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浴场水浑浊度监测
时间:2025-05-07
涉川
一、方案介绍
海水浴场水体浑浊度是游客感知海水清洁程度的重要指标,也影响海洋生态与水下能见度安全。本方案采用基于光学原理的在线浑浊度监测技术,结合4G无线通信与智能预警系统,实时掌握水体透明度变化,辅助管理部门科学决策与风险提示。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控海水浑浊度变化趋势;
-
提前预警强风浪、污染物输入、泥沙扰动等引发的浑浊异常;
-
支撑浴场开放/关闭决策与公众信息发布;
-
长期积累数据评估水质改善与海洋生态修复成效。
三、需求分析
海水浑浊度受潮汐、风浪、河口来水、人流密集等因素影响较大,人工采样检测延迟性强,不能满足实时监管和应急响应需要。游客对水质视觉感知日益敏感,景区亟需部署一套低运维、高稳定性的智能监测系统。
四、监测方法
-
在浴场典型水域布设在线浑浊度传感器;
-
搭配浮标或岸基式4G无线采集终端;
-
实时采集浑浊度数据并上传至监测平台;
-
平台提供趋势分析、阈值报警、报表导出等功能。
五、应用原理
浑浊度传感器基于光散射或光透射原理,测量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对光线的干扰程度,输出以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表示的浑浊度数值,反映水体透明度与清洁程度。
六、功能特点
-
浑浊度秒级采集,支持远程设置采样频率
-
超限报警(支持自定义分级预警)
-
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支持手机查看
-
多点部署,多井(站)对比
-
可拓展视频监控、气象数据联动分析
七、硬件清单
-
光学式浑浊度传感器(支持防海水腐蚀)
-
数据采集与通信终端(4G通讯)
-
浮标结构或岸边安装支架
-
电源系统(太阳能+锂电池)
-
云监测平台(数据管理、图表、报警)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浑浊度传感器:
-
量程:0–1000 NTU(可选0–4000 NTU)
-
精度:±2% FS
-
清洗:自动刮刷(防生物附着)
-
材质:防腐PVC/不锈钢316L
-
-
数据终端:
-
通讯方式:4G全网通
-
防护等级:IP67(户外防水)
-
上报周期:1 min ~ 1 h 可调
-
电源:3.6V锂电池 / 太阳能供电
-
九、方案实现
-
在浴场指定水域安装传感器与采集终端;
-
设置浑浊度监测频率与报警阈值;
-
数据实时传输至平台,并可在网页或手机端查看;
-
若数据超限,系统自动推送报警信息给管理人员;
-
支持数据导出用于海洋环境评估或治理效果分析。
十、数据分析
-
浑浊度变化曲线图(日/周/月)
-
极值统计与频发时间段分析(如涨潮前后)
-
事件关联分析(如天气、水流、游客密度)
-
异常识别与污染源趋势推测
-
年度比较评估水质改善成效
十一、预警决策
-
设定多级浑浊度阈值(如NTU>100为一级预警)
-
支持自动触发LED警示、水质通报发布或浴场限流
-
结合视频监控/气象预报形成综合判断模型
-
支持和景区官网、政务平台联动公示最新水质状况
十二、方案优点
-
精准:光学传感器响应快、精度高
-
耐用:防腐材料适应海水环境
-
易部署:无线传输,支持浮标/岸基多种方式
-
智能化:异常报警、数据可视化、平台联动
-
低运维:自动清洗、低功耗设计,适合无人值守
十三、应用领域
-
国家级/地方级海水浴场
-
滨海旅游景区
-
城市亲水海岸带
-
环保部门重点监控区段
-
近岸赤潮监测辅助指标站
-
污水排口海域快速响应点
十四、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降低污染事件对生态与海洋生物的影响;
管理效益:提升海滨景区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
社会效益:增强游客信任与安全感;
经济效益:避免因水质问题引发的停业损失或品牌危机。
管理效益:提升海滨景区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水平;
社会效益:增强游客信任与安全感;
经济效益:避免因水质问题引发的停业损失或品牌危机。
十五、国标规范
-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
《HJ 1001-2018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GB/T 24781-2009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要求》
-
《国家海水浴场水质分级与监测办法(试行)》
-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参考)
十六、参考文献
-
国家海洋局:《中国近岸海域水质公报》
-
《浑浊度与海洋悬浮物遥感估算研究》
-
《滨海旅游水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构建探讨》
-
《基于物联网的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研究》
十七、案例分享
海南三亚湾某浴场在2023年布设3套浑浊度在线监测点,结合天气与游客人流数据,实现夏季游客高峰期的水质联动监管。系统在一次台风前监测到浑浊度急剧上升,协助浴场提前发布闭园预告,避免游客误入,获得良好社会反馈与游客口碑。
上一篇:海滨浴场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