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智能信息采集系统方案
时间:2025-11-12
涉川
一、方案介绍
随着农业现代化与智慧种植的推进,水稻种植已从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精准化、数据化管理转变。为实现稻田水位、土壤墒情、气候环境及农田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建设一套基于物联网、传感网络与云平台的智能信息采集系统十分必要。
本方案以“廾多智能农业云终端”为核心,配套布设土壤墒情监测仪、采集箱及附件系统,实现对水稻生长环境的全天候自动监测、远程数据采集、智能预警及可视化管理。系统支持4G无线联网,数据主动上报云平台,可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网页查看实时数据、历史曲线、预警信息及分析报表,为水稻精准种植、水肥调控及节水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二、监测目标
-
实时监测稻田土壤湿度、温度、电导率、pH值等关键墒情参数;
-
动态掌握稻田水位变化与灌溉状态;
-
结合**气象数据(温度、湿度、光照、雨量、风速风向)**实现综合环境评估;
-
通过4G网络将监测数据主动上报“廾多农业云平台”,实现云端数据存储、分析与预警;
-
实现远程可视化、历史趋势分析与图表导出;
-
通过阈值设置实现土壤干旱、过湿、pH异常等预警提示,指导科学灌溉与施肥。
三、需求分析
-
环境复杂性:稻田地势低洼、水汽重、腐蚀性强,设备需具备防水、防雷、防腐蚀特性;
-
数据实时性:监测频率高,需具备稳定无线通信能力与断点续传机制;
-
供电保障:部分区域无市电,要求系统支持太阳能供电及锂电池备用;
-
维护便捷性:模块化设计,便于农技人员现场维护、快速更换;
-
扩展能力:系统可后期拓展视频监控、气象站、水质监测、智能阀门控制等功能。
四、监测方法与应用原理
1. 土壤墒情监测
采用电容式或时域反射型(TDR)传感器原理,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变化来反映含水量。传感器可埋设于稻田根系活动层(10–20 cm),测得实时体积含水率(%),并上传至主机。
2. 土壤温度与pH、电导率监测
-
温度传感器通过热敏元件感知土壤温度变化;
-
pH探头检测土壤酸碱度,反映肥料有效性与微生物活性;
-
电导率(EC)用于反映土壤盐分浓度,防止盐害。
3. 水位监测
稻田水位采用压力式或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测量水深,数据经主机换算为水位高度。
4. 数据采集与上传
所有传感器通过RS485接口连接至采集箱内部的廾多智能农业云终端。终端通过4G模块将数据主动上报至云端平台,支持断点续传与边缘缓存,确保数据连续可靠。
五、系统组成结构
-
廾多智能农业云终端(4G型)
-
负责数据采集、存储、运算与无线传输;
-
内置高性能处理器,支持多通道RS485/模拟输入;
-
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可现场判断报警条件并推送信息;
-
支持远程参数配置与固件升级。
-
-
土壤墒情监测仪及配套传感器
-
包含湿度、温度、pH、电导率四合一探头;
-
埋地安装,探针耐腐蚀、防水等级IP68;
-
采用不锈钢电极或环氧树脂封装,抗盐碱性能优。
-
-
采集箱及附件系统
-
采集箱内含终端、通信模块、电源管理器、避雷装置;
-
外设太阳能板、锂电池、防雷接地棒;
-
箱体防护等级≥IP65,具防水密封圈与防晒外壳;
-
配套安装支架与地锚,满足野外固定与抗风能力。
-
六、主要硬件清单
|
序号
|
名称
|
型号参考
|
功能描述
|
|---|---|---|---|
|
1
|
廾多智能农业云终端
|
4G全网通型
|
数据采集、边缘计算、4G传输、报警输出
|
|
2
|
土壤墒情监测仪
|
TDR型
|
测量土壤湿度、温度、EC、pH
|
|
3
|
稻田水位传感器
|
压力/超声式
|
实时水位监测
|
|
4
|
电源系统
|
30W太阳能板+12V/20Ah锂电池
|
保障阴雨天连续运行7天以上
|
|
5
|
采集箱
|
IP65防水
|
含避雷、防浪涌、RS485接线端子
|
|
6
|
安装附件
|
不锈钢立杆、防雷接地线、支架等
|
现场安装固定使用
|
七、关键硬件参数(参考)
|
项目
|
量程
|
精度
|
输出
|
防护等级
|
|---|---|---|---|---|
