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全智能一体集装箱种植系统
    时间:2025-05-18 涉川
    一、方案介绍
    随着城市空间的集约化发展与农业智能化趋势的加速,全智能一体集装箱种植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将种植单元、环境监测、气候调节、水肥一体化、智能照明等功能集成在一个标准化集装箱中,借助4G物联网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管理、智能调控和高效生产,是城市农业、应急保障农业及未来工厂农业的重要解决方案。

    二、监测目标
    本系统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实时监测集装箱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CO₂浓度、光照强度、营养液电导率(EC)和pH值;
    第二,监控水箱液位、水泵运行状态及补液系统状态;
    第三,实现种植环境的自动调控,包括温湿调节、通风、补光和水肥供应;
    第四,支持远程实时数据查看、参数调节和预警响应。

    三、需求分析
    城市农业、立体种植、科研育种等应用场景对种植环境的控制要求极高,传统大棚无法实现空间节省与高度智能化管理。用户需要一种“即插即用”的智能种植单元,具备模块化集成、远程控制、数据化管理、低能耗运行等特点。本方案可广泛部署于城市楼宇、屋顶平台、荒地或应急场所,满足种植自动化、精准化、全天候运行等需求。

    四、监测方法
    环境监测通过多点布置的高精度传感器实现,具体包括: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红外CO₂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EC/pH复合探头等。所有传感器通过RS485或模拟信号连接至集成采集控制主机,再由4G模块将数据主动上传至云平台。系统后台设定参数阈值,实时对比、联动执行调控任务。

    五、应用原理
    核心控制逻辑基于物联网数据采集与边缘计算技术。传感器采集环境数据,经由4G无线传输至云平台或边缘服务器。控制系统根据设定规则,联动控制风扇、新风设备、LED补光灯、水泵、施肥机等执行机构,形成智能调控闭环。同时平台端支持数据存储、图表展示、历史回溯与智能预警推送,实现“无人值守、数据驱动”的种植管理模式。

    六、功能特点
    本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是全参数多维监测,实现温度、湿度、CO₂、光照、EC、pH、水位等全流程感知;
    二是智能化调控,支持自动补光、自动通风、自动灌溉及水肥混配;
    三是远程可视化管理,通过手机App或网页端随时查看与操作;
    四是智能预警,异常时可发送短信、微信或邮件通知;
    五是模块化设计,运输方便,现场即装即用;
    六是断电自动保护,防止作物损失。

    七、硬件清单
    系统包含以下核心硬件模块:
    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红外CO₂传感器、光照传感器、EC/pH水质传感器、液位监测模块、4G无线采集主机、智能控制器、多通道继电模块、LED植物补光灯、循环风机、排气风机、新风换气系统、水泵、储液桶、水肥混配设备、电磁阀、电源系统、远程运维终端等。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温湿度传感器支持-40℃至+125℃、0至100%RH,精度为±0.2℃和±2%RH。CO₂传感器量程为0至5000ppm,精度为±3%。光照强度传感器量程达0至100000 Lux,精度为±5%。EC探头量程为0至20mS/cm,精度为±2%。pH探头范围为0至14,精度为±0.1。液位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或浮球式,具备断水预警功能。所有设备满足工业级防护标准,适用于高湿、高温环境。

    九、方案实现
    首先在标准集装箱内布置作物种植架,安装LED植物灯与风机。随后在关键位置布设温湿度、CO₂等环境传感器与营养液传感器。通过布线连接到智能采集主机与控制系统,再由继电器模块控制各类执行设备。设置好系统参数与自动控制逻辑后,通电即可投入运行。通过4G模块实现数据远程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操作与告警管理。

    十、数据分析
    平台可自动生成数据报表,记录种植期间各类环境因子变化曲线。用户可查看小时、天、周、月级别的趋势图,分析光照与CO₂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同时系统支持对用电量、水耗量、灌溉频次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优化种植方案与降低能耗成本。

    十一、预警决策
    系统具备温湿度、CO₂、光照、EC、pH等多维度的报警机制。预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响应级别,当任一参数越限时,系统立即执行保护措施,例如强制通风、增加补水、关闭补光等。同时,系统将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确保作物环境在可控范围内。

    十二、方案优点
    该方案具有高度集成化、智能化与自动化的优势。通过标准集装箱形态,可快速部署,灵活移动。4G联网模式不依赖有线网络,便于边远或复杂地区使用。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自动调控,极大地提升种植效率与稳定性。此外,所有设备具备工业级防护,运行稳定,维护简便,极具推广价值。

    十三、应用领域
    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立体农业、屋顶农业、科研育种实验、校园农业实验、食品工厂绿化单元、军事或灾后应急蔬菜供应等场景。尤其适合对环境控制精度要求高、空间资源紧张、管理成本敏感的农业单位或园区。

    十四、效益分析
    通过该系统的实施,作物生长周期可缩短约10%至20%,产量提高15%至30%。节省人工巡检与管理成本超过50%,灌溉与照明能耗降低30%以上。系统稳定性高,可长期连续运行,减少作物病害与环境波动带来的损失。整体投资回收周期在18至24个月之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十五、国标规范
    系统设计与实施参照以下国家标准执行:
    《GB/T 20478-2006 温室气候参数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GB/T 22484-2008 环境监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36456-2018 智慧农业通用技术规范》
    《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十六、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装备与环境控制研究进展》
    2. 《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手册》农业出版社
    3. 王立华等,《智能温室与植物工厂控制技术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4. FAO《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Report》(2020)

    十七、案例分享
    2023年,江苏某科技农业企业部署了6台全智能集装箱种植系统,分别种植生菜、紫甘蓝和薄荷等叶菜类作物。系统启用后,通过远程控制平台统一管理,环境波动大幅减少,作物生长一致性明显提升。客户反映生产周期缩短约18%,人工投入减少一半,最终年产值较原系统提升了近40%。此案例被评为城市农业示范工程优秀项目,并被多家科研单位作为教学实训平台引入。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