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集装箱内食用菌栽培环境光照不足、需求多样等问题,设计一套集成化、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系统采用三档调光促生长灯,支持自动与手动双模式控制,实现不同阶段的光照调节,提升食用菌产量和品质,适配狭小空间、潮湿环境和高温消毒要求。
监测目标
为集装箱内菇类种植提供可控、均匀、稳定的补光环境,满足不同种类或生长期的光照需求,提升光合作用效率与生物量积累,同时增强管理便利性与种植可控性。
需求分析
食用菌对光照不敏感但对特定光周期与强度有响应,不同阶段光照需求不同。传统照明方式无法调节亮度、不耐潮湿、易损坏,缺乏智能控制能力,急需一种结构紧凑、调光灵活、防水耐高温的集装箱专用照明系统。
监测方法
通过照明控制模块设定时间段、光照强度等级(高、中、低三档),可选配光照传感器实现自动调节。配合温湿度监测设备协同调控,系统支持远程开关和本地手动操作,确保光照稳定且高效运行。
应用原理
采用三档调光LED促生长灯,通过开关电路切换电流强度实现亮度调节。系统集成时钟模块、光照或温度传感器判断当前状态,根据设定策略自动切换光照模式,也可人工直接控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光照管理。
功能特点
-
三档光照调节(手动/自动切换)
-
灯具防水防尘(IP65)、耐高温(85℃)
-
安装便捷,标配卡扣可快速固定
-
直连220V交流供电,布线简洁
-
支持联动远程控制系统与环境参数联控
硬件清单
-
食用菌专用三档调光LED灯具
-
智能照明控制模块(含定时器/传感器接口)
-
电源模块(AC220V)
-
防水电缆与端子
-
安装卡扣组件
-
可选配: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面板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灯具功率:9W、12W、18W可选
-
工作电压:220V AC
-
光照调节档位:高/中/低
-
灯体尺寸:595mm × 33mm × 34mm
-
防护等级:IP65
-
材质:塑料包铝,符合II类电器标准
-
耐温:≤85℃持续工作
-
接线方式:防水线缆直接输出
方案实现
-
确定照明布置图,均匀分布灯具于种植层
-
安装灯具并固定卡扣,连接电源线至控制模块
-
配置控制器,设置手动或自动模式及定时/传感参数
-
通电测试,调整三档光照确认无误
-
若选配环境传感器,可根据数据动态调光
-
可接入智能网关,支持远程开关与云平台联动
数据分析
系统支持记录光照时间及档位变化,形成照明运行日志。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照明效果对菌类生长影响,评估不同光周期与亮度组合下的产量趋势,优化种植策略。
预警决策
系统可设置灯具异常(不亮、跳档失败)报警,一旦发生异常,推送至管理终端或手机通知。高温环境下自动延时通电或报警提示,避免电路老化或照明系统损坏。
方案优点
-
定制化照明解决方案适配集装箱环境
-
多档调光满足不同菌类与生长期需求
-
耐高温、防潮湿设计确保长久运行
-
操作便捷,维护成本低
-
可扩展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程度高
应用领域
-
集装箱菇类工厂化种植基地
-
城市社区模块化种植系统
-
食用菌育苗与生长室照明改造
-
科研温控箱体内菌类实验环境
效益分析
-
显著提升食用菌品质和出菇周期可控性
-
降低用电量和人工管理成本
-
减少照明系统维护频次,延长灯具寿命
-
提高标准化、智能化种植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
国标规范
-
GB 7000.1-2015《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
GB/T 50034-2013《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
GB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参考文献
-
《LED植物补光灯应用技术手册》
-
《现代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
-
《植物照明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综述》
案例分享
在浙江某城市农业园区,集装箱食用菌种植基地引入本智能照明系统,通过设定白天低档照明、夜间关闭及孢子阶段中档光照策略,实现能耗降低30%、出菇时间缩短2天。系统自动化控制带来运维便利,也为同类农业智能化改造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