|
土壤湿度
|
0–100%
|
±2%
|
RS485(Modbus)
|
IP68
|
|
土壤温度
|
-40~+80℃
|
±0.3℃
|
RS485
|
IP68
|
|
土壤pH
|
3–9 pH
|
±0.1
|
RS485
|
IP68
|
|
电导率EC
|
0–20 mS/cm
|
±2%FS
|
RS485
|
IP68
|
|
稻田水位
|
0–200 cm
|
±0.5 cm
|
RS485
|
IP68
|
|
廾多终端通信
|
4G(移动/联通/电信)
|
-
|
MQTT/TCP
|
IP65
|
八、方案实现过程
-
布点规划:根据水稻种植分区布设若干监测点,每个点覆盖约2–5亩;
-
传感器安装:将土壤探头垂直插入根系层,水位探头安装于稻田水渠内;
-
采集终端安装:固定在田间地头立杆上,连接传感器并通电;
-
4G联网调试:插入物联网卡,设置采集间隔(如10分钟),验证上传数据;
-
云平台绑定:终端SN码注册至廾多农业云平台,生成专属监测页面;
-
APP/PC查看:登录账户即可查看实时曲线、历史数据、导出报表。
九、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
-
系统可根据不同稻作阶段设定土壤含水率阈值(如返青期70%、拔节期80%、灌浆期60%等);
-
云端自动生成水分变化曲线及干湿趋势;
-
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或水位下降过快时,系统推送灌溉提醒;
-
可结合气象预测实现灌溉优化模型,避免过量用水;
-
平台支持多点对比分析,为农技指导提供决策依据。
十、预警与报警功能
-
干旱预警:土壤湿度低于设定下限;
-
渍涝预警:土壤湿度或水位高于上限;
-
pH异常预警:pH低于5.5或高于8.5;
-
通信/设备异常报警:节点掉线、供电不足、数据异常波动。
预警可通过短信、APP推送、网页弹窗等方式通知管理人员。
十一、方案优点
-
数据实时可视,4G全网通主动上报;
-
太阳能供电,适用于偏远农田;
-
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展与维护;
-
云端长期存储,支持数据导出与溯源;
-
多参数一体化监测,全面反映水稻生长环境;
-
精准灌溉、节水增产,显著提升农田管理效率。
十二、应用领域
-
水稻田、麦田、玉米田、旱改水试验田;
-
智慧农业示范区;
-
农业科研试验站、农科院试验田;
-
农场物联网监控中心;
-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改造项目。
十三、效益分析
-
经济效益:通过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节水15–30%,增产5–10%;
-
管理效益:减少人工巡查,节省人力50%以上;
-
社会效益:促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形象;
-
生态效益:减少肥料流失与地表径流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十四、相关标准规范
-
GB/T 39185-2020《农田灌溉信息化系统技术要求》
-
GB/T 22264-2018《土壤水分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GB/T 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NY/T 3091-2020《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通用规范》
-
GB/T 31990-2015《农业物联网术语与定义》
十五、案例分享(示例)
案例:江西某稻米示范区智慧农田项目
项目在500亩高标准稻田中布设了10套智能信息采集点,每套包含廾多云终端、四合一墒情探头和水位监测模块。通过云平台实时掌握稻田墒情与水位变化,系统在干旱天气自动发出灌溉提醒,合理调度水泵灌水,全年节水约18%,稻谷单产提升约6%,有效减少了人工巡田与用水浪费。
项目在500亩高标准稻田中布设了10套智能信息采集点,每套包含廾多云终端、四合一墒情探头和水位监测模块。通过云平台实时掌握稻田墒情与水位变化,系统在干旱天气自动发出灌溉提醒,合理调度水泵灌水,全年节水约18%,稻谷单产提升约6%,有效减少了人工巡田与用水浪费。
上一篇:雪压力在线监测方案预防雪崩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