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场地下水污染监测
时间:2025-05-17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垃圾填埋场及生活垃圾处理区域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渗滤液污染风险,构建一套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布设监测井并安装地下水水位、水温、电导率、pH、COD、氨氮、重金属等监测设备,结合数据采集终端与无线远程传输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质量的长期连续监控,为垃圾场环境安全评估、污染防控和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本方案针对垃圾填埋场及生活垃圾处理区域可能对地下水造成的渗滤液污染风险,构建一套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布设监测井并安装地下水水位、水温、电导率、pH、COD、氨氮、重金属等监测设备,结合数据采集终端与无线远程传输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质量的长期连续监控,为垃圾场环境安全评估、污染防控和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垃圾场周边地下水水位变化
-
动态掌握地下水中污染物(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浓度
-
识别渗滤液泄漏扩散趋势与污染程度
-
提供污染预警信息,指导风险管理与修复措施
需求分析
垃圾填埋过程中易产生高浓度渗滤液,若防渗系统失效,污染物将渗入地下,威胁地下水安全。传统定期人工取样检测存在滞后性、工作量大、覆盖面小等问题。建设一套自动化、实时化、智能化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是提高垃圾处理场环境管理效率与预警能力的必要手段。
垃圾填埋过程中易产生高浓度渗滤液,若防渗系统失效,污染物将渗入地下,威胁地下水安全。传统定期人工取样检测存在滞后性、工作量大、覆盖面小等问题。建设一套自动化、实时化、智能化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是提高垃圾处理场环境管理效率与预警能力的必要手段。
监测方法
-
在垃圾场周边布设多口监测井(上游对照井、下游控制井)
-
每口监测井中下设多参数水质传感器,采集深层地下水数据
-
利用数据采集仪将数据通过4G、NB-IoT等方式传输至平台
-
后台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处理、污染趋势识别与风险预警
应用原理
污染物通过渗滤液迁移进入含水层,影响地下水理化指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尤其是关键指标(如电导率、COD、重金属等),判断污染事件的发生与扩散趋势。系统结合预设阈值和历史变化模型,实现污染预警判断。
污染物通过渗滤液迁移进入含水层,影响地下水理化指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尤其是关键指标(如电导率、COD、重金属等),判断污染事件的发生与扩散趋势。系统结合预设阈值和历史变化模型,实现污染预警判断。
功能特点
-
多参数在线实时监测(pH、电导率、温度、DO、COD、NH₃-N、重金属等)
-
具备数据远程传输、存储、图表化分析和异常报警功能
-
支持多井、多层布设,实现空间维度监测
-
低功耗设备,适合野外长期部署
-
可集成视频监控、地图定位及自动报表系统
硬件清单
-
多参数地下水水质传感器(支持扩展模块)
-
地下水液位传感器
-
数据采集仪(带通信模块)
-
防水防腐型设备安装支架
-
太阳能供电系统+蓄电池
-
云端数据管理平台(含预警模块)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pH:0~14,精度±0.05
-
电导率:0~20000 μS/cm,精度±1%
-
溶解氧:0~20 mg/L,精度±0.1 mg/L
-
水温:-5~50℃,精度±0.1℃
-
COD:0~1000 mg/L,精度±5%
-
氨氮:0~100 mg/L,精度±2%
-
液位:0~50 m,精度±0.5%FS
-
重金属(铅、铬、镉等):定制电极,精度根据标准分析法确定
方案实现
-
勘测场地地下水流向与地质结构
-
设计并施工若干监测井(防渗井筒)
-
安装水质与水位传感器,连接采集与通讯模块
-
配置电源系统与设备防护箱体
-
部署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实时数据接入与可视化展示
-
设置预警阈值,启用自动推送与报警联动
数据分析
-
比对上游与下游监测井水质指标,判断污染趋势
-
基于历史数据曲线分析水质变化的突变与缓变特征
-
联合水位变化与电导率、COD联动关系识别渗漏事件
-
利用地图可视化展现污染扩散空间分布趋势
预警决策
-
设定各水质参数警戒阈值,触发报警
-
平台支持短信、微信、邮件等多形式推送预警信息
-
支持污染等级分类,自动生成预警报告与风险建议
-
可联动第三方应急平台或现场声光报警装置
方案优点
-
实现地下水污染自动连续监测,降低人工干预
-
数据实时传输与可视化,管理高效、响应快速
-
可扩展污染识别模型,支持区域污染预警决策
-
设备适应恶劣环境,运行稳定、维护简便
应用领域
-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
工业固废处理区地下水监测
-
危废堆场地下水污染防控
-
污水处理厂下游地下水质跟踪
-
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点安全监管
效益分析
-
有效降低渗滤液泄漏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风险
-
提高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提升执法效率
-
减少地下水污染调查与修复的后期经济投入
-
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国标规范
-
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 50893-20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
HJ 610-2016《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
GB/T 31168-2014《地下水污染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参考文献
-
《固体废物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机制研究》
-
《地下水污染监测与数据分析系统建设探索》
-
《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案例分享
在江苏某大型垃圾填埋场周边部署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布设上游对照井与下游三口监测井,监测到一次突发性氨氮浓度升高事件,经定位分析为某区域膜系统破损导致渗滤液渗出,相关部门快速修复,成功避免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扩散。系统数据也被用于年度环保评估,获得主管部门认可。
在江苏某大型垃圾填埋场周边部署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布设上游对照井与下游三口监测井,监测到一次突发性氨氮浓度升高事件,经定位分析为某区域膜系统破损导致渗滤液渗出,相关部门快速修复,成功避免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扩散。系统数据也被用于年度环保评估,获得主管部门认可。
上一篇:雪崩监测危险等级联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