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施大坝基岩形变倾斜监测
时间:2025-07-24
涉川
一、方案介绍
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控制工程,其安全性直接影响下游区域的生态、社会及经济发展。基岩作为坝基的承载体,其形变与倾斜变化往往预示着坝体受力状态的变化,可能反映出坝基应力集中、裂缝发育、渗流扩展等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高精度、全天候的大坝基岩形变与倾斜在线监测系统,是保障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大坝作为重要的水利控制工程,其安全性直接影响下游区域的生态、社会及经济发展。基岩作为坝基的承载体,其形变与倾斜变化往往预示着坝体受力状态的变化,可能反映出坝基应力集中、裂缝发育、渗流扩展等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高精度、全天候的大坝基岩形变与倾斜在线监测系统,是保障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监测目标
-
实时掌握坝基基岩在长期运行或突发事件中的倾斜变化和微小形变特征;
-
监测不同坝段及深层基岩的倾角响应与变形趋势,识别异常变形区域;
-
提供数据支持,用于防汛调度、结构安全评估及地质灾害预警。
三、需求分析
大坝基岩监测面临监测周期长、精度要求高、环境条件复杂等挑战。传统间歇式人工观测手段存在数据断档、响应滞后等问题。需部署稳定可靠、低功耗高精度的自动化倾斜形变监测设备,实现对大坝基础区域的连续在线监测、数据自动上传、预警阈值控制和趋势评估功能。
大坝基岩监测面临监测周期长、精度要求高、环境条件复杂等挑战。传统间歇式人工观测手段存在数据断档、响应滞后等问题。需部署稳定可靠、低功耗高精度的自动化倾斜形变监测设备,实现对大坝基础区域的连续在线监测、数据自动上传、预警阈值控制和趋势评估功能。
四、监测方法
采用在坝基及坝下游基岩裸露区域、导流洞、坝廊、排水孔内布设倾角传感器和岩体位移计,必要时配合深部孔隙式传感器、裂缝计和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多通道采集终端接入系统,利用有线光纤或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集中至远程监测平台,实现集中管理与实时分析。
采用在坝基及坝下游基岩裸露区域、导流洞、坝廊、排水孔内布设倾角传感器和岩体位移计,必要时配合深部孔隙式传感器、裂缝计和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多通道采集终端接入系统,利用有线光纤或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集中至远程监测平台,实现集中管理与实时分析。
五、应用原理
倾角传感器基于重力敏感原理,可感知岩体倾斜角度变化;裂缝或位移监测元件记录岩体内部或表面的相对移动位移;监测终端定时读取并上传所有传感器数据,平台结合结构模型和监测历史进行预警判断与数据建模。
倾角传感器基于重力敏感原理,可感知岩体倾斜角度变化;裂缝或位移监测元件记录岩体内部或表面的相对移动位移;监测终端定时读取并上传所有传感器数据,平台结合结构模型和监测历史进行预警判断与数据建模。
六、功能特点
-
高精度监测微小形变与倾角变化,适用于多年监测任务;
-
支持深埋式监测,适应高湿、震动等极端环境;
-
监测设备低功耗设计,可太阳能或市电长期供电;
-
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与上报,支持远程阈值设定与报警;
-
多点布设,支持分区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地图展示;
-
与大坝安全监控系统对接,实现多参融合分析。
七、硬件清单
-
高精度双轴或三轴倾角传感器(安装于基岩测点或钻孔内)
-
微形变位移监测器(贴附或锚固于基岩裂缝处)
-
多通道数据采集终端(支持本地缓存与远程上传)
-
通信模块(4G、有线、LoRa 或卫星通信)
-
长期供电模块(太阳能系统或接入电源)
-
后端数据平台及可视化监控系统
八、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倾角测量量程:±30°至±90°;
-
倾角精度:优于±0.05°;
-
位移测量范围:0~50mm、100mm、200mm可选;
-
位移精度:优于±0.1mm;
-
通信方式:支持4G、RS485、光纤、有线以太网;
-
防护等级:IP67~IP68,适应高湿地下环境;
-
工作温度:-40℃至+85℃。
九、方案实现
-
勘察大坝基础结构与地质条件,选取基岩代表性布点区域;
-
在坝基与坝体关键节点开孔或设置监测支架,安装倾角与位移监测设备;
-
配套安装数据采集终端与供电系统,并建立通信链路;
-
所有监测数据通过平台进行自动记录、异常识别与趋势图绘制;
-
可结合预警模型设定监测阈值,发现异常变化立即报警并联动调度系统。
十、数据分析
-
倾斜角变化曲线分析,判断坝基稳定性和应力分布变化;
-
形变速率统计分析,识别短期异常事件和长期累积变形趋势;
-
多监测点同步对比,发现局部位移或系统性沉降风险;
-
数据结合水位、渗压、降雨等外部因子,开展关联性分析;
-
支持数据导出、可视化图谱分析及自动生成报表。
十一、预警决策
依据历史数据与设计安全标准,设置三级报警机制:
依据历史数据与设计安全标准,设置三级报警机制:
-
一级预警:形变接近报警值,提示巡查;
-
二级报警:变化幅度显著或速率突变,需启动结构检查或限制调水;
-
三级危警:达到安全极限,启动紧急减载或停坝计划,通知相关单位联动响应。
平台具备报警记录、处理追踪、预警模型优化功能,实现智能决策支持。
十二、方案优点
-
高精度、高可靠性监测基岩微变形,满足大坝安全监管要求;
-
全天候实时数据上传与报警机制,避免人工疏漏;
-
支持无人值守运行,降低维护成本;
-
可扩展多种监测参数,构建大坝全生命周期健康监测体系;
-
满足防汛减灾、安全评估与上级监管单位的数据留档需求。
十三、应用领域
-
混凝土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各类水库大坝;
-
高原、地震带或岩溶地区大坝工程;
-
长期运行水利枢纽、调蓄电站坝基监测;
-
地下厂房或地下通道附近岩体监测;
-
水利部安全监控系统对接项目。
十四、效益分析
-
保障大坝及其基础长期安全运行,预防垮坝、滑移等灾难性事故;
-
实现早期预警与趋势判断,辅助调度运行与结构加固;
-
为设计优化、运行评估、工程验收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
降低人工巡查频率,提升自动化监控水平;
-
满足政府监管与防灾减灾体系数字化发展需求。
十五、国标规范
-
SL 651-2014《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SL 47-2006《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导则》
-
GB 50201-2014《水工建筑物监测仪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SL 18-202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GB/T 50344-2019《建筑结构监测技术标准》
十六、参考文献
-
《大坝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水工结构安全监控系统原理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
-
国家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技术指南
-
国内外大坝形变监测与地质灾害案例研究报告
十七、案例分享
-
某西南高原水库工程部署深孔倾斜与位移一体化监测设备,实现对坝基深层岩体的连续3年监测,成功识别坝体受强降雨影响下的变形趋势并提前加固;
-
某中型拱坝配套布设裂缝监测与倾角传感系统,结合地震应急预案,实现震后结构自动评估与快速响应机制;
-
某水库数字孪生平台集成本方案监测模块,实现坝基数据与结构模型联动显示,为运行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
上一篇:基坑施工倾斜偏移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