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粉尘浓度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07-10
涉川
方案介绍
粉尘污染是工业生产、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矿区作业、堆场堆放等场景中常见的环境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直接危害作业人员健康。激光粉尘浓度在线监测方案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对空气中悬浮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TSP)进行连续监测,实时掌握粉尘浓度变化,助力企业污染源管控、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防护。
粉尘污染是工业生产、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矿区作业、堆场堆放等场景中常见的环境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直接危害作业人员健康。激光粉尘浓度在线监测方案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对空气中悬浮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TSP)进行连续监测,实时掌握粉尘浓度变化,助力企业污染源管控、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防护。

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
辨识不同粒径范围的粉尘含量(如PM2.5、PM10、TSP);
-
快速响应浓度变化,实现预警和治理联动;
-
远程监控、数据上报,满足环保合规要求;
-
支持恶劣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需求分析
传统粉尘监测多依赖采样法、称重法等离线分析,无法满足快速变化、无人值守的动态环境需求。激光散射法通过实时粒子计数和粒径分布分析,实现高频率、连续性、远程化监测,适应工业、建筑、环保等多种场景,提升安全管理和污染控制水平,符合绿色生产、智慧环保的技术发展趋势。
传统粉尘监测多依赖采样法、称重法等离线分析,无法满足快速变化、无人值守的动态环境需求。激光散射法通过实时粒子计数和粒径分布分析,实现高频率、连续性、远程化监测,适应工业、建筑、环保等多种场景,提升安全管理和污染控制水平,符合绿色生产、智慧环保的技术发展趋势。
监测方法
-
利用激光散射原理,检测空气中粉尘颗粒对激光光束的散射强度;
-
内置恒温采样系统,避免湿度、温差影响;
-
自动识别粒子数量和粒径,转换为浓度值;
-
通过RS485、4G、以太网等方式,远程传输至监控平台;
-
支持定时自检、自动校准,保证数据准确性。
应用原理
当激光束穿过含有颗粒物的空气时,颗粒物会对激光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数量和粒径成正比。通过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采集散射信号,经内部算法计算,可得出不同粒径粉尘的质量浓度。相比光电离子、β射线等原理,激光散射法响应更快、体积更小、维护更便捷。
当激光束穿过含有颗粒物的空气时,颗粒物会对激光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数量和粒径成正比。通过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采集散射信号,经内部算法计算,可得出不同粒径粉尘的质量浓度。相比光电离子、β射线等原理,激光散射法响应更快、体积更小、维护更便捷。
功能特点
-
实时在线监测PM2.5、PM10、TSP等粒径颗粒物;
-
快速响应,典型响应时间小于10秒;
-
防尘、防水、防腐蚀,适用于高粉尘、高湿环境;
-
支持超限报警、数据异常检测、自诊断功能;
-
多种数据传输方式,适配智慧园区、智能工地、绿色矿山等平台;
-
支持太阳能、直流或市电供电方式。
硬件清单
-
激光散射粉尘浓度传感器;
-
工业级数据采集终端;
-
边缘智能处理单元;
-
远程通信模块(4G、光纤、以太网);
-
防护型安装支架和外壳;
-
电源系统(含防雷、过载保护装置)。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测量范围:0 - 1000μg/m³ 或 0 - 10mg/m³(可选)
-
检测粒径范围:PM2.5、PM10、TSP
-
浓度精度:±10% F.S.
-
响应时间:≤10秒
-
通讯方式:RS485(Modbus RTU)、4-20mA、4G无线
-
防护等级:IP65及以上
-
工作温度:-20℃至+60℃
-
工作湿度:0-95%RH(无凝结)
方案实现
-
在厂区、作业区、道路、堆场等重点区域部署传感设备;
-
建立远程采集、监控平台,实现多点数据可视化管理;
-
结合风速、风向等参数,分析粉尘扩散路径;
-
自动联动喷淋、除尘、通风等治理设施,实现智能响应;
-
具备异常断电、设备故障等自动告警和远程重启能力。
数据分析
-
实时浓度曲线及历史趋势分析;
-
不同粒径粉尘变化规律分析;
-
日、周、月度超标统计;
-
与气象参数联动分析扩散趋势;
-
自动生成环保报表和合规记录。
预警决策
-
基于国家环保标准、企业安全标准设置阈值;
-
分级预警策略(轻度、中度、重度);
-
支持本地声光报警、远程短信、APP推送;
-
与治理设备联动,快速启动除尘、喷水、通风等措施。
方案优点
-
响应快速,适应动态环境变化;
-
检测粒径范围广,精度高;
-
结构坚固,维护周期长;
-
支持远程管理,适应智慧化、无人化场景;
-
满足环保、安全、职业卫生多重监测需求。
应用领域
-
工地扬尘、道路施工、拆迁现场;
-
矿山、煤场、砂石厂、码头堆场;
-
工业厂区车间、排放口;
-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
-
仓储物流、垃圾堆放区等易扬尘区域。
效益分析
有效降低粉尘对环境和人员健康的危害;
提前发现超标趋势,保障安全生产;
满足环保监管要求,减少违法风险;
提升智慧工地、绿色矿山、智能园区建设水平。
有效降低粉尘对环境和人员健康的危害;
提前发现超标趋势,保障安全生产;
满足环保监管要求,减少违法风险;
提升智慧工地、绿色矿山、智能园区建设水平。
国标规范
-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T 15432《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
HJ 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
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上一篇:红外二氧化碳在线浓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