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农业灌溉、温室大棚、城市绿化、智慧园林、校园绿化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解决方案 >
    水里声纳噪声在线监测
    时间:2025-07-02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水体环境中声纳设备及船舶声源对水下噪声环境的影响,构建“水里声纳噪声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水下声纳信号、背景噪声、突发高频声源等进行实时监测、识别与记录。系统采用高灵敏度水听器(Hydrophone)、水下数据采集器、4G/卫星通信模块以及AI声波分析平台,广泛应用于海洋生态保护区、水产养殖区、港口航道、科研水域及军事敏感区域,对水下噪声污染与声纳活动进行持续监管与风险预警。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水体中的背景噪声水平与声纳信号强度
    • 识别不同声源类型,如军用/民用声纳、船舶螺旋桨、施工打桩等
    • 记录声源出现时间、频率分布、强度变化,形成声谱档案
    • 为海洋生物保护、渔业管理、生态评估与军事防御提供声学数据支撑
    需求分析
    随着声纳技术和水上交通的发展,水下人为声源持续增多,已对鲸豚类、水产资源、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构成干扰甚至危害。在港口、渔区、生态保护区等重点水域,亟需部署声纳噪声监测系统,实现声源自动识别、生态风险预警和数据合规管理,支持环境保护、执法取证及科研用途。
    监测方法
    • 通过部署固定式或漂浮式水听器采集水下声波信号
    • 数据经防水数据采集终端进行实时采样与初步处理
    • 平台端进行声谱分析、声源识别与声压级评估
    • 数据通过4G/卫星通信上传至管理平台,形成时间序列数据库
    应用原理
    • 水听器接收水中声波振动,转换为电信号
    • 采集系统对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处理,计算声压级(SPL)、主频、谱能量分布
    • 声谱指纹库+AI算法识别声纳脉冲、船舶、自然声源等不同声源类型
    • 长期数据可反演声源分布规律及趋势
    功能特点
    • 支持24小时水下背景声、脉冲声、连续声等多类声源自动识别
    • 多级频率段(低频、中频、高频)分段监测
    • 数据实时上传,支持远程平台图谱查看、历史回放与声谱分析
    • 可设置频段超标报警或异常声源事件记录
    • 支持AI声源分类、生态风险等级评估与智能标记
    硬件清单
    • 水听器(低噪音/高灵敏型)
    • 水下数据采集单元(含放大器、滤波器、采样模块)
    • 浮标或底座结构固定装置
    • 通信模块(4G、LoRa、卫星传输可选)
    • 太阳能供电系统或电池组
    • 云端声学分析平台(含声谱图、报警模块、分类算法库)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频率响应范围:10 Hz~100 kHz(可选扩展至500 kHz)
    • 灵敏度:-165 dB~-210 dB re 1V/μPa
    • 声压级测量范围:80~190 dB re 1μPa
    • 动态范围:>90 dB
    • 采样率:48 kHz~512 kHz(按需设定)
    • 数据传输:支持TCP/IP、MQTT协议,兼容海洋信息平台对接
    方案实现
    选定监测水域典型声源干扰区,如航道、施工点或生态敏感区,部署水听器和采集终端,安装于浮标系统或海底支架中。终端采集后通过4G或卫星链路上传至平台,平台进行实时声谱成像、数据分析与历史比对,支持专家远程听音与AI自动识别。
    数据分析
    • 输出实时声谱图(Spectrogram)与声压级曲线(SPL vs. Time)
    • 自动识别声纳信号(如连续波CW、调频FM、脉冲波PULS等)
    • 比较分析不同时段背景噪声变化
    • 长期跟踪高频或突发声源对特定区域的干扰趋势
    • 数据支持导出,用于科研发表或行政取证
    预警决策
    • 设定生态敏感频段声压上限,超限即发出短信/平台/声光报警
    • 异常脉冲声、未知声源突发事件记录并自动上报
    • 可联动监控平台、执法系统,支持声源定位与行动分析
    • 生成生态风险评估报告,用于保护措施制订
    方案优点
    • 全天候无干扰、被动式监测,保护生态同时保障隐私
    • 覆盖多频段水下声源,声源识别精度高
    • 模块化系统可快速部署于近岸、湖泊、养殖区或深水平台
    • 支持科研平台、环保管理系统及军用预警系统接入
    • 数据长期留存,便于趋势分析与溯源
    应用领域
    • 水产养殖区声学监测与渔业管理
    • 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声环境监管
    • 港口航道船舶噪声管控
    • 海底管线、水下爆破等工程作业影响评估
    • 国防军事敏感水域声源监控
    效益分析
    该系统可有效识别和量化水下声污染水平,对生态保护、水产养殖、涉海施工及军民融合场景具有显著价值。它不仅能为环保部门提供科学依据,还能辅助建设“智慧海洋”监测网,提升海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治理能力。
    国标规范
    • GB/T 32105-2015《水声环境噪声测量规范》
    • GB/T 3785-2010《电声学 声级计》
    • HJ 1014-2018《水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 IMO《船舶水下噪声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Reduction of Underwater Noise from Commercial Shipping)
    参考文献
    《海洋声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基于水听器的声纳识别与水下声源分析》
    《水下噪声对海洋生物影响及其监测方法探讨》
    案例分享
    在山东某海湾生态保护区,部署本系统后连续监测3个月内声压频谱变化,发现夜间船舶经过时高频段声压值频繁超标,对区内海豚活动构成干扰。后续通过声源通报与船速管理策略,成功降低敏感频段噪声约10 dB,有效保护了海洋哺乳类活动安全。
    智能灌溉硬件提供商

    Copyright © 2020 www.awver.com 涉川实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20016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