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灌溉调度雨水收集与智慧利用灌溉
    时间:2025-05-04 涉川
    1. 方案介绍
    本方案结合智慧灌溉技术与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理念,构建集“雨水收集—智能储存—自动灌溉—数据分析—调度决策”于一体的雨水智慧灌溉系统。系统通过部署雨水收集模块、水质监测单元、智能调蓄系统与自动灌溉控制装置,融合物联网、气象预测、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灌溉调度的科学化、智能化与节水高效化,满足农业种植对水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

    2.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雨水收集量、水质、蓄水池水位
    • 动态分析作物需水量、土壤湿度和蒸发量
    • 基于降雨预测和墒情数据制定灌溉调度计划
    • 实现多水源联动调度(雨水、地下水、市政供水)自动灌溉控制

    3. 需求分析
    • 农村地区存在灌溉用水不足和浪费并存问题
    • 农户难以掌握何时浇水、浇多少水
    • 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排涝压力大、利用率不足
    • 缺乏统一调度管理和数据支持的灌溉决策体系

    4. 监测方法
    • 雨水收集模块实时采集降水量并引导至蓄水池
    • 水质监测模块监控pH、浊度、COD等参数确保可灌溉
    • 土壤墒情传感器监测不同深度湿度、电导率等
    • 气象站收集温湿度、风速、蒸发量、太阳辐射等环境数据
    • 灌溉执行模块根据作物需水模型与平台算法自动执行或手动控制

    5. 应用原理
    系统基于物联网架构,利用传感器采集环境、土壤、水源相关信息,通过平台算法分析形成最优灌溉决策。雨水通过地面集水系统引流至蓄水池,智能阀门控制调配利用,按作物需水时段精准灌溉,最大化节水效能与作物健康生长。

    6. 功能特点
    • 雨水智能收集、沉淀过滤、安全蓄存
    • 水质合格后自动加入灌溉系统或净化处理
    • 结合土壤墒情和天气预测,智能调整灌溉频次与水量
    • 多水源调配管理,雨水优先、地下水补充
    • 手机APP和网页平台远程查看与手动控制灌溉
    • 可设置阈值预警,如雨水溢流、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

    7. 硬件清单
    1. 雨水收集装置(屋顶或地面集水+初期弃流+过滤单元)
    2. 智能蓄水池(含水位传感器、水质监测仪)
    3. 土壤墒情监测仪(土壤温湿电导三合一)
    4. 自动气象站(温湿度、雨量、辐射、风速等)
    5. 智能水泵与电动阀控制器
    6. 数据采集主机(支持4G、Wi-Fi、LoRa)
    7. 电源系统(太阳能或市电)
    8. 云平台+灌溉调度管理软件系统

    8.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土壤湿度:0–100%,精度±2%
    • 水位测量:0–5m,精度±1cm
    • 水质(pH):0–14,精度±0.1
    • 雨量测量:0–100mm/h,精度±0.5mm
    • 风速:0–30m/s,精度±0.3m/s
    • 太阳辐射:0–2000W/m²,精度±5%
    • 通信方式:4G全网通/LoRa组网,数据实时上报

    9. 方案实现
    • 在温室或农田周边布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入智能蓄水池
    • 安装土壤传感器与气象站持续获取环境参数
    • 部署水泵、电磁阀等执行机构,并接入智能网关与控制平台
    • 设置灌溉策略:自动/半自动/手动、时间段、湿度上下限等
    • 平台自动决策是否启用雨水灌溉并记录用水日志与灌溉量

    10. 数据分析
    • 实时展示雨水收集总量与使用率
    • 多日累积降雨与灌溉关系分析图
    • 土壤水分时序变化与蒸发量对比
    • 作物需水模型自动生成灌溉周期
    • 提供作物用水报表与蓄水池运行效率分析

    11. 预警决策
    • 自动判断是否即将降雨,推迟灌溉,避免浪费
    • 水质超标、蓄水池水位过低、设备故障推送短信/微信通知
    • 根据长期天气预报和历史数据优化灌溉排程
    • 支持远程灌溉干预与人工调整策略

    12. 方案优点
    • 高效利用雨水资源,缓解灌溉用水压力
    • 系统智能判断无需过度人工干预
    • 减少地表径流与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环保效益
    • 降低用水成本,助力农业节水型社会建设
    • 与气象系统联动,提升精准灌溉效率

    13. 应用领域
    • 农田、果园、茶园、蔬菜大棚等农业灌溉区
    • 城郊雨水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示范区
    • 农业农村生态循环项目、节水型农业建设项目
    • 农场、科研试验田、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

    14. 效益分析
    • 雨水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降低地下水依赖
    • 灌溉节水30%~50%,同时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 灌溉管理智能化,人工操作减少70%以上
    • 长期降低运营成本并符合绿色低碳政策方向

    15. 国标规范
    • GB/T 50331-2021《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 GB/T 20484-2006《节水灌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 GB/T 32437-2015《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技术规范》

    16. 参考文献
    •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与工程应用》
    • 《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手册》
    • FAO《Rainwater Harvesting for Agricultural Use》
    • 水利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集》

    17. 案例分享
    在广东梅州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部署了基于雨水回收的智慧灌溉系统。通过屋面与地面雨水统一收集,并经沉淀与过滤处理后储存于地下调蓄池中,结合作物墒情与气象预报自动开展灌溉调度。系统运行后,年平均节水量达3800吨,人工投入减少40%,作物病虫害下降,亩产提升18%,获得“绿色灌溉示范工程”认证。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