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井自动化降水控制解决方案
时间:2025-08-07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坑降水管理需求,构建一套集成水位监测、自动抽水控制、安全用电与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实现基坑水位的动态调控与抽排效率优化。系统依托精准的水位传感器与安全稳定的泵控技术,结合多种智能控制方式,适应复杂工地环境下的多场景运行。

监测目标
实时监测基坑降水井的水位变化,确保水位保持在安全设定区间;根据水位变化自动控制水泵启停,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排水;提升施工现场排水效率,防止因基坑积水导致的工期延误或结构安全隐患。
需求分析
基坑作业区常因雨水、地下水渗漏等因素积水,如无法及时排水,易引发边坡滑移、围护结构失稳等风险。传统人工抽水方式效率低、安全性差,迫切需要一套自动化、智能化、可远程控制的降水系统,以满足现代建筑工地对安全、效率、智能的需求。
监测方法
采用高精度水位传感器对基坑内水位进行持续监测,通过采集主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当水位高于设定阈值,控制系统自动开启水泵排水;当水位低于设定阈值,控制系统自动关闭水泵。数据通过4G网络实时上传服务器,可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查看与操作。
应用原理
系统基于液位测量原理,使用水位传感器采集液位变化,并通过采集主机进行数据判断。水泵控制采用弱电控制强电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既实现高效驱动,又保障用电安全。系统具备定时控制、循环控制、手动控制三种控制模式,可适应不同工况需求。
功能特点
-
实时水位监测,高低水位智能识别
-
自动启停水泵,无人值守节省人力
-
弱电控制强电,保障运行安全
-
支持远程监控与控制,手机电脑实时查看
-
多种控制模式(定时、循环、手动)灵活切换
-
断电重启自动恢复设置,确保运行连续性
-
支持多点分布式监控,统一管理
硬件清单
包含高精度水位传感器、无线采集主机、自动控制箱、4G传输模块、潜水泵、弱电控制强电继电系统、远程云平台等核心设备。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水位传感器量程一般为0~5米或根据现场需求定制,精度可达±0.5%FS。控制系统反应时间小于3秒,水泵启动延迟时间可设定,保障动作稳定性。
方案实现
在基坑降水井中布设水位传感器,通过RS485或其他标准接口接入无线采集主机,主机采集后经4G网络将水位数据上传至云平台。根据预设阈值自动控制继电器开闭,实现泵机启停。控制箱设置多种模式切换按钮与指示灯,现场可手动干预,亦可由远程终端实现数据监控与操作管理。
数据分析
平台自动记录历史水位变化曲线、水泵运行状态及累计抽水时长,提供图表化分析,便于评估排水效率及泵站运行状况。支持导出报表,辅助施工管理决策。
预警决策
可设定水位异常报警值,一旦水位超过设定范围,系统可通过短信、微信、APP或声光报警模块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响应,保障施工安全。
方案优点
系统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便捷;节省人力成本,提升排水效率;适应各种工况,灵活配置;实现远程集中管理,提升项目信息化水平;采用安全控制系统,有效规避电气火灾风险。
应用领域
适用于建筑工地基坑降水、隧道施工排水、市政管网运维、水务井点降水控制、边坡治理、地铁施工降水等工程场景。
效益分析
通过自动化排水系统,可显著降低人工运维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因积水导致的误工与工程风险;提升安全系数,满足高标准工地管理要求;推动智慧工地建设进程。
国标规范
参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排水设计规范》《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工程施工用电安全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参考文献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智慧工地系统架构与技术实现》
-
《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与智能化实践》
案例分享
在华东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中,部署本自动化降水控制系统后,实现施工区域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抽排,施工期间未出现因基坑积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支护失稳情况。项目部反馈系统运行稳定,远程管理便捷,有效支撑了智慧施工现场的数字化建设目标。
上一篇:内涝水位监测自动水泵抽水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