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集装箱式种植环境设计,通过工业级触控一体机为中控终端,集成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核心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调节功能,构建一套高集成度、远程可控的智能环境调控系统。系统支持手机与PC网页远程控制,实现一键式调节种植舱内气候条件,确保菌菇等作物在集装箱内获得最优生长环境。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舱内温度、湿度、CO₂浓度、光照强度
-
自动调控环境条件,实现定向控制与远程管理
-
实现温湿参数精准控制,提升产量与质量
需求分析
集装箱内环境密闭,温湿度波动大,人工管理响应滞后,无法满足精细化种植需求。需构建一体化自动调控系统,支持远程控制、数据可视与多参数调节,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环境需求,降低人工干预强度。
监测方法
-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定CO₂水平,实现通风联动控制
-
温湿度传感器分别布设于环境与菌料表层,精确掌握温湿变化
-
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调节补光系统
-
中控系统采集并分析所有传感器数据,实现联动控制
应用原理
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工业触控一体机为核心,接入多路环境传感器。传感器信号经数据采集模块实时上传中控终端,经算法处理后调节风机、加热/加湿设备、CO₂排放或补光装置,实现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的自动调节,远程平台可同步查看和控制。
功能特点
-
一体化工业触控屏,简洁操作界面,一键调控所有环境因子
-
多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数据采集精准、稳定
-
系统支持手机App和PC网页端远程访问控制
-
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展风机、喷雾、补光等设备
-
支持自动/手动双模式切换
硬件清单
-
工业级触控一体机中控终端
-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
-
菌料温度传感器
-
光照传感器(选配)
-
通信模块(支持4G或以太网)
-
控制继电器模块
-
配套风机、加湿器、加热带、补光灯等控制设备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CO₂传感器:量程 0~5000ppm,精度 ±50ppm,自带温补功能
-
环境温湿度传感器:温度量程 -40℃
80℃,湿度量程 0100%RH,温度精度 ±0.3℃,湿度精度 ±3%RH -
菌料温度传感器:量程 -40℃~80℃,精度 ±0.3℃
-
光照传感器(选配):量程 0~100000 Lux,精度 ±3%
-
工业触控一体机:10~15英寸,四核处理器,IP65防护等级
-
通信方式:4G全网通/有线LAN
方案实现
-
安装中控一体机于集装箱侧墙或操作区
-
将温湿度、CO₂等传感器固定于环境关键点和菌料表面
-
将控制输出端口接入风机、加热/加湿设备、CO₂调节与补光设备
-
系统接入电源并联通网络,初始化参数配置
-
设置自动控制策略或通过远程终端一键调控
-
实现日常无人值守、定时/实时环境管理
数据分析
-
实时环境数据曲线显示与记录,支持导出Excel报表
-
可分析日/周/月温湿度与CO₂浓度趋势
-
生成环境稳定性评价,为种植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预警决策
-
设定环境阈值,当温湿度、CO₂或光照异常偏离时自动报警
-
可联动警报器或推送至手机端预警通知
-
支持手动远程干预,保障异常环境下应急处理能力
方案优点
-
实现集装箱内环境因子的全面调控与远程管理
-
提高种植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
-
保证种植环境稳定,提升产量与品质
-
可快速部署,兼容性高,适用于多种菌种/蔬菜作物
应用领域
-
集装箱式食用菌栽培
-
城市农业与移动种植基地
-
教学与科研用植物工厂
-
温控果蔬、花卉养殖系统
效益分析
-
平均减少人工值守时间60%以上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0~30%
-
实现环境因子调节误差小于±5%,稳定性显著增强
-
降低人为环境控制失误,减少病害发生概率
国标规范
-
GB/T 20484-2006《设施农业环境参数自动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
GB/T 18204.2-2014《公共场所温湿度检测方法》
-
GB/T 32424-2015《农业物联网用传感器通用技术规范》
-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通用要求》
参考文献
-
《智慧农业控制系统原理与应用》
-
《现代农业设施环境自动控制》
-
《集装箱农业技术手册》
案例分享
在江苏某集装箱食用菌试验站部署该系统后,实现了全年温湿度自动调控和远程管理。系统运行稳定,节省人力50%以上,CO₂浓度动态调节使菇体品质与产量提升15%,用户反馈管理高效且操作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