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链多深度水温在线监测方案
时间:2025-05-15
涉川
方案介绍
本方案通过布设多点温度传感器阵列,实现水体不同深度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支持4G无线通信、远程数据查看、超限报警等功能,适用于湖泊、水库、河流、水产养殖等场景的水温垂向分布监测与动态分析。
本方案通过布设多点温度传感器阵列,实现水体不同深度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支持4G无线通信、远程数据查看、超限报警等功能,适用于湖泊、水库、河流、水产养殖等场景的水温垂向分布监测与动态分析。

监测目标
-
实时获取水体从表层到底层的多深度温度数据
-
分析水温垂向变化规律及温跃层形成
-
支持远程数据采集、分析与预警
-
为水资源管理、水产养殖、水质评价等提供数据支撑
需求分析
水温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养殖效益和水质变化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垂向方向上,温度梯度变化会引发溶氧差异、藻类分布异常等问题。传统单点测温无法全面反映水体热结构变化,急需一种多层次、高精度、远程化的监测系统。
水温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养殖效益和水质变化的重要参数。尤其在垂向方向上,温度梯度变化会引发溶氧差异、藻类分布异常等问题。传统单点测温无法全面反映水体热结构变化,急需一种多层次、高精度、远程化的监测系统。
监测方法
采用多通道数字温度传感器,通过缆式布设方式分布在不同深度,由采集器集中采集数据并通过4G无线模块传输至平台,实现远程可视化、预警与管理。
采用多通道数字温度传感器,通过缆式布设方式分布在不同深度,由采集器集中采集数据并通过4G无线模块传输至平台,实现远程可视化、预警与管理。
应用原理
数字温度传感器基于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芯片原理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温数据,通过总线方式集中接入采集器,系统定时上传各层水温至服务器,用户可实时查看水体温度剖面变化。
数字温度传感器基于热敏电阻或数字温度芯片原理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温数据,通过总线方式集中接入采集器,系统定时上传各层水温至服务器,用户可实时查看水体温度剖面变化。
功能特点
-
支持多点多层温度采集(2~20层可选)
-
水下耐压封装,适用于深水环境
-
支持4G无线通信,远程自动上传
-
支持平台实时查看、数据导出、图形展示
-
可设置超限预警,如高温预警、温差异常预警
-
模块化设计,可根据深度灵活配置传感点
硬件清单
-
多点水温传感器缆式组件(支持自定义深度分布)
-
数据采集器(支持多通道数据读取与记录)
-
4G无线通信模块
-
太阳能供电系统或市电供电组件
-
防水防晒设备箱
-
云平台系统(网页端+移动端)
硬件参数(量程、精度)
-
温度量程:-10℃~+80℃
-
温度精度:±0.1℃
-
采样间隔:1min~60min可设
-
通信方式:4G全网通(支持TCP/IP,MQTT)
-
供电方式:DC12V太阳能或220V交流
-
防护等级:传感器IP68,设备箱IP66
-
工作环境:-20℃~+60℃
方案实现
-
根据目标水体布设温度传感缆线,固定在浮标、桩体或缆绳上
-
采集器连接温度缆线并配置采样频率、通信参数等
-
通过太阳能板或市电供电,启动设备
-
温度数据按设定周期上传至云平台
-
平台提供多深度温度实时曲线、水温剖面图和历史趋势分析
数据分析
-
多深度温度曲线对比
-
同一时刻温度垂直剖面图
-
温跃层、温度分层分析
-
历史数据回溯与异常温差分析
-
数据导出(Excel、PDF报表)
-
可结合水质、流速等数据联合分析
预警决策
-
设定单层或多层温度上限/下限报警
-
判断温差突变、异常分层结构自动报警
-
支持短信、微信、APP等多通道推送
-
提供报警日志、事件统计与响应记录
方案优点
-
多点监测真实反映水体温度结构
-
安装灵活,适用于多种水体环境
-
实时远程通信,适合无人值守场景
-
支持定制深度点位与采样周期
-
数据系统管理,便于决策与报告生成
应用领域
-
水库、湖泊、河流温度分层监测
-
水产养殖区水温环境动态管理
-
水质监测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
饮用水源地热状况监测
-
水环境科研与生态模型输入数据采集
效益分析
-
提升水温监测自动化、精细化水平
-
降低人工监测成本与误差
-
为水质分析、养殖调控等提供关键参数
-
发现异常温差可提前预警突发水质变化
-
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调度策略
国标规范
-
GB/T 50123-2019《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
GB/T 11607-2020《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
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
SL 220-98《水库水温监测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
《水温垂向监测技术与应用研究》
-
《多点水温监测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
《物联网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案例分享
在某大型水产养殖基地安装了12层温度监测系统,覆盖表层至3米水深。平台显示白天水温快速升高,底层温度变化缓慢。系统根据上下层温差设置通风换水机制,显著降低了因水温骤变引起的鱼类应激反应,提升了成活率,年节省损耗费用达18%。
在某大型水产养殖基地安装了12层温度监测系统,覆盖表层至3米水深。平台显示白天水温快速升高,底层温度变化缓慢。系统根据上下层温差设置通风换水机制,显著降低了因水温骤变引起的鱼类应激反应,提升了成活率,年节省损耗费用达18%。
上一篇:水文监测井水位计在线监测方案