决策
11. 预警决策
-
设定多级预警标准(如黄色、橙色、红色)
-
支持微信、短信、APP弹窗、LED屏多渠道推送预警信息
-
超标后联动广播报警或现场警示灯
-
形成闭环的告警-响应-复核流程
12. 方案优点
-
全自动连续监测,实时掌握滑坡前兆
-
多参数融合提高预警准确率
-
部署灵活,适应不同地形与环境
-
系统稳定,维护成本低
-
支持多平台联动,提高管理效率
13. 应用领域
-
山体滑坡隐患点
-
铁路公路沿线高边坡
-
水库、库岸监测
-
矿山边坡监测
-
城市地质灾害监控区
14. 效益分析
-
安全效益:提前发现险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经济效益:降低因滑坡导致的财产损失和救灾费用
-
社会效益:提升政府地灾防控水平,增强公众安全感
-
管理效益:实现隐患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管理
15. 国标规范
-
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50973-201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
TB10032-2021《铁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规范》
-
GB/T 19672-2015《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通用技术条件》
16. 参考文献
-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
《滑坡监测与预警方法综述》
-
《滑坡灾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构建》
17. 案例分享
-
云南某山区滑坡在线监测项目:成功提前12小时预警,协助组织安全撤离近300人
-
四川高速公路高边坡监测项目:通过位移+倾角融合监测,有效防止了连续降雨引发的滑坡事故
-
贵州库岸滑坡动态监测系统:连续三年零事故,实现水库安全度汛目标
上一篇:斜坡岩土体运动裂缝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